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

2015-10-21 17:12韩佰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应用

韩佰成

【摘要】随着回弹法应用优势的不断凸显,有必要研究其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回弹法无损检测技术,在探讨回弹法现场检测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多方面研究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回弹法;混凝土检测;应用

一 前言

作为混凝土检测的一项重要方法,回弹法检测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混凝土检测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回弹法的最终应用效果。本文从介绍回弹法检测技术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 回弹法无损检测技术

采用回弹仪进行混凝土强度测定,属于表面硬度法的一种。其原理是回弹仪中运动的重锤以一定冲击动能掸击顶在混凝土表面的冲击杆后,重锤回弹并带动一指针滑块,得到反映重锤回弹高度的回弹值。回弹值大小与混凝土表面硬度,也即混凝土的強度有密切关系。根据回弹值的大小,可以推算混凝土强度。回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经济、快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回弹值通过重锥在弹击混凝土前后的能量变化,既反映了混凝土的弹性性能,也反映了混凝土的塑性性能。若联系公式来思考,回弹值反映了该式中的E和l两项,当然与强度有着必然联系,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R与E、l的理论关系尚难推导。因此,目前均采用实验归纳法,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之间的一元回归公式,或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二元回归公式。

由于回弹仪是纯机械结构,其测定值受各种部件性能及其装配情况影响,同类仪器测定值的同一性较差且易随时间变化,这些都影响回弹仪测强的准确性,故回弹仪使用的目的仅适用于下述三种情况:规定只作均匀性的判断及各构件质量的相对比较用,不作强度推算;以一定数量试件来标定,求出强度与回弹值关系后可作为判断强度辅助手段;以一定数量的试件来标定,求得相关关系后可作为推算强度手段。

三 回弹法现场检测过程

1.回弹值的读取

检测试样应随机抽取不少于同类结构或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1件。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10个,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5个相邻两测区的间距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20cm×20cm)。

测点均匀分布所选测区相对平整和清洁,不存在蜂窝和麻面也没有裂缝、裂纹、剥落、层裂等现象,每一回弹值读数都精确到1,测点间距不小于20mm,在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垂直于被检测区的测点所在面,如遇圆形构件其表面曲率半径应小于250mm。

2.检测面处理

对混凝土抗压的强度实施回弹法进行检测时,其表面要清洁平整,不能有浮浆、蜂窝、油垢、疏松层及麻面,如实际检测时遇到浮浆及麻面构件,在回弹前一定要用砂轮磨平,不能有残留碎屑或粉末,不然结果就会偏低。检测面还应确保干燥,这是由于混凝土含水率对其表面硬度会产生影响,水泡后还会让表面的硬度下降,浸水或者潮湿混凝土,应该等到表面干燥之后,再实施检测,最好运用自然干燥方法,严禁运用热火等强制手段来干燥,避免混凝土的面层灼伤,从而影响混凝土检测的精确度。

3.碳化深度值

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未和碎屑应除净,并不得用水擦洗;应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3次,每次读数应精确至0.25mm;使用碳化的深度测量仪及其他工具对表面到深部不变色的边缘处和侧面相垂直距离为1~2次,这个距离就是碳化的深度值,应精确到0.5mm,通常一个测区应选择1~3处来测量混凝土碳化的深度值,如果相邻测区混凝土回弹值或混凝土质量跟此处测区大体相同的时候,相邻测区碳化的深度值就能用这个测区碳化的深度值来代替,通常选用构件30%的测区数量对碳化深度值测量。

4.回弹值测量及修正

测量的时候,回弹仪要始终跟侧面相垂直,不能打在外露石子及气孔上,如果每个测区有两个侧面,可用回弹仪在每个侧面上弹击8点,若每个侧区仅有一个侧面,就需要测16点,并且每个测点仅允许弹击一次,这些测点要均匀分布在侧面范围里,每个测点回弹值的读数要精准到一度,相邻两点净距应在20mm以内,测点距的构建边缘、铁件及外露钢筋间距要控制在30mm以内,在检测的时候,回弹仪处于非水平的方向及侧面是非混凝土的侧面时,就应该先依照非水平状态的检测回弹值来修正,再依照角度来修正不同浇筑面回弹值,先后修正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不可以使用分别修正的值和原始值相加减,不然会造成计算错误,对混凝土强度推定产生影响。

非泵送的混凝土里很少加入外加剂,或者加入一些非引起型的外加剂;泵送的混凝土就加入了加气型的泵送剂,而且粗骨料的粒径降低,砂率增加及塌落度增大等,运用回弹法对泵送混凝土实施检测时,有必要对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实施修正。并且当检测的条件及测强曲线适用的条件具有较大差异的时候,可采用相同条件的试件来修正,这种方法也适用碳化深度值在2mm以上泵送混凝土的回弹值修正。

5.测试要规范,不能随意操作

必须规范回弹法的操作,并严格要求检测人员,上岗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认可及专业培训,并必须持有资格证书。操作人员不能随意操作,因为回弹精度与操作人员的用力均匀性、构件及结构表面是否垂直、操作是否规范等也是密切相关的。尽管规程里规定了有关非水平的检测回弹值修正,可操作人员应尽力让回弹仪处在水平状态来弹击混凝土侧表面,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回弹法检测的准确度。

四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中的注意事项

1.对异常数据的处理

对于混凝土来说,相应的强度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服从于相应的正态分布规律,应。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相应不合理数据要及时进行剔除。相关理论表明,对于具有较大误差的数据,出现概率越小,而能够对数据的合理范围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因此要时时将判定值与相应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当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则可以认定为存在误差,则要及时进行剔除。

2.制作专用测强曲线

在进行检测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当地混凝土原材料,成型工艺以及地域气候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建立相应的测强曲线,同时要对这条专用的强度曲线进行时时的试验,检测和修正,进而能够使得更加符合相应的实际数据,这样则可以在推算混凝土实际强度过程中发挥更加明显的作用,因此更加地域的实际情况建立专用的测强曲线,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回弹的准确性。

3.检测部位的选择。

在使用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之前,应对被测结构的相应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具体内容有:构件的名称,结构形式以及相应的混凝土参数等,在较为均匀合理的部位选择检测区域能够使得相应的检测结果更为具有代表性。

五 结束语

通过对回弹法在混凝土检测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回弹法的多项优势特点决定了其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地位,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应用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性能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范瑞迪.浅析回弹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88-89.

[2]王志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应注意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90-92.

[3] 王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1(07):118-119.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