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娟
摘 要: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组织,既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文章从政府政策支持、信贷市场空间、国际经验借鉴等方面分析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并从后续发展资金、经营管理规范、政府政策完善程度等方面分析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促进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129-02
截止2014年3月,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已有近500家,注册资金接近400亿元人民币,6年来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放贷1 300亿元,客户涉及16万多家,不论是在公司数量、资金总额,还是贷款余额,均居全国前列。但在我省小额贷款公司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
1 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1.1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从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试点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进行支持。这些政策规范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制度,明确了其经营范围,避免一些非法经营和恶性竞争。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在政策的引导下快速发展,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省政府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到先进地区进行调研,积极完善各项地方政策法规,切实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信贷市场的广阔空间
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商业银行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求。对于一些商业银行而言,“三农”和小微企业并不是他们的放款对象,而小额贷款公司恰好以其小额、短期、分散和灵活迅速的特点填补了金融领域的这一空白。首先,小微企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大都存在着因融资难而阻碍项目发展的困境,而这正是小额贷款公司服务的对象,给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提供了发展空间。其次,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化的资金需求在不断扩大,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體系在农村发展不够成熟,贷款供需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这也为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1.3 先进国家的丰富经验
全球小额信贷业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积累了很多经验。
①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保持适度的竞争,小额贷款公司需要竞争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机制。
②小额贷款公司应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利率水平。各国经验证明,带有补贴性质的低利率往往伴有高违约率,而高利率下信贷资产质量较高,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有必要实行市场化利率。
③改善其服务水平,尤其是非金融服务。国际经验表明,当选择社会弱势群体为贷款对象,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非金融服务时,会在潜意识里灌输金融意识,这样会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潜在客户。
2 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后续发展资金不足
后续资金不足是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小额贷款公司在“只贷不存”政策制约下,资金来源渠道只有股东投入、接受捐赠和不超过两个商业银行贷款。
①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仍处于试点阶段,政策法规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规定不够明确,政策限制又多,不能享受金融企业税收等政策优惠,这将直接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业绩。
②虽然政策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融资,但事实上存在很大困难。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经营风险较高,银行一般不会对其放贷。即便能够取得银行融资,也不能享受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较高的融资成本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风险。
2.2 经营管理规范性差
①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管理水平不高。小额贷款公司大多聘请银行或信用社退休人员担任高管,他们的知识比较陈旧,难以适应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普通员工大多没有从事金融工作的经历,缺乏小额贷款专业技能,忽略对贷款风险的考虑。
②制度不够完善,运作缺乏规范。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缺乏明确的内部制度,即使存在内部制度,也形同虚设。
③风险防范能力较差,防控措施不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没有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一旦贷款无法收回或大股东主业发生危机,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倒闭。
④治理结构欠佳,不能实现岗位的相互监督。
2.3 地下金融挤占市场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后续发展资金不足,难以满足客户贷款需求,因此,产生各种扭曲的民间借贷和地下钱庄。这种状况严重的扰乱了当地的资本市场。据研究调查,仅一个中等规模的石家庄县域就存在大约4~10亿元的民间金融市场,这无疑和小额贷款公司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由于个体农户和微小企业资本实力较差,缺少必要的抵押资产,因此更倾向于地下融资。小额贷款公司相对严格的贷款条件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2.4 缺乏相关法律规范
目前小额信贷公司的法律地位还不清晰,相关监督管理、税收体制等相关方面的法律规范还未出台,这将造成一些公司经营缺乏长期发展目标,短视经营意识的存在阻碍公司的发展。例如,小额贷款公司一般被认为是非金融机构,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规定又超越于《公司法》。因此,必须在法律加以完善,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2.5 偏离政策导向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政策目标是“小额、分散,服务三农”,该政策目标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小额贷款公司在选择放款对象时更多的会考虑收益和风险,而不会考虑政策制度的导向,激励措施的缺乏和税负较重还会使这种矛盾不断加深,最终致使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偏离政府的政策导向。由于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风险反而很大,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的意识并不高。另外,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的产业有一定的集中性,导致贷款对象会集中在某一行业,无法做到“小额、分散”,集中度的提高将会导致经营风险的加大。
3 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建议
3.1 扩大资金来源,拓展业务范围
小额贷款公司首先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鼓励民间闲置资本向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具体可以在政策上给予税收优惠,风险上安排专业人员指导,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②放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限制。增加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商业银行数量和融资限额,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更多优惠贷款;允许小额贷款公司之间进行同业拆借,或者以股东借款为主的大额定向借款等。
③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比较单一,应该适当的扩大经营范围。
3.2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
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尚属于新兴企业,存在由于其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
①要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每一位新进员工必须进行入职培训,使他们熟悉行业规范和公司规章制度,掌握业务基本知识和流程。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了解最新的管理理念和风险控制。
②从内部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深入的研究贷款业务和其他新型业务的风险,建立防范机制。
③小额贷款公司要从外部建立完善客户的信用评价制度,通过给予信用等级高的客户更高的贷款额度等奖惩措施,降低信用风险。
3.3 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诚信环境
首先应该出台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政策。
①减轻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负担。比如按照国家的惠农政策给予小额贷款公司税收优惠,减半征收其营业税和所得税。
②积极开展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争取财政补贴或贷款优惠等政策扶持措施。
其次,要加强监管,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经营的考察,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清除地下钱庄的非法经营,正确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着手建立所在地区的信用体系,包括贷款的中小企业、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等,使小额贷款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信息数据共享。
再次,需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实现职责分明,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要不断完善担保和保险机制,发展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
3.4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细化运营准则
小额贷款公司本质属于金融类机构,而政府为了规避风险将其划入一般公司类别,在没有完善的法律条例出台前,对小额贷款进行诸多限制,阻碍其发展。因此必须确认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尽快确认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性质,参照商业银行的法律法规,细化准入制度、完善运营法规和风险管理机制,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5 引导其实现“小额、分散,服务三农”的目标
政府设立小额贷款的目标是“小额、分散、服务三农”,而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表现出小额不小、集中投放、远离三农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引导。要做出明确规定,如每笔贷款金融的最高限额等。其次,减轻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给予小额贷款公司农业贷款优惠或财政补贴,调节其对于三农的放贷导向,同时严控风险,使小额贷款公司和农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则祥.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论,2011,(4).
[2] 方建武.宏观经济环境视角下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11,(9).
[3] 邢早忠.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9,(11).
[4] 蔡伟.关于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金融纵横, 2009,(7).
[5] 高晓燕.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运营再探讨[J].现代财经,2011,(3).
[6] 李东卫.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发展,2012,(4).
[7] 董鹏,张晓等.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发展,2012,(8).
[8] 胡秋灵.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8).
[9] 苏浩宇.新形势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再思考[J].西南金融,2012,(1).
[10] 金珍珍.论小额贷款公司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商贸工業,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