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要点的相关探究

2015-10-21 17:12伍章林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要点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伍章林

摘要:当今已经步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在当前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而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功能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施工技术要点的正确把握能够直接促进企业建筑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笔者总结出了一些技术要点,这些要点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回顾,以是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希望为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要点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当前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和结构越来越复杂,这给建筑工程的给排水施工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努力提高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质量,以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完善其施工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任何工程的开始都离不开事先完善的准备工作,建筑给排水施工也是如此。只有将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才能够保证给排水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给排水施工前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室外供水管与室内给水管关系明确

应该详细的考察室内和室外供水管道的管径的大小,以及室外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这样才可以保证室内的管道的直径不会大于室外管道,否则室外管道很难保证室内的供水压力。同样室外供水管道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太远,否则很可能导致水压不足。

2、给排水管道施工前的准备

2.1技术准备

在施工之前,首先应对施工以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应从工程的实际情況出发,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方案,要了解图纸中的规范要求及相关内容。其次,还要熟悉管道及相应设备的型号和性能,同时按照业主提出的条件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2.2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

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在施工之前应按照工艺的具体要求安排合理的进度计划,同时还要做好劳动力安排。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管理要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事先应分析施工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制定进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应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工程进度计划与实际施工的缺口;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生产管理责任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并将施工责任进行层层落实;第三,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劳动力进场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生产效率,同时还要完善激励机制。

2.3设备以及材料准备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在采购各类管材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点:第一,技术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列出施工中所用管材的型号、规格、管径等详细信息,以便于采购人员进行采购。第二,在管材及设备进场之前,应仔细检查管材和设备的外观,要确保管材没有孔洞、破损等质量问题。在检查所采购的设备时,应查验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相应的检测报告等文件,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场。

3、地漏的设置

在卫生间等用水量相对比较大的地方需要设置地漏,应该将地漏远离门口,否则流向地漏的水势必影响人们的进出,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不便,也无法及时的将水排除。

4、水泵的合理使用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建筑物的层数不断的增加,使得现代建筑往往需要进行二次供水。水泵安装的位置对其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应该考虑选择合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从而保证供水稳定及时。

二、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1、给排水施工管理布置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管理在排列间距以及避让上的基本原则是: 液体管道在下方排列、气体管道在上方排列; 冷介质管道在下方排列、热介质管道在下方排列; 不保温管道在下方排列、保温管道在上方排列; 非金属管道在下方排列、金属管道在上方排列。而关于确定管线间距,也需要技巧,一般来说,管线间距确认原则以利于对阀门、管道、保温层等进行安装与检修为要。因为建筑室内的空间较小,管线之间的距离不要过大。管线外缘、绝热层外壁、法兰质边缘等突出位置离柱边与墙壁的距离不能大于 10 公分。并排管道中的并列阀门轮间的距离也应该控制在 10 公分左右。给水管道选择的材料一般是 PP - R 管,排水管道选择的材料一般是 UPVC 型管。给水管道 PP - R 型管的连接方式有热熔与螺纹两种,排水管道 UPVC 型管的连接方式是排水胶粘接,粘接剂在使用以前应当摇匀。给排水的水泵应当符合坐标、尺寸、标高、强度、螺栓孔等方面的设计规定。轴承温升在试运转时也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

2、支、吊架安装

在支架和吊架的安装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作,在确保支架位置水平之后进行相应的固定,防止移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应的设计对支架和吊架的弹簧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其高度合适。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支架和管道的焊接工作,在焊接的过程当中应该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对焊缝的控制,安排专业的质量检查人员对焊缝的质量进行检查,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3、就地漏封堵与坐便器的排水口位置的技术控制

施工人员要严格选用带有适当长度的高水封(不小于5 厘米)的地漏,以防止居民生活受到不良气体影响,或者是以新型地防返溢的地漏来取代不锈钢或塑料地漏。同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本栋楼的业主选用的不同型号的坐便器状况,来设置尽可能地满足多数业主要求的排水口位置,比如将其位置设置为装修前与墙面存在340毫米的距离,而装修后则在 305 毫米。

4、水压试验

管道安装完后,应先核对设计图纸及与其它工种的管线敷设关系有无违反施工规范,再进行试压。避免出现盲目试压后又须返工。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包括金属管、PVC管、铝塑复合管、PE管)。热水管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2倍,但不得小于1.2MPa。PP-R管给水系统冷水管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9MPa。试压泵一般设在室外管道入口处或者首层。压力表量程不应小于试验压力的1.3倍,且精度为0.01MPa。试压前将预留口堵严,关闭所有泄水阀门和入口总阀门,打开各分路及主管阀门和系统最高处的排气阀门。支管则应将最高点的水口装龙头,由龙头排气。打开水源阀门,往系统内缓慢充水,将管道内气体排出并将阀门关闭,检查全部管道系统,如管道没有出现渗漏现象,采用加压泵缓慢升压。塑料给水管因膨胀系数加压过快就会产生微量膨胀,导致水压试验发生误差,因此加压应采用手压泵缓慢升压。6.4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保持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PP-R管用加压泵将压力增至试验压力,每隔10min重新加压至0.6MPa,重复两次,最后一次的泵压10min及40min后的压力差不得大于0.06MPa(共lh),然后稳压2L,压力下降不应超过0.02MPa。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给排水施工环节里,对于施工的技术、工序应当严格抬头,熟练掌握施工要求、质量控制点,让给排水施工顺利进行得到技术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罗继振.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1:54-55.

[2]杨颖.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 煤炭技术,2012,08:237-238.

猜你喜欢
要点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