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楠
【摘要】语言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纽带,方言更是突显地方人文特色的重要标记。安阳方言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展现出与同省份其他地市不同的语言特点。本文指出,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安阳方言不仅为学者提供一个研究方言的新角度而且为安阳方言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解释。
【关键词】安阳方言;地理位置;发音
中图分类号:H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25-01
语言作为维系人类文明连接的重要载体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语言的演变除了时间的影响以外也受到诸如空间和地理因素等的影响。规避掉从时间这一单维角度考察语言变化的缺陷而加入更多其他分析因素可以使对语言尤其是方言的研究更加全面。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阳市由于和周围众多县市相邻或接壤。因此具有了与河南省内其他地市相比特殊的方言发言特征。本文旨在从地理位置分布角度分析安阳方言发音特征的延续与流变。
一、安阳地理位置简介
安阳,位于太行山的东部和山西省隔山相望。由于地理位置分布纵横交错,安阳方言也受其影响,与河南省其他地市方言相比,安阳方言受地理位置影响的特点尤为明显。然而,从大范围的地理角度分析安阳方言产生及发展的趋向的相关研究则较少。实际上,安阳方言及其邻近地区的次方言之间的特点相互交叉融合终于塑造了安阳方言今日的风貌。
二、地理位置因素对安阳方言研究的启发性思考
方言,是一种非标准语言但同样包含了很多关于语言发展的信息。方言是值得我们挖掘的重要資源。方言除了展示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它本身所包含的其他信息也可以帮助我们解自己,了解历史。
传承性作为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将先辈和后代紧密相连。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语言。只要人类存在,语言就不会灭亡。
三、地理位置为基准的基本分类
为方便分析,整个安阳方言区根据相似的发音特征从东向西大致分为以下次方言区域:安阳周边:白璧,吕村,汤阴,浚县(鹤壁界),铜冶,柏庄等。安阳市中心部分:安钢区域的安阳方言,安阳县界的曲沟镇,蒋村镇和水冶镇等以及林州市。
操着一口最典型,最具原始安阳味道的方言的是一群居住在安阳市老城区的人们。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阳钢铁厂的建立与兴起,安钢地区的安阳方言和市区老城区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安钢地区的方言在某可以被看作是安阳方言的一种变体。
四、安阳方言变体—安钢地区方言产生的原因
(一)安阳钢铁厂的建立与发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响应国家支援建设号召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来到安阳进行钢铁厂援建。但是安阳本地居民听不懂诸如上海话等方言,初来安阳的外地人也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本地方言特点。但是语言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用于交流,所以在二者之间就不得不找出一种权衡性的语言。这样,双方都采取了一种折中的语言形式—被普通话化的安阳方言。所以,这种新型的“安阳方言”以普通话为基本范式但是又具有浓厚的安阳特色。
(二)受时间因素、历史因素和地理因素影响的实例
曲沟镇是一个和安阳钢铁厂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上都有着密切联系的乡镇。但事实上,来自于如此紧密相连的两个地区的人却操着两种差别较大的方言。众所周知,同位于平原地区的两个地区本应具有顺利的语言流转过程和结果,但是为什么生活在如此相近地区的人们方言差异却如此之大呢?
1.时间因素
长期生活在安钢地区的人们早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群体。这个相对固定的群体会潜移默化地分享相似的言语特征。然而,对于生活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安钢很近如曲沟镇,蒋村镇或水冶镇的人们来说,他们和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固定工作人群建立紧密联系的机会是比较少的。结果是,虽然两地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但方言发音却有很大不同。再者,因为语言本身具有的传承性,现今这一代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先辈语言的继承与模仿。
2.与邻近地区的双向影响
安阳周边是几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如河北省邯郸市,濮阳市的清丰县与南乐县以及鹤壁市的浚县等。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安阳因其庞大而稳定的钢铁发展是相对发达的。这就吸引了来自这些次发达地区的人们也想来安钢寻求工作发展。但是即使在安钢地区落脚多年,一个人的方言特色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上,来自于这些次发达地区的人们主动将自己的方言与安阳方言进行了融合。
五、结语
安阳方言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赋予了与其他豫方言迥然不同的特色。本文着重从地理角度重新论述了安阳方言在历史中的延续、变化与流转。不仅是对前人在宏观解释上缺失的一种良好补充也是对后人研究安阳方言提供的新角度和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肖建安.英汉语言变异[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2]王琳.安阳方言中表达实现体貌的虚词—“咾”,“啦”及其与“了”的对应关系[J].语言科学,2010(1).
[3]赵青.安阳市区中的方言入声舒化调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霍文艳.安阳方言语音系统的初步调查[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7(2).
[5]李艳霞.安阳方言中的词儿化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