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2015-10-21 17:12张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应用

张宁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应积极运用沥青砼道路及其相关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市政道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还能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达到节省维修成本,创造良好交通运输环境的目的。从原材料、配别设计以及技术应用要点三方面对沥青砼道路在当前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分析,旨在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为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供有效方法。

【关键词】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市政道路建设;应用

如今,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市政道路以其重要作用在落实上显得意义重大, 市政道路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还能为城镇中的各个行业提供更好的便利条件,确保人们安全、快捷的出行。然而,在建设施工中想要保证质量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是因为施工阶段中可能会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干扰。因此,在积极使用沥青砼道路相关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材料管控、配比设计的工作,进而提高施工的规范性。

1.原材料控制

1.1沥青选用

沥青砼道路结构如图1所示。在选取沥青材料时,应充分掌握现场的气候条件,結合道路等级,此外还需考虑所建道路的具体类型。作为市政道路建设的主体,施工人员对于技术的应用水平,将直接决定道路整体质量。通过对以上要素的明确和分析,选取最佳的沥青材料,由于地区差异,所选沥青材料的具体成分也会有所不同。

在气温相对较高的地区,或平均日照时长长存在长期阴雨天气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较为粘稠的沥青材料。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由于其天气十分寒冷,会使道路出现冻害情况,所以应选用粘稠度较低的材料,以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如地区的昼夜温差很大,则应使用对温度不存在较大敏感程度的材料。

图1 沥青砼道路结构

1.2粗集料选用

沥青砼的混合料主要是由多种原材料混合而成的,除基本的沥青材料外,还有粗集料。粗集料并非独立个体,与混合料相同,也是由许多材料组合而成,主要有碎石、砾石以及钢渣等成分。在施工中选取粗集料时,应对各种限制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保证所选集料满足施工要求,具有足够的抗磨等基本性能。

1.3细集料选用

细集料也是沥青砼道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细集料也由许多材料组成,较为重要的成分有天然砂、河砂或机制砂等。在选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复杂的环境因素,保证集料洁净,不还有其他杂质,并在此前提下还需确保所选集料未被风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粘性,进而为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机制砂的使用较为广泛,其次是天然砂,由于市政道路施工要求中限制了石屑的用量,所以并不会对施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从工程整体的角度讲,若选用天然砂作为细集料,且需使用石屑予以辅助,则二者比重应前者远大于后者。

2.施工配比设计

2.1目标配比设计

对于沥青砼道路施工而言,目标配比主要指的是混合料具体类型、骨料粒径、矿料级配、沥青用量以及配比计算等环节。为准确得出最佳设计配比,可使用马歇尔试验法。配比得出后,应积极开展试验工作,验证哪一种配比适合工程实际。

2.2生产配比设计

目标配比设计完成之后,应使用相应的设备仪器对生产配比进行设计工作。在生产配比设计过程中,主要工作内容为:冷料干燥、除尘与筛分、入库、取样试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具体数值或比例。

2.3配比调整

配比得出后并不能直接用于实践,而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根据配比展开试拌与试铺,在此过程中需使用拌和设备,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比对掌握配比的实际效果,如果效果与预期不相符,则需进行整改和调整,直至结果符合要求。

3.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混合料拌和

3.1.1确定合理的拌和时间

由上述分析得知,沥青砼混合料在使用前需经过均匀的搅拌,而搅拌的均匀性取决于拌和的时间。如果搅拌时间不充分,将会使矿粒无法被沥青材料完全附着,对以后的摊铺等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具体的拌和时间主要由相应设备的上料速度与温度进行调节。在混合料拌和完成之后,如果不能立即进行摊铺施工,则应将混合料储存在对应的料仓当中,为防止混合料在储存在的过程中出现老化等不良情况,应在料仓中配置保温装置,且放置储存时间不得超出72h。

3.1.2拌和机运行

首先,使用指定的装载设备将所有矿料按照各自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这些矿料的储存特性放入对应的料仓当中,根据用途进行编号等操作。在拌和机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提高警惕,随时检查矿料的储存状况,保证每个料仓的实际储存量平衡、均匀,若发现存在不平衡状况,应立即停止运行,并找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进而防止串仓等严重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在设备运行时,还需对其胶皮减震块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减震块存在裂纹等情况,应立即停机更换,另外,料仓中的集料应使用到半数以上之后才能进行称取。上料应严格按照实际用料情况进行,从而有效防止上料过量等问题的发生。

3.2混合料运输

应使用专门的搅拌运输车进行,车辆工况必须良好,不得使用存在问题的车辆,在装料之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查与适当的处理。运输途中,应在不影响施工和不会使混合料变质的基础上,选取较为平整的道路,以免较大的颠簸造成离析等现象。车辆的行驶应平稳,尽可能避免急刹车、掉头等情况,防止混合料封层遭到破坏。在卸料完成后,应及时对车辆进行清洗,以免混合料与车厢粘结影响下次使用,在使用前也需进行彻底清洗。若由于运输问题,使混合料出现离析等情况,则应将此类混合料视作废料进行统一处理,禁止向其中私自加水或继续使用,否则会为后续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

3.3混合料摊铺

在混合料摊铺之前,应先对道路底层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若底层质量为满足摊铺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不得在未经过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道路上进行混合料摊铺。摊铺过程中所使用的摊铺机,其熨平板应在使用前进行预热,否则会使混合料粘结在熨平板上,不利于摊铺平整度。摊铺机的运行应平稳、缓慢,对于难以使用摊铺机的位置,应由人工进行摊铺,摊铺施工应一次成型,途中不得出现中断,需指派专人对摊铺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摊铺完成后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凹槽、突起等问题。

3.4沥青砼道路压实

压实是保证道路平整度与强度的关键环节,整个压实工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初压是以小吨位静压为主,而复压与终压则需采取大吨位气压、钢压或轮压,根据道路等级与方案选定温度及次数等参数。在压实施工中,压路机应匀速缓慢行驶,不得出现急停、刹车等情况,以免形成褶皱等不良情况。

结束语

沥青砼道路在当前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由于这种道路本质上具有柔性特点,所以其抗形变能力并不明显,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对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强化,并积极探索,把握细节,切实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从而使其发挥出最佳效益,为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做出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浩斌. 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5,22:152.

[2]王超. 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0:96-98.

[3]丁永盛. 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03:106-107.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