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小云
【摘 要】本文从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原因,从这些问题以及原因入手,阐述了这些弊端的危害性,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有效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市政道路;施工普遍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经济不断的发展,各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行的趋势,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为了适应这种与日俱增的发展节奏,市政道路的建设成了城市化发展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水平。近些年,因为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发展,市政道路建设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各种施工措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市政道路建设数量急剧增加,施工建设人员也逐渐增多,再加上各种企业与人员水平不一,便也导致出现有施工不规范,企业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所以,在这个竞争与日俱增的时代,只有保证施工的质量,才能提高竞争的实力。本文结合了作者对近些年市政道路施工问题的研究,以及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的详述,针对这些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 市政道路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市政道路施工出现的普遍问题
随着近些年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各城市各类道路施工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但依旧还是有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施工问题出现,而施工问题的出现也就导致了道路建设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比如沥青道路产生裂缝、松散的情况,道路的边缘部分不断出现缺损的情况,导致道路的宽度不断减小,给过往的车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随之而来便出现交通阻塞现象;而混凝土路面更是千疮百孔,由于各种施工问题以及施工原材料的问题导致道路下沉、塌陷的现象不在少数,对交通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甚至可能会引起重大交通事故。并且有些施工队在对道路建设时没有认真对待,监管工作和道路保养工作不到位,一段工期可能会拖很久,这不仅影响了道路的施工效率,而且在道路建设的质量方面也得不到保证。
(二)市政道路施工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
市政道路施工问题的主观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道路施工工程技术水平低、施工材料不达标、具体施工程序不规范、过程施工监督管理水平不够等等。工程施工管理机制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有些承包商为了节省投资资金和成本,将施工造价压得很低,导致许多具备施工条件的企业因为资金低而很难承受此工程。于是就有一些技术水平低的企业接手,而这些企业因为施工人员经验不足、原材料不达标、施工装备不齐全、监管机制不到位等等各种原因导致道路施工问题凸显,同时,他们又缺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以及对高标准严要求的认识较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关的质量保障措施,这将导致工程质量出现严重的疏漏。
(三)市政道路施工问题产生的客观因素
除了主观原因之外,市政道路施工还存在着各种客观原因。在具体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期间,因为路基是形成整个路面的基础,而路面又是整个道路施工工程的面层,因此路基跟路面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如果路基的刚度和强度不足,将导致路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再经过过往的车辆一压,路面就会出现严重的破损情况。其次,我国建设道路采用的原材料大多为沥青和混凝土成分,而这些材料的特性也会导致道路出现松动开裂等情况,因此,无论道路的建设出现什么问题,原材料的使用本就会对道路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 针对市政道路施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
无规矩,不方圆。市政道路要想建设好就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督管理机构,一个健全的监管机制必不可少的职位有项目经理、施工质量检测部门、施工资料整理部门、施工监管部门。项目经理负责监督施工质量检测部门的人员进行质量自检,起一个监督作用,施工资料整理人员专门负责整理各种施工资料,各部门的人员要分工明确,明确自己的职责,监管部门必须以客观公正为原则,对道路施工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实时的监控,对施工标准作出监督考察,如果出现有违法施工行为,必须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保证整个工程流程的正常进行和规范化,更重要的是对原材料的监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取原材料,并严格渗入到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入库、保管的每一层中,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二)提高监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是体制的改变,另一方面提高监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是确保道路施工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为了提高各层人员的素质,必须定期开展员工的专业培训课程,明确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一颗责任心,使监管人员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严格督促施工进程的进度,定期对道路的质量进行安全大检查。提高员工对道路质量问题的重视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专业培训课程提高员工们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让其了解道路施工问题的危害性,保证他们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意识。进行必要的人员技术资格测试,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员工素质,而且更为道路施工提供了保障。
(三)对沥青、水泥和混凝土路面问题的解决措施
近些年来,中国城市的道路建设采用的原材料大多是沥青、水泥和混凝土,而这些原材料使用如若得到不恰当的使用,也必然会对道路造成一些问题,比如路面松散、开裂、下沉等情况。对于这些道路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是要先把道路的最基本基础的路基打好,将路基压稳压踏实。其次要保证道路施工现场存放的水泥足够满足施工的需求,考虑到水泥的稳定性,应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性较小的水泥。同时在道路建设时努力做好保养的工作,对道路模板表面进行合理清洁,在使用脱模剂进行涂刷时应确保涂刷均匀,避免因不均匀而产生漏刷的现象,应严格按照市政道路施工的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应严格按照有关道路施工标准对施工缝进行合理的预留。
三.小结
市政道路的施工问题是城市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不仅代表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还代表了整个城市的城市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具体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确保市政道路的质量,在道路施工开始之前,要做好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并做好前期的调研勘察工作以及员工的专业培训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相关道路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尽可能的避免施工中工程问题的发生。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要避免质量上的缺陷则与很多方面都有关,比如各种先进的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原材料的合理使用等等。只有全面提高施工设备与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地做到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按施工流程正确操作,不拖延工期,不偷工减料,才能减少甚至避免质量上存在的些许缺陷。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设计标准的不断提高,现代市政施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诸如工期进度、施工质量等等。各企业应该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施工进度、選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高水平的施工工艺,针对新的路面结构做出一份合理的施工策划书,为市政道路施工以及城市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本文仅是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因为所学知识尚少、阅历较浅,不能做到全面的论述,谨以此文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想,希望广大读者接纳。
参考文献
[1] 何丽华; 试探城市市政道路施工普遍问题及解决措施 ;《防护工程》; 2014年第9期
[2] 王锐; 城市市政道路施工普遍问题及解决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34期
[3] 胡维宁;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简析;《江西建材》; 201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