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2015-10-21 17:12胡俊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市政道路有效措施

胡俊

摘要:随着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市政道路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路况路貌明显改观。但是,目前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质量与安全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以及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必须针对这个问题寻找改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结合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就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引言

由于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大量的道路修建了起来,其在加快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威胁着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也是对施工人员和社会不负责的表现。因此,为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一、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不但要求平整场地、修建临时道路、修挖机械设施等,还要求浇筑场地、挖运路基、碾压平整等而这些工作主要是依靠施工人员来完成,因此,施工人员必将面临较多的意外和不安全因素由此可见,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极为重要,能够基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场地的特点来全程、动态、全面、全员地管理施工过程,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管理与生产同时进行,尽可能地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安全管理的施工观念

根据相关的调查可知,在进行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对安全施工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某些施工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以及工程进度,而没有对安全问题采取正确的态度,没有平衡好安全施工以及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制度上而缺乏有效的落实,缺乏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投入资金不足,缺少专业的培训机制,导致安全机制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到真正的保障功能。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安全防护标准进行防护,例如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安装电线电路混乱,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章制度等;甚至有的施工人员心存侥幸,对已知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处理,大大的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自实行项目管理以来,我国虽然对施工团队以及管理部门做了一次大的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整体上来说,与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便是由于我国没有对工程市政道路的安全项目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甚至忽略对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监督,造成在现场施工时不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任务随意更改等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进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三)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

为了进一步保障施工安全,维护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利益,2012年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制定下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全国各地的交通部门也颁布了对应的法规,更加的明确了施工安全经费的使用范围。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并没有按规定投标价的要求提取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同时,对使用安全管理资金和计量支付把关并没有严格执行,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方面的要求没有得到全面落实,甚至出现列支的安全生产保护措施费用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导致正常的安全生产无法实施。

(四)缺少安全教育和培训

因为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导致施工企业不够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缺乏教育培训意识,部分企业甚至完全忽略对在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农民工可以接触到的安全培训更是有限。部分企业培训机制形同虚设,大部分的从业人员完全没接触过安全生产知识更不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大部分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规范操作,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增高。

三、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安全管理规范,依据预防在事前、控制在事中以及事后及时改进的工作原则进行安全管理。重视对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人员持证上岗,工作时必须配备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购买的设施必须达到安全生产的标准,在施工段必须安放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监督组织要不断开展检查,争取将各类安全隐患排除,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二)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人的不安全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占多数,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防护意识,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人的行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对新入场的员工应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主要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一级教育是公司对员工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工人形成劳动保护意识,并对该工作有初步的认识;二级教育是安全技术要求,工程的基本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三级教育是从事施工中的必要的安全知识、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事故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法律及制度建设

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提升道路安全管理水平的必要前提。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比较健全,但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各地的特殊性,法律法规在有些地区并不适合,使得其执行作用大大下降。因此,各交通主管部门除了落实好国家的法律法规,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各地区具体的施工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落实到道路施工管理体系当中,真正做到对施工人员和道路工程的安全保护作用。施工单位应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结合单位自身的特点,制定一些安全管理细则和工作规章规程等安全管理文件,明确各在岗人员的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同时,对特定上岗人员实行培训和考核制度,只有通过考试合格的人员,才能被聘用从事该项工作。

(四)不断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施工技术

一项工程的安全不仅仅要依靠健全的管理制度,还应当要有合格的技术水平,从根源上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掌握安全的施工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实际应用技术,遵守安全流程,让市政道路施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规范。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实到施工过程中,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保证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市政道路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到位,以及诸多不可抗因素等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改善施工环境,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安全,促进我国道路事业的发展。此外,本文只是对市政道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尚有不足之处,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到这项研究之中,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我国市政道路建设水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小勇.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39.

[2] 赵业宏.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措施[J].管理观察,2015,08:77-78.

猜你喜欢
施工安全管理市政道路有效措施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现实境遇及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研究
试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