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科
摘要:水泥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有效提高路基承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经济、施工方便等优点。本文对其工艺进行介绍,并以实际工程为例探讨了其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软土路基;预拌
一、水泥搅拌桩工艺
深层水泥搅拌法即是这样一种原位加固方法。深层水泥搅拌法是通过各种深层搅拌机沿深度方向将软土与固化剂(水泥浆或水泥粉、石灰粉、粉煤灰,外加一定量的掺合剂)就地进行强制搅拌,使土体与固化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加固体,沿深度方向形成的该加固体称为深层搅拌桩。深层搅拌桩与天然地基组成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较,深层搅拌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无公害、成本低等特点。这种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声、无地面隆起,不排污、不污染环境,对相邻建筑物不产生有害影响,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水泥搅拌桩具有能有效减少总沉降量、能承受较大的加荷速率、抗侧向变形能力强、可大大缩短施工期等优点,目前在铁路建设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施工中常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水泥用量难控制;均匀性差、强度低;沉降得不到有效减少,达不到设计意图,甚至还有沉降量反而增大等,影响了加固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何种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加固效果,成了需要克服的难题。
二、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路基技术应用
(一)工程概况
DK577+492~DK577+832段路基总长340m,本段属侵蚀构造低中山区,枝状沟谷发育,地形起伏较大。斜坡上基岩多裸露、覆土较薄,坡面上多杂草、灌木,坡麓及缓坡处覆土相对较厚,多辟为旱地、水田,种植以玉米、稻谷为主的农作物。本段路堤基底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桩径0.5m,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2m,桩长4.5m~12m。在DK577+642涵洞两侧各10米范围内的桩间距由1.2m变为1.1m。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桩顶铺设0.6m厚加筋碎石垫层,加筋为两层双向土工格栅(80KN/m)。
(二)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1、场地平整
现场及时平整,清除地面一切障碍物。场地低洼时应抽水和清淤,分层夯实回填粘性土料。场地平整标高宜比设计确定的基底标高再高出0.3~0.5m,以保证灌桩时桩顶高出设计标高0.3~0.5m,从而确保桩头的施工质量。场地清理完成后对场地标高进行核查,与设计图纸进行比较,确保处理施工桩长能够达到设计处理深度。对施工放样桩位、数量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准确性,采用明显标志物做出施工桩位标识。
2、组装架立搅拌桩机
检查主机各部的连接,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喷浆系统各部分安装试调情况及浆罐、管路的密封连接情况是否正常,做好必要的调整和紧固工作,排除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操作。
3、钻机就位
应用钻机塔身前后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机垂直对准桩位中心,钻孔控制采用在钻架上挂垂球的方法测量该孔的垂直度,也可采用钻机自带垂直度调整器控制钻杆垂直度,钻杆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每根桩施工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为了保证成桩直径,采用0.5m直径钻头钻孔。满足要求后,方可开钻。
4、拌制固化劑浆液
深层搅拌机搅拌下沉的同时,后台开始根据掺入比及水灰比等拌制固化剂浆液,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均匀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
5、预拌下沉钻进
每根桩施工前应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开钻,记录好桩位偏差和垂直度。桩机就位放松搅拌桩机吊索,使搅拌桩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位置时,停止钻进。
6、喷浆搅拌
水泥浆水泥及外参剂用量按设计标准执行,水灰比0.45~0.5。施工中加水可使用定量容器进行用水量控制。预拌下沉钻进到桩底标高后,提升钻头喷浆搅拌至离地面30cm。重复下沉喷浆搅拌、提升喷浆搅拌数次直至喷完所需水泥浆。喷浆过程中,灰浆搅拌机不断搅拌水泥浆,防止其离析,并记录喷浆量,离地面30cm时,停止喷浆。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密实。
7、检验成桩
在制桩结束后,在达到要求的龄期后开挖,为了避免损伤桩头严禁使用重锤或重型机械清理桩头,应该选择轻便的工具,如小锤、短钎等。成桩应该具有群桩桩顶平齐,间距均匀;桩体圆匀,无缩颈和回陷等的特点。检验水泥搅拌桩成桩的完整性、桩的施工长度以及桩土搅拌均匀程度的方法为钻孔取芯,时间为成桩28天后。应该在偏离桩中心的位置钻芯,将芯样均匀搅拌,凝体凝聚,颜色均匀,不得存在水泥浆聚集的“结核”。由指定取出芯样的部位,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用等强度的水泥砂浆回灌取出桩芯后的空洞,并且回灌密实。
(三)水泥搅拌桩质量的控制
1、制浆质量的控制
对于浆液的质量控制是很严格的,一定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比例进行拌制,拌制好的浆液不能够静止停放,应该进行不停的搅拌操作,以保证浆液的均匀。在浆液的停置时间上不宜过长也不可以有离析的现象,如果是超过两个小时以上的话,那么在使用的时候就要对标号进行降低;在将浆液倾倒在集料的过程中,要进行过滤程序,以此来避免浆液内出现结块的现象,导致泵体的损坏。
在对浆液进行输送前,一定要保证输送管路潮湿,这样的话,才可以进行顺畅的输送。在对浆液进行泵送的过程中,泵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很强的稳定性,以此来保证供浆的连续性,并且拌合的时候一定要均匀。如果在泵送的过程中,遇到浆液中有硬块堵住了管道,那么立即停止工作,将管道进行拆卸清洗,干净之后再进行工作。
2、确保桩位措施
严格按照图纸定出搅拌桩的内外边线,并将内外线引到施工桩位两侧地面钉桩固定,并经常反复校正。搅拌桩的内外边线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搅拌桩施工。施工前,于沟槽施工范围内按设计桩间距插一根小木桩,按设计图布置好孔位,并于沟槽边拉一根带刻度的测绳,为桩机移位定孔复核。桩机移位,间距尺寸,需专人复测孔位,确保桩间搭接按设计要求,不得多移。
3、保证桩顶标高、桩底标高措施
桩顶标高: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采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机台木即可,推算出机台木距桩顶的距离,即可控制桩顶标高。
桩底标高控制:量出搅拌机搅拌轴长度,桩长加上桩顶距机台木顶面的距离,用红漆在搅拌轴上作好标志,再次施工控制好搅拌轴段的长度,即可控制桩长与桩底标高;施工时经常复测机台木顶面标高,若有变化,随时调整。
在施工中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反映,以利施工正常进行。
4、使加固土体强度均匀保证措施
压浆阶段时不允许发生断浆和输浆管道堵塞现象。若发生断桩,则在向下钻进50cm再喷降提升。相邻桩的施工间隔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否则喷浆时要适当多喷一些水泥浆,以保证桩间搭接强度。如超过24小时,则在第二根桩施工时增加注浆量20%,同时减慢提升速度。如因相隔时间太长致使第二根桩无法搭接,则在设计认可下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预搅时,软土应安全搅拌切碎,以利于与水泥浆的均匀搅拌。水泥浆要严格按设计水灰比进行配料,水泥浆拌好后,在倒入集料斗之前,要用筛网清除水泥中的结块和杂物,为使水泥浆不发生离析,只能在压浆前倒入集料斗中。
参考文献
[1]陈要新,马驰.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路基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0期.
[2]徐鹏飞.浅谈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路基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