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
【摘要】混凝土浇筑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十分重要的施工环节,现代建筑绝大多数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而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研究,确保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运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现代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已成为决定混凝土结构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施工设计、原料选择、拌制与现场浇筑以及混凝土养护等,具有着一定的系统性,下面将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主要的几方面内容展开探讨。
一、混凝土浇筑施工设计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设计主要是针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设计,以指导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的技术交底文件、设计图纸、工程设计方案等文件资料,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点内容、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标准等因素合理进行混凝土浇筑方案的编制,确保方案编制的科学性与完善性,方案的实际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保障其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指导作用得以充分有效发挥。
二、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拌制的主要材料,水泥的选择对于混凝土整体性能与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当前建筑材料市场中销售的水泥产品多种多样,在进行选择时除要注意水泥的质量外,还要根据施工的实际要求,对水泥的性能、品种、强度等级等进行合理的选择。目前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水泥品种可大体分为三类,包括通用型、专用型和特种型,根据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性能及强度等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可以有效的降低浇筑中水泥的用量,并能提高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2.水
混凝土原材料中所使用的水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一般能够饮用的水都可应用于混凝土拌制或养护中,但要注意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或沼泽水等则是严禁应用在混凝土施工中的。此外,由于海水对于钢筋结构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海水的应用也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3.骨料
混凝土拌制原料中的骨料一般会选用质量较好的江砂或河砂,骨料的粒径一般会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以及浇筑技术而进行选择,一般混凝土工程可选用中粗砂作为骨料,而需要泵送的情况下则要选用中砂作为骨料,含砂的比率以39%~43%为宜。
4.掺合料
一般较为常用的掺合料为粉煤灰,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的不同对于粉煤灰的掺入量往往也具有着不同的限制,通常要求粉煤灰掺入量控制在25%以下,部分工程则要求更加严格。此外,为了使混凝土达到不同的性能要求,有时还会适当掺入一些外加剂,如减水剂、增塑剂和缓凝剂等,以实现混凝土流动性、保水性、低热性等性能的改善,减少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出现,以便于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浇筑基本要求
首先要注意对混凝土从吊斗口自由倾落高度的控制,原则上应小于3米,如无法控制在3米范围内,则需要用串筒、导管或溜槽等在侧面开洞。混凝土浇筑是应注意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法,以建筑结构及钢筋配置的疏密度为依据确定混凝土浇筑的层高,通常浇筑层高设置为插入式振捣器长度的1.25倍,且最大值限制在500毫米的范围内。分层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每一层浇筑后及时进行振捣,振捣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振捣的均匀性,每次振捣时间应保持在半分钟左右,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时间,充分振捣后应确保混凝土建筑表面无气泡、且不出现明显下沉或翻浆。此外,还要注意在进行上一层混凝土的振捣操作时应将振捣器适当插入到下一层的混凝土中,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层间缝隙的出现。
2.混凝土停止浇筑的情况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如出现一下情况则需要停止浇筑,包括:(1)混凝土浇筑出现超温,且不能在1小时内恢复至规定温度范围时,需要停止浇筑。(2)施工中遇到大雨、暴雨等恶劣天气时需要停止浇筑。(3)混凝土初凝时浇筑超过允许的施工面积的情况下需要停止浇筑。
3.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控制好水的使用量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现象的出现,可以在不影响坍落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的使用量。合理选择骨料,结合施工的实际需求,进行混凝土原料配合比的科学设计,可通过反复试验确定最适合建筑工程施工的混凝土原料配合比,以保障的混凝土性能与质量。做好振捣是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应确保振捣的充分、均匀,操作规范。可通过对浇筑完成并将要初凝的混凝土进行反复的抹压或滚压来排除泌水或水平钢筋下部空隙所出现的水分,出现硬结情况时可进行二次振捣,充分保障混凝土的粘结能力与抗拉强度,保障混凝土的良好的抗裂性,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最后,要严格验收环节,做好质量的检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被忽视而埋下安全隐患。
4.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工作
首先要根据施工條件与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普通塑性混凝土的养护按规定应该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内进行,养护方法主要是洒水养护。但对于低塑性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要求则更为严格,按规定需要在浇筑完成后即进行喷雾养护,此后还应尽早进行洒水养护。一般规定混凝土的养护应至少连续进行两周,期间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标准。
其次在浇筑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做好养护工作,如浇筑早期应安排专人负责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度,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预期强度要求。而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要根据外界温度及气候条件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夏季高温时应增加养护时间,并随时观察混凝土表面变化情况,避免混凝土水分过度蒸发或内外温差过大所导致的裂缝出现。冬季应注意做好保温措施,避免冻裂或温差过大所造成的裂缝出现。
总结: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而言十分重要,本文仅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实际上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还包括很多方面,并且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并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雪伟.不等强混凝土浇筑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