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2015-10-21 17:12张捷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深基坑支护

张捷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与研究,并提出了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钻孔灌注桩;内支撑施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受到了限制,高层建筑建设数量也随之日益增多,人们对高层建筑建设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还是建筑充分发挥功能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论述了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1 工程概况

某超高层甲级写字楼,总用地面积11083平方米,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高度大于300m,约70层,地下室4层。基坑支护面积约11083m2,周长约427m,基坑深度为21.2m。本工程深基坑支护采用了桩锚体系,施工速度快;考虑到场地东、西、北侧均为道路,南侧为河流,沉桩时土体易发生侧向挤出和向上隆起,使得超静孔隙水压力迅速升高,并可能引起邻近桩的上抬,成桩产生不利影响,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

2 地质条件

2.1 地层分布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其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杂色,主要由含砾粘土、砼块、碎石回填形成,稍湿,稍密,含生活垃圾。层厚1.50~9.40m,平均厚度为5.02m;层底标高15.76~24.41m。

(2)第四系冲洪积层(Q4m+al)。淤泥质砂②:灰黑色,软塑~可塑,含腐殖质,有臭味,局部具一定固结度。层厚0.60~3.40m,平均厚度为1.74m;层底标高9.33~17.14m。

(3)第四系残积层(Qel)。砾质粘性土③:褐黄色、褐红色,可塑-坚硬,含5-15%石英砂粒,由下伏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层厚2.80~16.00m,平均厚度为6.86m;层底标高-8.34~7.43m。

(4)燕山晚期(γ53)花岗岩。青灰、肉红色,风化后为灰黄色,粗粒结构、局部细粒结构,块状构造。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本次勘察揭露其全、强、中、微风化四带。

2.2.2 地下水

场地内的地下水属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勘察期间恰逢深圳地区百年一遇大降水,期间测得地下水埋深介于4.30~5.60m之间,高程介于19.53~21.22m。

3 施工重点

本工程场地周边存在较多地下管线(场地内及场地东侧未探测有地下管线分布,北、西、南三侧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且分布错综复杂),根据本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场地北侧为一住宅小区,西侧为市区主干道路,二者对基坑开挖变形要求较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地下水及确保周边环境安全,是该项目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由于场地开挖面积大,基坑深度大,如何优化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也应重点关注。

4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及技术要点

4.1 施工方案的选择

由于本工程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因此,本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选用旋挖桩或钻(冲)孔灌注桩,配合内支撐,同时设置深层搅拌桩进行坑内降水。选用支护形式为支护桩+锚索+部分内支撑方式进行支护。

(1)钻孔灌注桩+内支撑。?1200@1600钻(冲)孔灌注桩,桩底入基坑底设计标高9m,砼标号C30。立柱为钢管立柱桩,钢管为直径800mm,入坑底设计标高4m;砼立柱桩为直径1200mm,入坑底以下10m。角支撑3道,第一道角支撑梁尺寸为1000×800mm,第二道角支撑梁尺寸为1000×1000mm

(2)钻孔灌注桩+锚索。?1200@1600(1800、3200)钻(冲)孔灌注桩,桩底入基坑底设计标高9m,砼标号C30。其中FG、GH段桩间距1.800m,EF、FG后排桩间距3.200m。

(3)止水。三重管旋喷桩?1000(800)@1600。其中GH段直径为1000mm,间距1.800m;HI段直径为800mm,间距1.600m;其余均为直径1000mm,间距1.600m。

4.2 施工技术要点

4.2.1 旋挖桩或钻(冲)孔灌注桩施工

钻机钻孔前,应做好场地平整,挖设排水沟,设泥浆池制备泥浆,做试桩成孔,设置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等施工准备工作。钻孔时,先安装桩架及水泵设备,然后在孔中注入泥浆,并始终保持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0m 以上,以起到护壁、降低钻头发热、减少钻进阻力等作用。清孔时,钻机空转不进尺,同时注入清水,待孔底残余的泥块已磨浆,排出泥浆比重降至1.1左右,即认为清孔已经合格。清孔完毕后,立即吊放钢筋笼和水下浇注混凝土。水下浇注混凝土采用导管法施工。

4.2.2 深基坑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必须按照竖向分层、横向分区,四周尽量对称的方式进行。整个土方开挖横向分区分为四个区,分别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其中二区、四区各设置一个出土坡道。土方总方量约240000m3。

本工程土方分区、分层开挖,土方分层开挖和内支撑、锚索施工等交叉进行。整个基坑场地平整及表层土方开挖,支护桩及立柱桩同时施工,期间,微型桩及三管旋喷桩插入施工。

考虑整个基坑面积较大,整体开挖时需对场内运输做到系统化布置,以确保运输车辆的畅通无阻,实现土方运输的每日进度要求。施工时优先进行二区、四区土方的挖运,待基坑中心土方清理完成后,再进行一区、三区的土方挖运,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在场地内形成顺畅的交通组织。

4.2.3 内支撑施工

采用成品钢管立柱,从厂家加工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支撑钢管立柱吊装就位采用50t的履带吊分段吊装,第一道钢管立柱9.7m,第二道钢管立柱6.5m,第三道钢管立柱6.6m。分节钢柱之间连接采用法兰罗盘在井口进行连接。当支撑柱钢管放至设计标高后用钢支撑架在井口固定。

井口装置固定好后,将钢管立柱缓慢自然垂直吊装至设计标高位置临时固定,并与垂直校正装置连接,通过测斜管及时反映钢管立柱垂直度状况,在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调整,直到混凝土浇筑完毕钢管立柱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固定。在14天后,拆除钢管立柱上口固定装置。

4.2.4 三重管旋喷桩施工

基坑支护桩间设计采用三重旋喷桩进行止水,旋喷桩直径0.8m、1m,桩底标高为2.5m,共计263。

高压旋喷桩布置在灌注桩间外侧、连续墙接头部位外侧、连续墙与灌注桩交接部位外侧,在支护结构完成且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进行旋喷桩施工,见下图。

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示意图

采用XY-100型地质钻机钻注浆孔,钻孔孔径为110mm。钻孔时钻机要平衡,开孔孔位要准确,钻孔垂直度偏差≤1%,确保旋喷管能顺利导入孔底。根据钻孔桩施工的地层情况,在砂、砾砂等不利地层处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泥浆的主要性能指标控制为:比重1.251.3。含砂量30%,粘度25。

当钻孔完成后即将旋喷管插至孔底。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不超过1Mpa。高压喷嘴要用塑料布包裹,以免泥土堵塞土层钻孔。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工程主要采用联合支护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边壁土体的自稳能力,使结构处于最佳受力状态。在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因所需设备简单、所需场地较小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工程施工效果良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永清.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综合支护技术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7).

[2]王銮学.某17m 深基坑工程综合支护技术[J].施工技术,2011(7).

猜你喜欢
钻孔灌注桩深基坑支护
市政桥梁工程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公路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方法研究
刍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撑式排桩支护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