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云养
【摘要】本文从剧院的设计概念及文化、地景等不同角度出发,去认识广州大剧院,重点对概念的来源,和对文化的尊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举例说明,运用类比手法,阐述了大剧院设计的一些遗憾之处。并最后为自己提出问题,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思考。
【关键词】概念;文化;地景;参数化
一.概念缘起
1、设计构思
一度被人美誉为"圆润双砾"的这座建筑,新奇之外,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怪异"。原本扎哈想用"海珠石"的故事来打动广州市民,让市民接受这块"石头",可是后来,由于宣传的需要,"圆润双砾"这个名字也由别人来取。
扎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广州大剧院的意象是珠江流淌过的两块石头。这石头的立意便来源于"海珠石"的故事。这个说法或许是扎哈胜利的真正原因吧,包括后面由别人命名的"圆润双砾",打动了一向偏爱文学性的人们。
细细思索,在解释这块"石头"之时,扎哈似乎只是在石头的形态上做了一些功夫,即使没有"海珠石"的故事,设计的最终结果还是一样。一来,故事中的"海珠石",扎哈并没有诠释得很好,无论是海珠石的历史还是这个故事中的元素,人们都很难体验到;二来,扎哈事务所在迪拜中标的一个剧院,设计灵感竟然和广州大剧院的设计一脉相承。所以可以说,从扎哈的设计风格来看,把这个剧院的形体和空间形态与海珠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似乎有些牵强,只不过因为要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规定,搬出了这么一块石头的概念。
2、文化融入
第一,从建筑本身看,广州大剧院是一个艺术表演中心。既然是剧院,强调高雅,体现文化魅力便是它一个很重要的职能,而不仅仅是大众化,更应该是一个高端的演出场所。当你步入这个剧院时,扑面而来的却是一股浓厚的现代气息(图1),如果说"海珠石"是一种文化,而当你身入其中时,已经被这种现代气息所取代了,你不会有丝毫的机会去领略它的文化底蕴。远在欧洲的巴黎歌剧院,身临其境之时,你可以感觉到的是一种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在那里,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代的足迹,即使是你只身一人静坐于内,也是一种全身心的熏陶,更何谈配以高雅艺术的演出之时呢?近在广州的东方宾馆,其中的桃园馆,整个室内设计都以三国时代"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为主题,且不说它的设计如何,既然是想要表现一种文化,那么我想当我们坐在桃园馆时,我们可以真正去领略其故事的历史,这点来讲,它是成功的。
第二,从宏观角度说,大剧院应该承担三种功能:1、舞台艺术演出。2、藏品功能,即保藏剧院的艺术历史和当地的民族艺术历史。3、研究功能,即研究当地文化和舞台艺术的关系,传播有益于当地百姓和地方文化的舞台艺术。事实上,后两种功能在剧院中体现得少之又少,至少在国内的大剧院中,承担起后两者功能的确实很少。而在安徽省安庆市,政府曾经也想投资建一座大剧院,但是调研之后认为,无论是财力还是观众人数, 要建设规模大、设备一流、 功能齐全的大剧院是不适合当地文化需求的。 考虑到安庆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之一, 于是决定建设一个专门的黄梅戏剧场, 从戏曲演出的角度出发控制其规模、 设施, 这不仅节约了成本, 而且大大提高了剧院的使用效率, 也为地方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舞台。通过这个例子看得出,一个剧院想要承担后两者的功能并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大剧院生存的根基,更在于地方政府对本地文化的研究、 引导和推动。那么再回头看看广州大剧院,不禁为其伤感,它到底是一种奢华,甚至是一种炫耀!或许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是它的巨额打造吧!
3、立面材料
一个建筑不应该失去它原有的味道--采光也好,通风也好,或者是形式上的虚与实,倘若真是憋在一块石头里面是多么令人难受。由此,在功能需求的条件下,我更加觉得,海珠石的概念,在贯穿整个设计和施工这个过程中体现得越来越不明显。这里,我也想在形式的处理上说明这个问题:
在表皮材料的運用上,为了更好体现石头的设计理念,采用了石头(最后确定是花岗石)。这点我是赞同的,问题是,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体现出石块的冲刷感(概念中的其中一点),或者是流动感呢?如此难度,只能迫使设计者们调整方案,用连续的折面来塑造弧面,到后来改为了现在类似水晶体的模样,花岗石与玻璃的外观。其结果也令人些许失望,花岗石贴在表面,由于面的变化非常复杂,只能通过花岗石的形状大小变化来适应面的变化,这样一来,就显得有些乱了(图2)。玻璃骨架的处理,也没能跟得上"流动"的步伐,"转折"处显得很尴尬。
二、适应环境
1、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扎哈的设计有她的独到之处,剧院室内空间的流动感给人以舒畅,再饰以白色,更加能够表现出一体化的设计。然而作为一个高端的演出场所,适应一个地方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提到的环境包括扎哈理解的"地景"和文化环境。
可是扎哈从不相信和谐,从不以谦逊和被动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她认为,地形是个宏大的地景概念,过于局限和易变的小环境在这个概念中没有地位,她似乎想征服世界上的建筑,让所有建筑都来适应他的建筑!
说到这,我不得不佩服扎哈的勇气,可每每伫立于珠江新城之时,都会被其极不和谐的存在所困扰,我想,对于"地景",不同地域应该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吧。
2、室内外空间的流动
适应周围,不仅仅是建筑整体的适应,更应该是内外空间的渗透。扎哈对这点是非常注重的,从裴诺科学中心看得出,整个建筑,内部的景观和室外的景观出现了渗透和融合。在这大剧院里,我对这点却是毫无感觉的,珠江新城的景观几乎被拒之门外。于是,对于她"蔑视"广州作为一种地景的存在也感到一些遗憾!
三、结束语
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实践者,我对它的造型也是颇感兴趣的。依赖于参数化设计,我更担心的是,本身是一种设计,在普遍运用一种技术手段的背景下,数年之后,设计师会被取代吗?剧院的造型,它的每一个弧面的变化,以及整体形状的确定都是通过这种修改参数的方式得出来,作为一种设计,设计师参与其中的角色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大剧院中表达出来的这种设计模式,对未来设计师来说,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挑战呢?
当再次伫立于剧院面前时,已是夜晚,夜色很好,可总是有股陌生的味道。不禁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去设计的话,它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
参考文献:
[1]贾玲利.解构哈迪德--浅析解构主义及哈迪德作品[J].四川建筑,2005,25(5):32--34
[3]冯江,徐好好.扎哈·哈迪德:从图上到地上[J].新建筑,2006(5):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