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的优化方法分析

2015-10-21 17:12戴真海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优化建设

戴真海

【摘要】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法,希望本文中提出的几点优化方法能为今后的道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优化;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城市旧貌换新颜的速度也异常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已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表现环节,现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单一管理方式,对改变城市面貌,改善老城区的环境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各地已陆续有了自己的绿地规划系统,及专门的养护部门,并能够根据当地的环境、土壤、人口等各方面的原因确定城市道路与管理的优化方式。

一、城市道路建设的常见问题

1.道路建设思路不合理

在一些城市道路建设中没有结合城市路网特点,一味的追求城市道路的规模,并没有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分布密度的合理性,在一些地方城市道路仅仅是一个面子工程,忽略了对城市功能方面的有利影响,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城市道路的设计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宽度,车辆的通畅并不是一味的求宽才能解决,款并不等于安全通畅。城市道路是一个整體,路网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要从路网整体的功能分布特点入手,科学计算,科学布局,强调最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的构架,不应过分集中建设立交和干路建设,立交和干路过多会大大影响各类型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另外交叉口过多,也埋下了较多安全隐患。因此城市道路设计人员要从大局出发,全方位、科学设置主干路和次干路,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认识,设计建设功能化、艺术性的城市道路。

2.城市道路施工缺乏科学性

由于急于开工,造成匆忙设计,匆忙选择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又不得不匆匆忙忙进场,有些工程甚至边设计边施工,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使得施工工序、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工期紧: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工程的工期都很紧,这是城市道路施工的最大特点和市民出行的需要。城市道路工程的另一特点是绝大部分工程都要经历雨季施工,而这个时期又正是各种管道铺设或路基施工的阶段,管道沟槽回填后难以压实,路基含水量大,其密实度和强度很难保证。由于工期太紧,又不能不施工,存在质量问题是可以想见的。作业面狭窄: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场地都很难闭交通,人流难以控制,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情况十分复杂,关系到各个方面。施工工段细小:为平衡关系,把工程化整为零,造成工程衔接处质量难以控制。

3.城市交通建设科学分析缺失

现代城市建设越来越精细化,不再是过去粗犷的发展模式。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要注重细节注重道路设计的科学性,这就要求在道路设计前应该作比较周密的前期调查分析工作,实际测算路段车辆的车速、流向、流量等问题,另外还应调查道路通行主要车辆车型,通过实际调研得到准确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计算,结合相关软件分析和预测,确定道路等级和规模,如果缺少这样的实际调查直接进行城市道路的设计,道路可能就会沦为空中楼阁,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城市道路的设计单位应高度的重视交通分析的工作,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制定有依据的合理的道路方案,做好道路设计的前期工作,这样才会赢在第一步,为后期道路的顺利施工和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城市道路建设问题的优化方法

1.优化平面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公路平面线形的设计主要以公路网的规划为依据,公路网的规划在线位上没有具体要求,而城市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大多根据城市规划的路网设计,通常要依据道路周边的其他建筑为限制,转弯半径线性流畅,其他建筑物决定了道路红线,红线外的用地都有相应的规划用途,总体上看平面线形的设计受城市规划的严格限制,相对简单。在设计城市道路平面时要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同结合城市路网现状及其周边建筑构成特点。

2.优化道路横、纵断面的施工

在道路的横断面的设计施工中,机动车车道占据重要的位置,规范对车辆的行车速度进行规划,以此保证车辆对城市道路的影响最小化,并对部分车道的宽度进行了缩小处理,经缩窄的车道宽度对当时交通量的拥堵状况确实起到了较好的缓解作用。

目前有些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缺乏近远期考虑,如机动非机动车道宽度的改善对机动车道的改善。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断面设计时,要有预见性,考虑机动和非机动分隔带的匹配,明确非机动车的路权规划目标年,另外还要注意研究适合远近期过度的道路横断面方案。

城市道路的排水性能受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影响较大,纵断面的设计还会影响道路的美观和平整度。有些地段本身位置平坦,为了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人为将纵坡设计成上下起伏,这样一来会导致起纵坡伏频繁,严重影响了道路行车的安全性能。城市旧路改造中总断拉破控制因素较多,处理方式议案时维持现状,也有些错误处理设计成上下起伏短坡。

3.优化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

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倡导生态城市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而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目标也就是建设生态化的城市。实际上许多城市规划师在进行设计前,没有充分的实地调查,导致了植物种类、大小与道路不匹配的现象,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影响了地下管网和地上公用设施,反过来这些地上地下公共设施也同样影响树型、树冠生长。仍有部分城市的道路景观停留在西方较早前流行的将乔灌木修剪成圆形或者方形的模式上,街道景观人工化太过严重,不能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要求。

城市道路建设中,要注重前期规划,预留足够宽的绿化空间。对于城区内道路红线在40米以上的道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的绿化效果,建议尽量多采用多绿化带的道路绿化形式。增加城市道路绿化层次,丰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市政建设设计和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园林绿化部门与市政建设部门将加强沟通和协调,制定最佳实施方案,确保道路管线设置与绿化建设无冲突。

4.城市道路施工科学管理

施工前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人员、机械和工期是必须的,新建工程也是如此。遇到特殊情况,随时调整工期安排,确保工期。进场施工后,相关各单位应及时仔细查看图纸比对现场,对需要作出调整的内容由设计单位出具修改变更,改造工程施工主要遇到的问题包括:交通管制、老路的利用与保护、现有地下管线、场地排水、新老路基衔接和工期等。工程现场虽允许做到全封闭施工,适当的修筑便道供行人通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狭窄的作业面带来的是路基排水不畅、路基压实难、易破坏管线等情况,须对地下地上管线的情况必须及时摸清,避免开挖错误引起重大事故,造成损失增加造价和施工难度,影响工期。材料运输车辆、机械进出场地,须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载、超速,避免土方车辆落土影响市容,加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绝不在道路交通安全上抢时间,安全第一。

结束语

城市道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关于城市道路设计施工,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特色相应的选择符合其使用条件的道路,在不影响周围居住条件的条件下达到道路的最合理利用。城市道路建设应遵循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提升档次的要求,切实加快道路扩容提质步伐,大力推进交通网络建设和各项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从而真正的保证城市道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凯,林浩,阙新征.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

[2]田晓雅,刘少权.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A].科技创新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优化建设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寒露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百度Apollo平台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昆明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办法》评析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