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洲河特大桥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2015-10-21 17:10李建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挂篮预应力混凝土

李建成

摘要: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在连续梁、T型刚构、连续刚构及斜拉桥混凝土梁段施工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说明了悬臂挂篮技术施工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详细阐述了桥梁悬臂挂篮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挂篮;悬臂浇筑;预应力;合拢段;混凝土

一、悬臂挂篮技术施工的工作原理

悬臂浇筑法是指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水泥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挂篮是指用悬臂浇筑法浇筑斜拉、T构、连续梁等水泥混凝土梁时,用于承受施工荷载及梁体自重,能逐段向前移动经特殊设计的主要工艺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有承重系统、提升系统、锚固系统、行走系统、模板与支架系统。

挂篮悬臂灌注施工是将梁体分成2~5m不等的节段,以挂篮为施工平台进行悬臂对称施工。挂篮是一个能沿梁顶滑动或滚动的活动模板支撑体系,其锚固在已施工好的前端梁段上,在挂篮上进行下一梁段的钢筋、预应力管道的安设、混凝土的浇注及预应力张拉、压浆等作业。完成一个梁段后即可将挂篮前移进行下一个梁段的作业,如此循环直至悬臂灌注完成。

二、工程概况

官洲河特大桥桥梁孔跨布置为5×40+(98+180+98)+4×42.2755+6×30米,跨越官洲河(小洲)水道主桥采用(98+180+98)米现浇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梁体为单箱单室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主桥半幅桥主墩采用双薄壁矩形实体墩、墩梁固结体系,桥墩高度为21.5米,墩厚1.8米,墩宽8.5米;边墩采用双柱式桥墩,墩径为φ2.2米。半幅桥主墩基础为承台群桩基础,承台平面尺寸15.4(横)×14.4(纵)米,厚5米;每个承台基础采用9根φ2.5米嵌岩柱桩。边墩每柱下采用2根φ2.0米嵌岩柱桩。

三、官洲河特大桥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一)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搭设施工支架→临时支座施工、永久支座安装→安装底模、侧模→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及安装波纹管→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及安装波纹管→各部位检查测量→梁段砼灌注→混凝土养生→临时固结。

(二)挂篮设计方案

悬灌施工采用8个三角主梁垂直式挂篮,该挂篮是液压驱动,整体前行,主梁模板一次走行到位,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并有成功的使用经验。单个挂篮自重700kN,设计承载2600KN(包括施工、机具荷载)。四个主墩上各安设一套挂篮,四T构同步施工。

(三)挂篮拼装及试验

0#段现浇完成后,进行挂篮拼装和试验工作。

挂篮拼装:挂篮拼装时,由于起吊重量较小,采用摇头扒杆吊装构件,工序如下:将轨道梁安装在预定的位置,并调整固定好;吊装主梁,安装反扣轮和走行轮,作主梁锚固;拼装主梁的立柱桁架,安装主梁斜拉带,根据主梁预拱度张紧斜拉带;吊装后横梁、前横梁和走行桁架,使主梁构成一个稳定体系;安装前吊带;拼装底模,前托梁、后托梁和纵梁及模板组成一个底模系整体后,由两台10T卷扬机分别吊起前、后托梁的两端,一次起吊到位,前吊带与前托梁连接,后托梁则锚固在箱梁底板上(底锚);外侧模前移,0#段在脱模后,利用挂篮主梁上前后中三根主梁吊起外侧模,用导链逐步将其移至1#段就位;安装内模及其滑梁。调整模板,整个挂篮安装完毕。

挂篮静载试验方法:挂篮静载试验采用底模加挂水箱逐级加载方法,墩顶两侧对称进行。选择多个受力点,用钢丝绳滑轮机构进行受力分配,总荷载为最大节段重量的1.35倍。首次加载50%,第二次加载至75%,最后加载至100%。每一级加载后持荷20分钟,并对挂篮全面检查,作好记录,情况正常后,再进行下级的加载。加载方式是水泵抽水进入水箱。试验人员分工负责,统一协调,遇有紧急情况,保证水箱及时放水,挂篮卸载。试验目的是检测挂篮的应力和变形,并消除挂篮非弹性变形,同时为1#段立模高程提供依据。试验时用应变仪测量应力,用水平仪观测变形,其结果符合挂篮设计要求后方为合格。

