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卫华
【摘要】物质的充裕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越来越挑剔,高层建筑满足了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但是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结构稳定性的关注。桩基础技术对建筑地基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还能承受一定程度上自然破坏力的冲击,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本文主要介绍了桩基础技术的一些相关内容,并对其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论述说明。
【关键词】桩基础技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优势;应用原则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在对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这就需要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的实际建设中不断的进行总结与完善,有效的将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势和应用原则
1、桩基础技术的优势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的优势有几方面:对于坚硬的地层岩石,可以降低刚性提高韧性,这样就可以使得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和受力较为均匀一致,对岩石层和土层的作用力平均分配,以避免建筑的倒塌、倾斜或沉降;如果是单桩基础,对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多数都是水平荷载和力矩荷载,单桩基础的刚性足够承受这些冲击能力,抗震性能也比较优越;桩基础通常打入地层的预制桩足够深,在长时间的自然沉淀后,软土层会逐渐密实,这就有可能造成建筑的倾斜或倒塌,而桩基础正好就承担了稳固地基的作用,避免危险的发生。
2、建筑工程土建中桩基础技术的选择原则
第一,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施工现场地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保护要求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的类型和施工方法,分析地层成分、地下水的情况的影响,依据桩的结构,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的类型。
第二,满足建设工程要求的原则。本原则要求对桩的承载量进行控制。施工时,要对建筑物和桩的承载的荷载进行严格的计算,以满足建筑规范要求。
第三,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的原则。施工中,有效控制工程进度,选择合适现场施工作业的桩基础类型和工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工期紧迫的情况下,采用静压桩施工,方便快捷,当工期比较长的时候,采用灌注桩比较好。
二、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应用
1、桩基础施工技术运用前的预备工作
第一,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技术运用前,要对工地周围的环境进行勘测,以便清楚了解其情况,比如,地形、地貌、水文等,因为这些都是影响施工的因素。其中在进行工地周围的地质和地貌考察时,要特别注意考察土质的硬度和强度。而且还要注意其气象情况,还要了解地下水的情况,之后对了解情况要记录下来,形成数据和信息资料,然后要认真分析总结,为桩基础施工进行方案设计时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和参考。而且对于设计方案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保证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而且还有利于保证其施工质量。
第二,根据已经勘查出的数据和信息资料,选择使用合理的施工设备、技术和材料,计划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选择施工设备时,要先考工地的地质和水文特征,再合理选择设备。对于已经选择购买的电气设备和工具要进行充分利用,以促进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使得施工效率提高,但是这些必须在保证在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的。
第三,要合理定位放线的位置,而且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清理。放线和施工现场清理是桩基础施工中关键的环节,放线不是随便确定的,要根据施工建设的图纸来确定位置,每一个点都是经过严格的精密计算才能得到的,放线位置的准确合理能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能,但要确保管桩下入地层的垂直度,以免發生偏移或滑动,造成建筑施工事故,耽误了施工的进度。同时,对施工现场地基清理是管桩放线定位的前提,就是对现场中没有用的物品进行清理,并且合理安置,以保证施工物品整齐地摆放,以确保放线定位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使桩基础施工效率明显提高,也是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2、桩基础施工常用技术简介
第一,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预制桩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有钢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形式,其中的钢桩又分为H性钢桩和钢管桩两类,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一般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桩应用的比较多,因为它的成本较低,刚性坚固性足够强大,承载的重量和压力也是普通地基的几倍几多。在预制桩施工的工程中,打桩的顺序要从中间向四周扩散,排桩就从一端向另一端逐个施工,以免发生衔接不上的情况,还要注意先人工将预制桩固定在施工打入点的地层,然后才能使用机械设备。施工时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确定是使用静力压桩技术还是震动沉桩技术,尽量较少不必要费用的支出,节约建筑的成本。
第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内部放有钢筋笼,然后在灌注混凝土的桩孔,它的形成是依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它是一种按方法定义的桩类型。与打入桩方式不同,钻孔灌注桩是在先成孔之后再成桩,通过面向桩体方向移动的土体从而对桩产生动态的压力,采取适合的桩距可以防止缩径和塌孔。成孔的垂直精度是验证灌注桩顺利实施与否的主要依据,可以利用增大桩基的支撑面积来保证桩机的稳定,并且要定期的检验钻架和钻杆的垂直角度等措施来确保它的精度的准确,成孔之后必须要及时的拆掉井斜超声波的测试设备。(见图2)
钻孔灌注桩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护筒的中心与桩位线的偏差不能超过50mm,并且检查回填土够不够严实,从而可以避免漏浆的发生。也要精确的把握钻孔的深度,可以在桩架固定之后实时的记录桩具和低梁之间的长度,可以依靠钻杆在钻机上的长度来确定成孔的深度。而当钻孔钻到设计深度的时候,必须要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清空,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桩基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且在混凝土灌注之前一定要进行清洗工作。
第三,挖孔桩施工技术
挖孔桩具有成本较低、设备简易、操作简单、承载力大、工期较短、施工质量可靠等优势,使得其受到很多建筑设计单位以及施工企业的青睐。在实际的操作应用中,占地面积比较小的人工挖孔桩的桩直径通常会设置为800mm以上,适用于地下水含比较少的土层深度一般不能小于20m,面对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土层或者含水量大比较松散的土层是非常敏感的。
在挖孔之前,一定要对地表的松软土层以及不相关的杂物进行清除,从而确保地面的平整,然后再利用十字交叉的方法来确定每一个孔桩的坐标,并在桩外固定龙门桩的位置,然后根据桩径的大小来放置开挖线,之后向下深挖1m就可以了,在高出地面20cm左右的井圈处浇筑混凝土,它的厚度大约为10cm。为了能够保证护壁衔接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应该对井圈进行钢筋混凝土加固。具体的做法就是上下护壁之间的连接距离不能低于5cm,护壁的模块最好是在每次施工完毕并在养护之后的24h之后才可以进行拆除。在进行第二个井孔土方开挖的时候,要先用垂吊线找到井孔的中心,然后在它的底部固定一个小木桩,要确保桩的垂直投影位于木桩的顶部,在开挖的过程中,应该实时的监控土层结构的变化,循环以上的操作就能够完成挖土护壁的任务了,直到桩低达到设计的要求然后才可以进行最后的吊放钢筋笼以及浇注桩身的施工。
第四,静压桩施工技术
静压桩值得是利用静压力桩机的压装模块,使用压力把桩打入到地下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振动弱、噪声小、无冲击力、检测方便以及造价低等优势,很符合绿色建筑的观念。施工之前可以利用轴线在桩的中心打入一根钢筋,并作出相应的记号。首先对于静压桩机利用横纵向的行走将桩尖对准桩心,并且校正桩在横纵向的垂直度。然后夾持油缸使得压力作用于桩上,可以根据桩入土的深度和压力表示数的对应关系,可以判断压桩过程中的质量以及承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房屋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在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如果要使建筑工程在竣工后保持稳定状态,就要确保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所以桩基础技术在髙层建筑施工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有重要影响,桩基础土建工程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是较高的,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江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2(36):95-96.
[2]王延立.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硅谷,2014(19):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