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5-10-21 17:03邹爱林刘益帆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解构区域改革

邹爱林 刘益帆

新课改以来,全国范围内都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然而在改革中出现了很多的难题,特别是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来说,根本就没有针对性。为此通过分析区域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说明了区域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非常重大的教学意义。

一、我国小学数学改革中推进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

1.办人民满意教育迫切需要。教育乃是国之根本,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准是质量的提升和提升公平度。质量提升,即要以深入和全面改革作为依托,提升公平度则是指能够保证义务教育和其余的各类教育平衡协调发展,不过这些发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带有区域性,因此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笔者深知学校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教师整体素质是实现教育优质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然而追根溯源,实质上就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取决于改革的不断深化。究全国而言,想要达成一种均衡发展,由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教育状况很难达到均衡,所以这时就应当以区域性为主,在整个县或区内,进行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教学改革,这是大势所趋。

二、我校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改革中取得进展

(1)第一阶段——析模定向。通过对我校的数学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得知,每堂课都是一种非常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在整个课堂中,除了记公式就是背口诀,要么就是超出负荷的习题,并没有真正地让小学数学课上的有趣味性,特别是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皱着眉头在听每一堂数学课,因此在第一阶段的考察中,我们就将模式从单一的传授,转化成“研究——建构”的模式,也就是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发挥出来。系统地来说,是将课堂教学中各要素的构成加以改善,将教师的嘴巴到学生的耳朵进行直接关联的现象打破,真正让小学数学科变得生动有趣。

(2)第二阶段——“借模解构”模式稳步推进,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借模解构”这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实行教学模式的革新,首先提出异议的就是小学数学教师,如果不能将他们的改革自觉性唤醒,就无法延续改革。就此我们对几种非常典型的质疑进行整理,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的问题回答,逐渐让教师有了新的认识,而“借模解构”这一推进小学数学改革的方案顺利实施,并且逐步地延伸到其他的学科當中,经过两年的努力,将“解模解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逐渐扩大到历下区的小学当中。

(3)第三阶段——解除传统模型之后的超越。通过第二阶段推行解模后,小学数学教育也进入了创新阶段,第一是将模型创新的研究方向确定:继续进行解模,达到彻底清除旧观念、架构、活动程序的目的;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明确新课改的教学模式的核心。主要是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开展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不断交流和讨论中,将那些枯燥的数字变成富有情趣的文字游戏,真正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2.改革后留下的思考

通过三个阶段的分析得知,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在很大层面来说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理念的改变。所以不但是针对小学数学教育,而是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都应当将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使教师在做好本职的教授工作的同时,不断创造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针对每个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是死板硬套,而是实现真正的改革。这是区域推进教学改革的目的。(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界埠镇中心小学;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

猜你喜欢
解构区域改革
还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区域发展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