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高空间、大夸度的房屋建筑越来越多。这些建筑具有结构复杂、形式多样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市的风貌得到美化、使城市的现代化得以展现。房屋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改进施工技术,特别是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施工。房屋地基基础的施工直接影响着房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只有房屋的地基足够牢固,才能够有一定的承载力,保证现代化的房屋质量安全。本文围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的施工展开讨论,并阐述了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主要技术,希望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地基基础的施工标志着建筑工程的正式启动,同样也是后续工程施工的基础。随着现代房屋层数的不断增加,对地基的施工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地基基础的施工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房屋建筑施地基技术的施工质量、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及合理的施工技术,尽可能的提高地基对建筑的承载能力,避免建筑下沉,使房屋建筑整体得到稳固。
一、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当今放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礎施工具有以下特性:
(一)复杂性。中华民族是个国土面积辽阔的大国,由于面积较大,因此地区间地形存在着差异,地质条件以及地形条件非常复杂。在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冻土、杂填土、淤泥质土、熔岩土等,并且这些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因此,对于地基基础的施工的要求非常高,这些因素导致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多发性。如果在房屋地基基础施工中,地基设计不合理,很有可能导致房屋倒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潜在性。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衔接非常复杂,因此使施工出现隐蔽性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后道工序往往会将前一道工序覆盖,给质量检查带来困难。
(四)严重性。地基基础的施工与其他方面的施工不同,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一旦房屋建筑成果出现问题,其破坏力极大,几乎没有办法弥补[1]。
(五)困难性。地基基础房屋建筑的其他部位相比较,其加固难度更大,一般情况下,房屋地基施工工作完全是在地下进行,并且地基承载地上荷载,导致在施工中难度极大,对房屋的整个结构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时的主要依据
房屋施工中,影响房屋地基设计的因素有很多,其内容也相对复杂。例如:结构上的作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结果、抗震防御的要求、楼层上部的结构、地下室的层数、建筑的纵横布置等等。在对地基设计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以准确的判断地基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另外,岩土工程的勘测报告一定要真实准确。
(二)设计方面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对房屋地基的设要求十分严格,因此要注意的问题也非常多,例如:地基的稳定性是否达标、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是否符合条件、建筑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建筑结构的抗滑移能力、原天然地基的纵向承载力、桩基纵向承载力、横向抗震能力等。在地基设计的时候要对以上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另外对承载力与变形率进行详细的运算。
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要点
(一)注浆法
在进行注浆法之前,相关技术人员要对钻孔点的位置进行确定,钻孔的深度进行精确的计算,同时要合理的配比注浆。根据自己计算的钻孔深度、钻孔点位置再在钻孔内进行注浆,在注浆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细节和数据记录下来,以方便在漏孔的时候进行复查。在注浆的时候容易出现浆液上冒的情况,因此硅化加固土层应该留有1m没有加固的土层,如果有需要的话,还要采取夯填素土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压力过大,造成地基质量出现问题,在注浆的时候还要地基所能承受的压力,一般情况下将开始的压力控制在0.2-0.4MPa,结束的时的压力控制在0.8-1.0MPa.土加固时,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如果出现土渗透系数有所增加,就采用从下到上的方式[2]。另外,注浆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浆的情况,因此要对此高度重视,避免漏浆情况的发生,在注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漏浆现象,应该及时停止注浆,并对漏浆的原因进行排查,并根据待查结果调整注浆参数。
(二)强夯法
采用强夯法的时候,应该事先用推土机将地基场地进行预压,预压结束后根据实际的施工材料以及实验方式,准确的进行测量,明确强夯点。如果地基中出现水位较高的问题,可以、利用竖井排水的降低水位,或者利用砂石填充的方法。其中,砂石填充过程中,表面砂石0.5-2.0m厚,以避免应用强夯法的时候,地基和强夯设备下陷,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强夯所产生的孔隙水压被消除。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强夯后地面再一次平整,在强夯的时候应该从两边向中间进行。强夯完成后,应该利用夯锤再次进行夯击,以保证建筑地基的受力均匀,提升地基基础的承载力。
(三)分段施工
采取分段施工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边缘夯向中间、一边夯向另一边”的原则,夯完一边,利用推土机将场地压平,并采用防线进行定位,然后在进行第二系的夯击[3]。一般在夯击的过程中要采取先深后浅的原则,指的是第一次夯击加深层土、中层土、表层土。夯完一边还需要进行另一边满夯,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小夯锤击。另外,在强夯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之前确定的相关参数进行,在落锤的时候要保证力度平稳,强夯的位置要准确。如果夯击坑里存在积水,要对其及时进行排除。如果出现夯击的地段内含水量较大,就可以先铺设砂石,在进行夯击。夯击结束,要再铺设一层新土进行填充,然后再进行二次夯击。
(四)排水加固法
在地基加固过程中,排水加固法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基坑内会产生地下水渗出的情况。排水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原理是是适当的设置纵向的水井,砂井以及朔料排水袋等进行排水。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施工的地基内部孔隙水通过荷载作用排除水分,并能够使土中的孔隙有所回缩,从而使得地基得到加固,承载力增加。
(五)加筋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强度比较大的条带、纤维等聚合物埋入土层中,以此增加地基的承载力,有效的降低地基的沉降量,加大建筑物的稳固性和安全性[4]。在土层中,加入强度较高的材料,可以提高地基的抗压力,减少地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可能,促进地基整体性以及刚性的增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这种办法适用于任何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
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是一项隐蔽的工程。在房屋建筑中,地基基础的施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房屋建筑中,应该高度重视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并列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对加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1]李冲云.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2014,23:53-54.
[2]张海鹏.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130.
[3]刘振龙.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5,11:91-92.
[4]栾嵩妍.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5,0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