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刍议

2015-10-21 17:12张萌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软土路基公路施工技术

张萌萌

【摘要】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的特性极易发生变形现象,会导致整个路基由于持续增大的交通量而加速沉降,随之出现路面沉陷等现象,直接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本文从软体路基的特征出发,通过对软土路基可用的施工技术以及对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进而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确保软土路段能够达到公路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有时会发生在填筑过程中,由于路基的变形而不能对铺筑路面进行定型工作;还会发生在对路面进行铺筑后,由于软基的变形使得路面失去平整及稳定。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在公路的修筑过程中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就会导致整个路基由于持续增大的交通量而加速沉降,进而致使整个路基由于失去稳定性而被破坏,随之出现路面沉陷等现象,对交工后公路的正常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务必要对软基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能够投入正常的使用。

一、软体路基的概述

软土指的是压缩性高且强度较低的软弱土层,通常可以将其分为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泥炭以及泥炭质土等几种类型,在我国的山涧谷地、滨海平原、湖盆地周围以及河口三角洲等地都有十分广泛的分布。软土的主要工程特性包括流变性显著、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孔隙比大、灵敏度高、透水性差以及抗剪强度低等。

二、软土路基的问题

软土路基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定及强度的问题,在软土路基本身的抗剪强度无法承受住路面外以及路堤的荷载的时候,局部或是整体的路基就会出现剪切破坏,从而造成桥台破坏、路堤塌方或是失稳等现象。二是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问题,在软土路基由于上部的荷载以及外部的荷载的作用下而出现的过大的变形沉降的时候,就会对道路的正常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当软土路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而沉降时,就会形成路面的开裂破坏、路堤衔接处与结构物产生差异沉降,进而引起沉降缝拉宽漏水、路面横坡变缓且积水等现象,从而造成路面的损坏等。

三、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换填

在进行软地基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是非常不稳固的一种地基,这给我们的建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铺设砂砾层的方式来避免这一过程,铺设完成后再夯实,就可以做到稳固作用。

采用这种施工技术的好处是既可以满足承载方面的要求,也可以优化地基表层的排水效果,不至于积水,使地基进一步软化。我们可以根据设计方案选取颗粒比较大的沙砾石,必要时可以掺入鹅卵石,可以依据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而定。当选用的沙砾石确定以后,就要对地基的沟槽进行处理,如果沟槽中有积水,应该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然后再将事先配好的沙砾石填入。填入时,要逐层进行夯实,控制好填充料中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10%~20%之间。

2.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施工

(1)严格控制石灰原料的质量

我们所用的石灰是要经过处理的,并且石灰的成分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石灰要磨碎到最大颗粒小于2 mm,氧化钙、氧化镁含量分别达到80%和8.5%以上。石灰中不能有太多的杂质,液性指标控制在70%左右。

(2)关键技术控制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地面进行处理,使表层地基有一定的硬度和承载力, 确保机械的进入和移动, 配备合格的粉尘发射器、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并认真检查,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是要取地基土进行化验,根据地表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确定石灰的配比,并设计确定桩长度、密度和粗细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施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风力的大小,注意不要让石灰粉尘过多散失,桩基的排列上也要按照一定的模式。最常见的两种排列是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因为从力学角度来讲这样的排列是最佳的。

3.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

(1)精心筹划,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应该做好施工地点的平整工作,以保障机械的进入和正常施工。如果施工地点有障碍物,应该及时清除;如果施工地点是一片洼地,应该用合适的土质进行回填,一般采用粘土,直至场地平整均匀。其次是要采购合适的水泥,我们一般采用的是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再次就是要检查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机械,是否性能良好,是否能够确保顺利施工,应该指派专业的人员进行检修。

(2)及时试桩,获取必要的参数

我们在施工以前,一定要进行试桩,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施工地点的具体地质情况,获取施工过程中用以参考的必要参数。我们在试桩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泵送速度、时间以及水泥的配比、搅拌的程度等方面具体的数据,可以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

(3)做好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控制

在水泥搅拌樁开钻前期,施工人员需要对整个管道用水清洗.检查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确定水排尽后继续下钻。为了使水泥搅拌桩桩体的垂直度能够达到施工的要求,可将吊锤悬挂在主机上,按照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这一原则实施控制。

质量检查:这主要是针对成型的搅拌桩而言,质量检查的主要方面是水泥用量、水泥浆罐数、断浆现象、喷浆搅拌上升时间、及复搅次数等等。

搅拌配合比:水泥配置时要对相关参数有效计算,按照建筑材料的标准进行, 具体为水灰比0.45:0.50、水泥掺量12%、每米掺灰量46-25kg、高效减水剂0.5%。

二喷四搅:二喷四搅工艺在水泥搅拌桩的施工中常常被采用。第一次下钻可带浆下钻,堵管喷浆量控制在总量的1/2以下,禁止带水下钻。保证在低档操作下进行下钻和提钻,复搅需要适当提高一个档位。正常成桩时间在40min左右.喷浆压力0.4MPa。

四、结束语

地基是整个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软土地基的施工更是地基质量控制的难点,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施工质量和处理效果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路面病害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段姣娇,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2,12:150-151.

[2] 郑培颜.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管理[]].科技致富向导,2014,24:325+331.

[3] 何群.试述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钱永.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9期

猜你喜欢
软土路基公路施工技术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探究
探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要点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Olympic Venu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