朱红艳
摘要:目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尤为重视。我们中职思想品德课教师也身兼重任,目的是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技能的同时,使其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我们是在实践中必须进行总结和思考的。我认为,在上思想品德课时需要我们讲究策略和艺术。“如何使学生爱上枯燥的思想品德课”,就成了我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经常性运用的教学法,也颇有成效。我把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作用以及在中职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注意点通过一些实际教学案例加以分析和总结,使这种教学法成为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法宝”。我还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在中职院校的适应性和运用情况,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总结探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旨在提高中职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中职思想品德课 案例教学法 运用
中职思想品德课是中职学生提升道德品质、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法律法规、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中职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阶梯。如何切实有效地实现这一作用,上好中职思想品德课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笔者从学生的行为养成、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入手,就如何让中职思想品德课有较好的成效,谈谈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这是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教育方向的明显不同之处。目前就业形式很严峻,培养一个合格的中职人才必须要有很强的优势才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要想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德才兼备。但是,目前思想品德课上课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学生觉得可有可无,甚至是我们教师在自己唱戏。这是教师必须要改变的现状。对于如何改,我们必须在方法上进行研究和思考。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特点
1.现实性。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学生等有亲身体验。在实施前,教师和学生需要采集真实的案例。这需要教师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最新的动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甚至一些娱乐的现状。比如前一段出现的明星吸毒,如成龙之子房祖名吸毒,引发了社会性问题思考。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分析违法问题、家庭教育、社会监督以及明星光环下星二代、富二代的问题等。这样,学生不会有疏远感,因为这是他们关注的,能从关注事实本身进而关注社会深层问题,并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反躬自省,引以为戒。
2.代表性。事实固然是基础,但案例不能是一堆事例、数据的堆砌。即案例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典型的案例往往涉及的内容全面,涵盖的多种教学知识,有助于学生从各个角度对所学理论加以理解、分析和总结,从而指导实践和生活。比如在选择消费问题时,教师要选取消费的热点,如学生的食品安全,如学生爱吃“辣条”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讲课的目的不止是教学,还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增强安全意识。
3.灵活性。要用好材料,不是单纯一个角度,而且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和整合,不是单纯教书、教课本。因为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得到书本浅显的知识。比如讲礼仪,要特别强调学生礼也要有“度”,举出历史反例如秦始皇出门的排场和礼节让人瞠目,进而引发刘邦“大丈夫当如是乎”,项羽“取而代之”的反心,这就是礼过的后果。教师给学生展示的材料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总结,让学生的思想不会禁锢,不会偏执。
4.历史性。教师要注意所选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史为鉴,如在讲到法治环节,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国历史的变迁讲解一下。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历史的渊源,也可以知道我们的国家制度变迁。历史和现实是相通的,如我在讲课时特地引用了汉文帝刘恒和张释之的故事,即皇帝出行,一个人惊了车驾,皇帝很恼怒,交给廷尉张释之处理,而张释之仅处以罚金。皇帝大怒,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与天下人共同遵从的。如今法律如此规定,如要重罚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况且在当时,皇上让人就地杀掉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交付给廷尉,而廷尉是天下公平的象征,一旦有偏差,天下使用法律时都任意或轻或重,这让老百姓往哪安放他们的手脚呢?”最后汉文帝说:“还是廷尉办得对。”这段历史的选取充分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人治的时代也有法治的缩影。
二、案例教学方法的优点
1.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還是新知识的吸收者。教师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2.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案例和事实.给人以亲切之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由浅入深的教学层次也不会让学生对学习望而却步。
3.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维,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案例教学方法运用过程的注意点
1.教学中不要走过场,要确实把案例与所学内容对象紧密结合,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的放矢。
2.案例教学法的选择只是一个方法,要为整体课堂内容服务,不能顾此失彼。
3.围绕教育目标教学,目的多元性,案例教学中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4.突出体验性。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实现从“学”到“用”的转化。
总之,我认为方法的选择就如同一个人过河过程中对交通工具即船只的选择。面对汪洋的知识海洋,要想让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关键是给学生一个媒介、一个方法让他去达到,去实现知识的获得。其中,案例教学法就是这样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2]陈文东,许琼华.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运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3]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兼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育科研.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4]韩裕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耦合.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6).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