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在内疚状态下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

2015-10-21 10:12:33靳丹丹
2015年37期
关键词:眼动仪

靳丹丹

摘 要:研究表明,在情绪启动的条件下个体会对特定的负性信息如威胁性的词语产生注意偏向,本研究旨在探讨内疚情绪作为一种负性情绪体验,是否也会对个体的注意偏向产生影响。本实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使用眼动仪技术明确个体在内疚情绪状态下是否对情绪面孔产生注意偏向。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个体对负性情绪的反应正确率大于对中性情绪反应的正确率;(2)有无内疚情绪状态下都会出现注意偏向,但是无内疚个体主要表现在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指标上,内疚个体主要体现在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

关键词:内疚情绪;注意偏向;负性情绪面孔;眼动仪

1.前言

心理学中,对注意偏向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很多研究都证明,产生负性情绪和处在消极的自我图示状态下的被试会产生一定的注意偏向。例如高焦虑个体,倾向于注意危险性信息 ;Ernst 的研究中表明,抑郁特质个体在线索—靶子范式中对负性刺激注意的注意时间过长,属于注意解除困难,这种注意解除困难导致了抑郁个体出现注意偏向 。又如,高特质愤怒个体对负性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罗亚莉,张大均,2005);不同羞怯水平的被试对负性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祁冬燕,2011),等等。这些研究表明,在注意偏向的研究对象上,多为有情绪障碍特质的被试,如焦虑症、恐怖症、抑郁症等,或者是具有明顯负性情绪的被试,如攻击,愤怒,羞怯等,对引起内疚情绪的被试的注意偏向的研究基本没有。霍夫曼认为内疚情绪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个人的道德准则,而产生良心上反省,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霍夫曼,2003)。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引起被试状态性的内疚情绪时,其对负性面孔的注意特点。

对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主要以反应时为基础,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将眼动技术引入到注意偏向的研究中,如Rohner(2002)采用眼动技术对特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时间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特质焦虑者在呈现时间较短时对生气面孔存在注意偏向,在呈现时间较长时(1500ms),高特质焦虑者则会回避生气面孔。注意偏向属于视觉搜索的范畴,通过记录和分析眼动的时间,轨迹以及眼动的位置等指标,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的知道视野中哪些区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注意在这些区域维持的时间的长短等(李海玲,2012)。为此,本实验试图通过眼动技术考察内疚情绪状态下被试对情绪面孔和情绪词的注意偏向,以进一步揭示其中的认知机制。

2.研究方法

2.1被试。有效被试为41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实验组21人,平均年龄是22.1岁;控制组20人,平均年龄是21岁。所有被试视力矫正正常,无色盲色弱。

2.2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内疚情绪诱发材料。根据周晓琳关于内疚的引发的材料,自编了一个诱发内疚情绪的活动。活动结束后问被试三个问题:

( 1) 看到这个比赛结果,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 2) 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心情?( 3) 作为报酬本次实验将会给你100元,你愿意将其中的多少钱补偿给刚才的小组成员?

有关内疚的研究一致认为,内疚是一种伴有补偿行为的负性情绪,所以当事后被试愿意做出一定的金钱补偿时,就认为情景材料引发内疚情绪是有效的。

2.2.2面孔刺激材料。实验中所用到的情绪面孔均选自中国表情图片,选取其中的中性面孔56张和悲伤表情110张。在进行实验之前,邀请5名心理学研究生对图片性质进行1-7级评定,最终选出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面孔各16张,配成了16对图片对。

2.2.3实验仪器。本研究采用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的Eye link 2000眼动仪,由显示机、主机和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显示机连接着键盘和眼动仪主机,被试的眼动情况实时地被眼球前方的红外线摄像镜头摄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两台计算机通过通讯COM端口实现信息共享,自动记录眼动的数据。最后,运用Date viewer软件导出和提取眼动数据。

2.3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2(有无内疚情绪:有、无)×2(面孔:中性和负性)的2因素混合设计。其中有无内疚情绪为组间变量,面孔类型为组内变量。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对刺激划分兴趣区。因变量为被试的正确率及各项具体的眼动指标(总注视点次数、总注视时间、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

