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
【摘要】本课题以大学生意识形态的现状为切入点,总结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原因,探索出加强党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途径,为党进一步牢牢把握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导权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071-01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一向是党在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成败。
一、当前大学生意识形工作面临挑战及原因分析
1.当前大学生在政治人生观方面意识日趋淡化,理想信念淡化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种现实问题特别是与大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住房、就业日益成为他们当前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些压力,大学生很难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转而更加关注世俗问题,在个人追求上更加注重个人眼前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不愿意或者是较少关注社会理想与长远理想。
2.当前大学生在意识形态认同上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发展态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本土的、外来的社会思潮应运而生,对包括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其他各种社会思潮虽然无原则性,但却以其具有的新奇性暂时性和表面性以及与现实联结并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特点。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广泛,而许多教师更为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興趣的问题关注不足。一方面,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课的认同的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另一方面,在个别学科科学领域中,部分教师无视我国的国情、社情,总是不加分析地运用西方的学术观点批判当下的中国实际,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在相互冲击与碰撞,高校作为教育基地,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之地,青年学生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影响更为激烈,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掌握,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全球化过程中呈现的多元思想。然而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学生容易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加强党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认识,转变工作理念
面对现状,高校领导和教师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政治辨识力,增强青年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抵制力,确保青年学生在政治态度、基本立场、战略全局等方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
(二)建强队伍,加强工作领导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努力形成思想教育的合力作用。思政教师、辅导员、党团工作人员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就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而言,他们必须要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这两个方面下足功夫,这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前提下才有保证。而对于辅导员与班主任来说,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最了解,因而对学生的影响也最直接,这就要求他们应该具备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专业知识。
(三)巩固阵地,占领工作制高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世界的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态势,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用,建立博客、微博客、微信、QQ群等即时互动平台,构建高效、互动、个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将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对现实热点问题与网络热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引导,从关系国家安危和巩固阵地的高度来提升思政工作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
(四)深化研究,构筑工作空间
高校在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努力提升思想政治课地位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以形势政策、爱国主义等主旋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以知识讲座、辩论赛、讲演赛、各种征文比赛、学术讲座等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宣讲活动;以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宿舍、班级、党团社团等为活动单位的系列文化活动;如此等等,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能产生多维的学校教育环境,产生更加深刻、更加持久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王永贵,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