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及其项目管理探讨

2015-10-21 17:16陶柱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陶柱

【摘要】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项建设工作都在进行积极的改进,建筑領域也应当适应这种变革,集中精力进行施工技术的革新工作,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使得我国的建筑施工在更加安全的状态下进行,能够为我国的人民建造更多、质量更好的建筑。本文主要研究几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分析这些技术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项目管理的有关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背景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项目管理

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已经步入了新的时期,在这种新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我国的建筑趋向于高层化和复杂化,这种建筑风格对建筑施工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就会影响建筑的质量,减低建筑的使用年限,因此,在新的背景下,必须要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技术的水平,加强管理的有效率,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真正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一、几种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

1、土石方施工常见的技术问题

高层建筑的施工,必须要具备非常深的基础,因此,最初的施工环节就是基坑的挖掘和换填,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施工企业往往比较不重视,排水设施经常忽略,因此,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下积水的情况,对住户的车辆和地下室造成影响,同时,一些基坑的顶层处理往往不科学,上层埋的土层较厚,压力过大造成上层的垮塌,因此,要对土石方作业投入更多的重视。

土石方的作业要使用到换填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得基础更加牢固,能够将原来的软土换成更加坚固的材料,实现基础的强化。各个施工企业在施工前要进行准确的勘测,如果施工的位置属于软土的结构,就要进行换填技术,通过换填技术,能够让原来的软土结构变为坚硬的的混合结构,保障了未来施工的正常进行。

2、框架的施工常见技术问题

目前,高层建筑的施工往往是依靠框架结构开展的,这种框架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整体性较好,不会因为个别楼层的问题对整个建筑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加快工程的进度,而且,这种结构的建筑更加耐用,使用的年限更长,所以,在框架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格外重视,努力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我国施工企业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就是拼装的梁、板、柱混凝土构件存在封闭不严实和大幅度变形等情况,这样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工程,使得浇筑的墙面出现不平整的情况,或者框架结构搭建的不标准,使得上下层出现一定的差别。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使用以下的解决方法,对框架结构所使用的梁、板、柱等进行细致的检查,避免材料出现腐蚀、变形、老化的情况,防止因材料问题而引发施工的质量问题,同时,要细致的检查和察看已经组装好的框架结构,如果框架结构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整改,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同时,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清除模板内部的杂物,因为这些杂物会对混凝土的凝固过程造成影响,影响其坚固程度,在拆卸模板的工作中,要尽量的使用“先侧模,后底模”的拆卸方法,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更高,而且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1]。

3、钢筋施工出现技术问题

钢筋施工问题的主要表现是:钢筋的材料质量较差,难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同时,钢筋施工缺乏专业的人员,使得施工的效率降低,此外对钢筋施工的检查过于松懈,难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这对这些问题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的方法就是加强对员工技能的培养,钢筋施工的技术难点并不多,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却放松了对其施工的要求,经常会派不专业的人员进行施工,这是非常不正确的,企业要挑选一部分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让这些人员专门负责钢筋的施工和检查工作,做到钢筋施工的专业化, 同时,要对刚进材料的选购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不能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当发现钢筋的质量问题时,要追究采购人员的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在施工前要进行科学的设计,使得施工使用的钢筋最少,但是效果却不受影响,从而降低施工的成本,也降低建筑的重量,减少建筑的沉降[2]。

4、混凝土施工技术

要想建造质量可靠的建筑工程,就必须使用质量过硬的混凝土,因为,混凝土质量达标,才能使建筑更加坚固,进而提升工程的使用年限。所以,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优良的沙、石、水泥,防止材料中掺杂其他的物料,严格监控选材环节。其次是提高材料配比的科学性,如果配比不合理,原材料即使质量再好,也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其中,砂石和水泥是混凝土的主料,这两者的配比最为关键,要根据相关标准来选择砂石和水泥加入量,还要注意外加剂的使用,例如粉煤灰,它具有非常好的活性,加入到混凝土中能够有效地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进行填充,防止出现空隙,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大提高。

二、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措施

在施工环节中,要做好施工现场监管工作,建筑施工现场具有难度大、人员多的特点,许多施工单位往往不太重视工程的监管工作,使得自身的项目往往比较混乱,施工的效率也因此降低,缺乏有效的现场监督机制,导致在建筑施工环节中,会发生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加强现场的监理工作就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监理环节发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情况有可能会是质量问题的诱发因素,监理完成后,再根据结果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监理的重点内容是对现场用水、用电情况、土方作业的地质情况、高空施工环境的安全保护措施、交通安全措施以及承包人的内业资料管理等情况[3]。

【总结】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使得我国的基础建设工作蒸蒸日上,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楚的看到,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就是施工技术水平较低,为此,需要施工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保证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使其施工工艺处在最佳的状态,同时,企业要使用良好的施工材料,防止因材料问题而影响最终的施工工作,这样一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余和亮,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0(11):12.

[2]顾斌.浅论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3(37):33-45.

[3]孙志平.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浅析[J].中华民居.2012(13):21-26.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项目管理指南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