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和城市文脉的延续

2015-10-21 17:16刘娴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景观设计

刘娴

【摘要】: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大举推进的同时,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城市景观越来越少,我们的城市成为“千城一面”的无个性都市空间,千百年来形成的城市文脉正在被割断。本文提出景观设计应该表现特定地域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的观点,并通过对成功景观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城市景观设计中延续城市文脉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文脉;表现手法

城市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城市文脉。大拆大建后给我们呈现一片陌生的景观,新的视觉形象产生了,体现城市文脉的景观却消失了,人们行走在这样的城市中,不禁感到情感的孤独,心灵的失落。今天我们看到的多数城市的景观大同小异,没有思想、没有文化、没有美感,更谈不上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的体现与创造。

1 文脉和城市

那么什么是城市文脉呢?

城市文脉既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如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也包括当地的人文地理特征,如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组合。可以说,城市文脉是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升华。

对城市而言,文脉使城市的有机整体性得到了加强,城市的形象和面貌更具鲜明的特征,城市文脉是塑造城市个性和特色、提高城市品位的中流砥柱;从人的感受来看,城市文脉散发着一种熟悉的口常生活的气息,循此人们可以追忆往昔,使得人对城市的认同感加强,场所感也自然而生,人们需要这样心理上的关照。

2 景观设计和城市文脉

城市是城市景观的载体和容器,所以景观与同所在城市关联是密切关联,设计应当注重其所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反映其文化特征,体现场所环境的认同感,保持发展的连续性。景观设计应该作为表现特定地域文化的外显特征,应该用物化了的形式传递着情感。景观的地域性的表达是用文脉延续的方式在景观设计中塑造环境、体现地域文化。

3 城市景观设计中文脉的表现手法

当代景观设计如何运用地域元素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重新构建人们的精神场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现代景观艺术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其赖以发展的传统文化这一沃土,便如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势必会导致其艺术生命活力的丧失。

那么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使城市文脉得以延续,从而重新构建人们的精神场所呢?

3.1 提取

提取原有的地方传统元素符号。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就像口语中的方言一样,设计中巧妙地注入这种“乡音”可以加强环境的历史连续感和乡土气息,增强环境语言的感染力。不同地区的景观设计,无论是民居、胡同、门窗、台阶、桥梁、山石都可以提炼并运用到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去,如環境设施、小品,以及地面铺装,地方传统特色符号线条、纹理、色彩、构件的运用增强归属感,起到传承历史文脉的作用。

3.2 再现

在景观设计中复原历史上的生活片段,再现生活场景。如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上的一些公共艺术品的设计采用超写实的手法反映过去老字号眼镜店测视力的、制作武汉名小时热干面的情形,形象地再现了该地段的历史场景;激起现代人的对历史的怀念,同时也使当地的文脉得以延续,人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3.3保留

对场地原有要素进行有效的保留,转换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遗址的存在方式,借以增加场地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在中山歧江公园设计中,设计师俞孔坚就采用了保留的方法。岐江公园在设计上保留了粤中船厂旧址上的许多旧物,它们包括原址上的所有古树,部分水体和驳岸;两个不同时代的船坞,两个水塔,废弃的轮船和烟囱等物;还有一些如龙门吊、变压器、机床等废旧机器,并且通过对这些旧物的改变、修饰和重组来提升整个公园的艺术性。两个船坞被改造成游船码头和洗手间;两个水塔则变成了两个艺术品,一个称为“琥珀水塔”,另一个称为“骨骼水塔”;龙门吊、变压器、机床等废旧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后变成一堆艺术品散落在公园各处。

3.3 赋予

现代社会人们的游园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走马观花似的看热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希望得到的是感受自然、感受文化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景物的交流、对话。针对这种需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挖掘文化资源赋予场地。

华盛顿自由广场位于滨州大道13号与14号街之间,是滨州大道的中心广场。滨州大道是联系白宫和国会的轴线大道,而广场恰好在这根轴线的中部。设计在地面上以不同石材嵌成一幅由朗方规划的华盛顿地图。地图中的街道用白色大理石表示,街区用黑色花岗岩表示,绿化则用有色玻璃表示。该广场最大的特点是以平面语汇向人们展示其空间和内涵,这使处在广场内的人会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它意在以一种直白的方式唤起人们对自处环境的关注,从而加深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对城市文脉的理解。

还有米格尔·安赫尔·罗加设计的圣马丁广场,为了塑造给城市生活提供良好平台的空间,同时确保设计能清晰地阐述城市的历史。他的在步行队新的石头铺地上“倒映”出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在灰色花岗石地面上镶嵌白色的石条勾勒出建筑形象的手法在市中心应用,为广场和街道平添了一个有趣的要素。

3.4 隐喻

用暗示、联想、回忆等手法使人领会设计的物体中看不见的东西。无论是明显还是隐晦,在特定的环境中,它们暗示的含义、象征性不仅能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联想,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唤起人们的思考联想,产生感情的共鸣。

建筑大师文丘里,在设计中非常注重场地的文脉,他在设计富兰克林纪念馆时,保留了原有富兰克林故居的遗址,将纪念馆建在遗址的下面,而在地面上用白色的大理石在红砖铺砌的地面上标志出旧有故居建筑的平面,用不锈钢的架子勾画出故居的建筑轮廓,几个雕塑般的展示窗,配合平面布置图及说明文字,保护并展示着故居的基础。在这里文丘里用铺地、构架、展示窗、绿地、树池共同组成一个纪念公园,唤起参观者的崇敬、仰慕和纪念之情。

3.5 象征

中国人最擅长使用象征手法表述意义,象征手法常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应用,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文化特色。当代景观设计师常用象征手段使作品视觉上构成文脉的体验。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地区馆屋顶景观设计的灵感取自圆明园的“九州清晏”,屋顶花园融入了“九州清晏”最为著名的田、脊、泽等元素;层次丰富的绿化象征着农田,人工堆砌的脊象征着丘陵和山脉,人工水池象征着河流湖泊。设计以中国的文化符号为元素,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既体现了传统的美学思想,又表现出现代气息。

4 结语

人的生命需要相同的血脉得以延续,城市的延续也需要其独有的“血脉”使其永生。我们的城市在进步的同时已经丢失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不能留给后人一个被切断的历史。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思考,在历史文脉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城市以新的内涵,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本文归纳了景观设计中延续城市文脉的几种表现手法,以期从景观设计的角度上能够使城市文脉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吕明伟,赵鑫.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城市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4(04).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

[3]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01).

[4]张丹.城市公园中文脉的体现:[硕士学位论文][J].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