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2015-10-21 17:12刘勇姚志波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注浆房屋房屋建筑

刘勇 姚志波

摘要:当前,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以及施工环境的日渐复杂,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为满足房屋建筑使用和安全要求,就要求相关的施工建设人员必须重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地基处理技术,了解各项施工技术的优点与特点,才能保证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建设出高质量的住房。基于此,文章就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应用

1.地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1.1地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中必须认识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重要性,所以地基在整个建筑中的作用是首先要明确的。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上部结构建筑重力会经柱子、墙体传递给基础,再由基础向地基传递负荷。因此,为了使建筑的房屋有长的使用年限以及其应对恶劣环境使的安全性,就要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耐久度和强度,才能在使用年限内有效承载房屋建筑固定荷载和可变荷载。地基是构成房屋建筑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房屋建筑安全,而且现实生活中大量实践证实,房屋建筑倒塌事故多与房屋地基质量差密切相关。

1.2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特点

(1)复杂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跨经纬度比较广,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都有所不同,比如:冻土地、盐碱地、软土地等,还有一些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震、泥石流等,不同的地质条件给地基施工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只有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才能够充分保障建筑物的整体安全。(2)潜在性的特点。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因为房屋建成之后地基是处在地下的,对于看不见的部分人们往往不会倾注过多的注意力,但是这也就给建筑物的整体安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地基的隐患具有潜在性,能够及时的发现并消除隐患,会对房屋的质量以及今后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3)严重性的特点。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只有地基牢固之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施工项目,因而一旦地基出现问题,后续的所有施工项目都会出现停滞,这将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和加大资金的投入,造成工程进度不能按照原计划完成,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4)困难性的特点。一般房屋建筑施工出现问题,可以進行局部的整改。但是地基处理则不然,一来地基施工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处理的难度较大。再者地基的连带性也会导致无法进行局部的整改,只能整体重新处理,这就给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

2地基施工所要达成的目标

2.1改善地基动力性能

地基动力特性减弱主要有两个表现形式:首先是在竖直方向上承受楼体压力的能力下降,出现了沉降的地震现象,致使楼体在原有的高度上下移,最终发生楼体坍塌的事故。其次是在水平方向上地基面对土体移动的抵抗能力减弱,造成了楼体倾斜的现象发生,最终引发居民或者人员的伤亡。改善地基动力性能,就是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增加地基的韧性,最大程度上保证楼体的稳定性,当灾害来临时,尽量减少生命以及财产的伤亡。

2.2增强地基抵抗剪切力的性能

对于地基的土体而言,本身抵抗剪切力的能力非常弱,一旦出现剪切力破坏的情况,会立刻对地下土体形成压力,使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房屋失去稳定性。当施工人员进行基坑挖掘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剪切力破坏的情况,会导致基坑土方失去稳定性,发生坍塌现象,直接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改进地基施工方式就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对钢筋进行固定,提升钢筋稳定性,就能有效的抵抗偏心力,把部分剪切力卸掉,在地震来临之时,避免发生严重损害房屋的情况,保障房屋以及入住人员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3.针对地基施工的技术研究

3.1地基注浆技术的研究

地基注浆技术主要是通过特殊方法将浆液注入到地基的裂缝中去,随着浆液的固化现象,通过填充、挤压的方式来改善地基物理特性的方法。某工程项目高度为18.97m,层数为6层。由于当地的土质比较疏松,对于注浆的实施有一定影响,经过技术人员的研究讨论,最终决定把基坑深度调整到4.6m,同时对地基采用注浆法。首先要做的是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勘察了解,并通过了解记录详细的参数,加固了一部分比较松软的土层,还添加了素土以便于防止浆液溢出。进行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就要开始注浆操作,在注浆前先把压力调节为2.5Mpa左右,自上而下的进行加注,由于现场的土质与周围土质的硬度、密度有所不同,所以要先针对渗透能力强的土层注浆,之后对其他的土层逐步注浆。

在进行注浆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比较松软的土层,为了增强土层的硬度,可以把水泥作为主要原料,或者是运用以水泥和水玻璃为主的混合型原料。但出现地下比较潮湿的现象时,则不宜用水泥作为原料。(2)注浆孔的间距控制在1-2m之间,并应该让被加固土体在表面和深层上连成一个整体。(3)对于劈裂注浆而言,应该根据不同的土质进行压力的调整,对于压密注浆,应该根据坍落度进行压力的调整。

3.2预应力管桩

单桩承载力高,预应力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高,有的高达80MPa以上,并可打入密实的砂层及强风化层,桩尖进入强风化层或密实砂层后,经过强烈的挤压,桩尖附近的强风化层或密实砂层已不是原始状态,桩端承载力可比原状提高;设计选用范围广,由于管桩规格多,既适用于高层建筑,且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中,还可根据桩荷载的大小采用不同直径的管桩,既容易解决设计布桩问题,也可发挥每根桩的最大承载力。主要施工工艺为:1)桩位放样: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红线图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基础平面图放样,先放轴线大样,用木桩做出标记,并在四周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破坏的位置设控制点和控制线,复核后再放细样,放样时在每个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涂上红漆使标志明显,考虑到桩机和吊车行动时可能会挤动埋钢筋,当桩机大体到位后要用全站仪重新检查细样的准确性。2)桩起吊:用钢绳在离桩身末落地一端的0.3L绑好桩身,单点起吊,小心喂入桩机。3)桩机就位:调平桩机,开动横向或纵向步履油缸,移动桩机并作小心调整,使管桩中心对准细样,同时利用经纬仪检查横向和纵向的垂直度,入土垂直度应控制在0.5%内。4)压桩及沉桩控制:开动压桩装置开始压桩,压桩过程中设专人记录压桩时间,同时设专人检查桩机各压力表的读数,当压力表的读数出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作出处理。施工中尽量避免间断压桩。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工程对于房屋建筑整体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就要针对不同的房屋建设工作合理布局,充分考虑房屋的结构特点,来选择地基建设方式,才能够促进我国地基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永涛.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筑,2014,02:53.

[2]刘欣.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4,22:179.

[3]成凯.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4,11:190.

[4]田吾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4,07:119-120.

猜你喜欢
注浆房屋房屋建筑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会建造房屋的石蚕
复合注浆技术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房屋建筑中的房建地基施工论述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坎镇设计的探讨
奇怪又有趣的房屋
探讨工程中复式注浆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