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水利基础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在水利工程中病险水库治理属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许多的大型、中型、小型的水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这些病险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大坝的安全,给居住在下游的人们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除险加固是水利工程中头等的大事。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常见的问题探讨
引言
我国很大一部分的小型水库建设时间都是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之间,主要是由该地区的相关部门组织群众进行施工建设。小型水库具有三种特点:(1)数量较多。从我国2014年水库调查中发现,我国的小型水库已有6500多座。(2)建设的时间很早,基础资料匮乏。在我国的上个世纪50-60年代都属于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专职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因此导致这些小型水库存在严重的勘测设计工作缺位现象。(3)水库管理较为落后。我国的小型水库功能多为农田灌溉,缺少直接的经济效益,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专职的技术人员,水库管理水平极为落后。
1.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的常见问题
随着近年来多次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中发现影响施工效果的主要有五方面:(1)项目资金的来源问题[1]。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政府投入的,由于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加上当地的设备较为落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最后不能预期的完成。(2)原始资料缺乏或严重失真,设计严格,工程质量先天不足。在实行工程前,由于没有小型水库的全面的地基资料,导致在设计方案时不够科学,最后无法确保工程的质量。(3)工程处理方案问题。(4)项目实施管理问题。当具有了足够的资金、合理的处理方案,正确的实施措施这三种条件,就能有效的控制小型水库的病险问题。(5)征地难问题。小型水库加大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未到70年代初,限于当时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大部分工程都是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有的甚至没有进行设计,导致工程普遍存在设计合理甚至不达标。因而对工程进行除险加固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征地问题,如果地征不下来将会严重影响施工期限和工程质量。
2 解决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问题的方法
2.1进一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对未竣工的水库逐个认真核实地方配套資金缺口,提出落实投资的具体措施。配套资金缺口大的项目,要控制新建工程规模,通过调整财政性投资结构、市场化融资等多种渠道落实资金,工程按期完成。积极落实主管部门责任制,建立健全前期工作、投资计划与资金管理、建造运行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体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配套资金不落实而影响工程建设的地区实行缓慢或不安排新项目。
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可考虑拍卖小型水库的长时期经营权来拓宽地方资金筹集渠道,很多小型水库的管理员都会选择水库租赁和承包的这两种方式,但通过实践证明,这两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高,获得资金很少。小型水库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的显著,这都是被社会公认的。尤其随着我国近年来养殖技术的发展,小型水库样子的经济效益十分的客观。所以,除险加固工程资金可以以国家投放为主改变到以私营投入为主的方向上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可以缩短病险水库治理的时间。另外在灌溉保证制和防汛责任制得到全部落实的前提下,可以拍卖水库的长时期的经营权,来换取除险加固资金的一条途径。
2.2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地勘工作的必要性
在工程建设前期,主管部门会围绕运行管理、施工和组织设计这三方面与施工人员一起探讨与水库有关的事项和情况[2]。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工程地质的勘察可以提高水库加固工程的质量。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病险水库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探查,为设计师提供最详细的资料。彻底的探查,可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了后来发生更大的危害。工程地质的勘察不仅可以查明建筑物的地基状况,还可以找出病因。进行地质的勘察需要了解地基的情况,才能够准确的找出病因的所在。不能在有限的勘探工作量之内没有完全查明病因所在,就否定了地勘工作的必要性,认为设计师也可以操作地勘工作,这种观念是对除险加固处理方案的出台是极为不利的。
2.3合理的处理方案是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灵魂
在具有充足的资金和地基资料,使用什么样的处理方法,成为除险加固设计的主要问题。合理且针对性的处理方案直接决定的工程的成败。使用不正确的方案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还延长了工期,挫伤了除险加固的积极性。病险水库中主要的问题是坝肩渗透和坝体渗透。根据坝肩与坝基的渗透程度来选取合理的方法。在病险水库中,最常见的的病症问题就是心墙土坝和均质的渗漏,一般解决这种病症问题的方法比较多,例如:土工膜防渗、压力灌浆、劈裂灌浆、冲挖等。形成这种病症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蚁窝、没有彻底的清洗地基、使用的防渗料抗渗性差[3]。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病险问题,需要将实际的情况结合水库的基本地质来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案。合理的处理方案缩短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日期,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2.4完善项目实施管理机制
对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安全运行。随着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水利水电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为核心内容的制度的不断推广,项目法人制确定了项目法人的经济法律职责范围和责任义务,规范和指导了业主的建设行为。
2.5科学制定建设用地计划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用地主要包括加固工程新增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和管理工程征地。首先合理划分工作面用地。由于涉及大坝、放水涵、溢洪道等建筑物,从面划分不同工作面,工期不一,先进场先后顺序。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划分建设用地,综合考虑现场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地块的征转情况,以及涉及村户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工作面用地。其次制定建设用地需求计划时,坚持先征先进原则,避免同时征用。再次按照施工进场时间安排征地计划,确保工程有序进行。
结语
总之,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是资金不够、没有合理的处理方案和项目实施管理,这三个问题在我国很多的小型水库建设中都是最常见的。足够的资金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条件,合理的处理方案是除险加固施工设计的另换,项目的正确管理是治理病险的关键,当三者条件全部解决,工程的建设才能顺利的进行,并且工程的质量有有保证。
参考文献:
[1]劳贤邦.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08(14):29-34.
[2]彭春凤.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的要点[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18(11):37-39.
[3]张晶.泵送混凝土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房地产业,2012,18(17):37-44.
作者简介:姚美华(1980·7)女;民族:汉族。籍贯:广西钦州市。2015年毕业于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供职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水利水土保持站,助理会计师。 邮编:53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