(四)挂篮走行

(1)采用千斤顶放松斜拉带,用倒链滑车将前托梁和外侧模固定在已浇梁体上,拆下斜拉带。

(2)拆开内外滑梁的后吊杆,放松主梁的其他约束,以压轮器更换压紧器。

(3)采用倒链滑车将主梁系统连同滑梁滑移到要浇筑梁段的设计位置,并锚固主梁系统于已浇梁体,连接内外滑梁于后横梁上。

(4)放松底篮及侧模在梁体上的约束,将底篮及侧模落在外滑梁上,再解开其约束,通过外滑梁,利用倒链滑车将其牵移到要浇筑梁段的设计位置。

(5)安装斜拉带及下后锚带,调整模板,限位锚固,绑扎底、腹板钢筋等。

(五)悬浇施工

1、浇筑

在对挂篮施工之前,需要对0#段、1#段进行浇筑以及张拉工作,为了有效避免其在桥梁中进行大规模的作业,需要对其起吊运输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与此同时,应该铺设一定的轨道,并且将挂篮重新进行组装。与此同时,其在进行挂篮的拼装以及固定之后,需要其对前后端和外模两边的操作平台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对于不同荷载力条件下的挂篮变形量进行分析。

当模板就位后,首先使用底模支撑起吊篮底部的横梁以及纵梁,因为任何一个梁段都需要不断对高度进行调整,所以不需要在内模和框架之间形成整体,而应该以箱梁的截面的具体情况,同时将最后的浇筑方法确定好,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顶板的中部而预留孔隙,确保混凝土的位置进入到箱梁中,帮助其底模部分均匀分布。其在箱梁比较高的情况下,对混凝土的传输需要使用减速漏斗来实现。在进行二次浇筑之时,一般需要视底模板、侧模板和钢筋的具体完成情况而进行。

2、张拉

当砼试件强度达到80%(48MPa)以后,拆除端模和外侧模进行预应力体系拉。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0%δ→103%δ→持荷5min→100%δ→锚固。张拉过程中采用双控原则进行控制,确保应力和伸长量满足设计要求,张拉完后清洗管道再进行压浆,严格控制好灰浆各项技术指标,确保压浆压力并稳压5min,采用木塞将两端压浆孔塞住。

(六)合拢段施工

合拢段是连续刚构施工的关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确保合拢口中线和高程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合拢段施工程序:完成T构各悬浇段→一侧挂篮前移,锚固在对面T构上→调整挂篮模板中线、标高→按设计要求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设预应力管道、竖向预应力筋→安装内侧腹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安装横、纵向预应力筋管道→安装合拢口支撑→按设计要求张拉临时预应力束对箱梁进行锁定→完成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张拉上下预应力束→张拉其余预应力束→拆除挂篮。

合拢段选择在当天温度最低时等强焊接合拢口支撑、张拉临时预应力束对箱梁进行锁定,并且2h之内完成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同时边浇筑边将压重逐渐解除,每级卸载不超过5t,压重选择水箱,使合拢段在不变荷载下完成混凝土浇筑。

结语

综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以及结构简单等优势,促进施工效率的不断提高。而且施工单位还需注重挂篮的设计与安装,根据自身施工情况,从控制结构挠度、预应力拉张与压浆、内力控制以及混凝土施工过程等促进其应用效果的提高,进而使桥梁建设具有可供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程勇.浅析单侧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6)

[2]宋普河. 关于桥梁施工中懸臂挂篮技术的研究[J]. 四川建材. 2013(04)

猜你喜欢
挂篮预应力混凝土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质量控制
桥梁预应力损失成因探究
两种预应力主动加固桥梁技术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基于MIDAS的连续梁三主桁挂篮设计及仿真模拟分析
基于MIDAS的连续梁三主桁挂篮设计及仿真模拟分析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