2.4实验程序。实验过程分为校正阶段、练习阶段和正式试验阶段。正式实验阶段有16个trials随机呈现。学习阶段屏幕上呈现相继16对情绪面孔图片,被试认真记忆之后按空格键进入测试阶段,测试时屏幕中央会出现一张面孔图片,要求被试对此做出判断,是否刚刚出现过,并通过按键做出反应。眼动仪会自动记录被试的正确率以及识别图片时的眼动数据。

2.5 兴趣区划分。兴趣区是指被试对刺激的注视区域。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以对刺激做出不同的区域划分。本研究的兴趣区是提取阶段的整张人脸,有两种类型:中性和负性。

2.6数据处理。SPSS17.0对反应时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实验结果

3.1情绪诱发是否成功。根据内疚的定义,内疚一种痛苦的、自责的情绪,并有一定的补偿行为。根据周晓林的研究,被试有补偿行为就是激活了相关内疚的脑区,就是引起的内疚的情绪。当被试自愿参与我们的活动并失败后,主试询问被试:参与活动会有一定的劳务费,你愿意分一些给和你一起参赛的选手吗?为什么?有效的诱发内疚情绪的应该是愿意已补偿的形式分给和自己一起参赛的选手,并且询问愿意补偿的原因是什么。

3.2 正确率指标统计结果。对情绪组在两种情绪面孔上的反应的正确率进行2×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面孔类型的主效应显著(p=0.000<0.01),情绪的主效应和情绪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对图片类型进行成对比较,结果表明,中性面孔和负性面孔的正确率差异显著。(p=0.000<0.05),即被试对中性面孔的反应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对负性面孔的反应的正确率。

3.3情绪组和图片类型的眼动数据分析

3.3.1不同情绪状态下对面孔的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对情绪组在两种情绪面孔上的反应的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进行2×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3和3-4所示,面孔类型的主效应和情绪的主效应不显著(p=0.428>0.05,p=0.318>0.05),情绪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均有边缘显著差异(p=0.066)。

对情绪和图片类型进行的交互作用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表明,控制组在图片类型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即在控制组中,被试对中性面孔的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明显常与对负性面孔的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分别为290.404和270.053)。

3.3.2不同情绪状态下对面孔类型的总注视时间。对情绪组在两种情绪面孔上的反应的总注视时间进行2×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面孔类型的主效应显著(p=0.001<0.01)。但情绪的主效应和情绪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分别为(p=0.986,p=0.274)。

对图片类型进行成对比较,结果显示,中性面孔和负性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差异显著。(p=0.001<0.05),即被试对中性面孔的总注视时间明显大于对负性面孔总注视时间(分别为1436.105和1195.980)。

对总注视时间的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组中,被试注视中性图片的总时间显著大于注视负性图片的总时间(分别为1469.104和1158.672,p=0.001<0.01)。

3.3.3不同情绪状态下对面孔类型的总注视次数。对情绪组在两种情绪面孔上的反应的总注视次数进行2×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面孔类型的主效应显著(p=0.001<0.01),情绪的主效应不显著(p=0.921),情绪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均程边缘显著(p=0.075)。

对图片类型进行成对比较,结果表明,中性面孔和负性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差异显著。(p=0.001<0.05),即被试对中性面孔的总注视次数明显大于对负性面孔总注视次数(分别为5.0和4.22)。

对总注视次数的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图片类型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01<0.01),在实验组中,被试注视中性图片的总次数显著大于注视负性图片的总次数(分别为4.993和4.219,p=0.001<0.01)。

4.讨论

4.1在反应的正确率指标上,图片类型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显示,在正确率指标上,图片类型具有主效应,情绪的主效应和情绪与图片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也就是说,被试对负性面孔的反应正确率要显著高于对中性面孔的反应的正确率。对于这个指标的解释,希望能从编码阶段的眼动指标中找出依据。推测原因是因为被试在编码阶段对负性面孔的加工会比较深,或者注意比较警觉,所以在做出反应时候能够比较精准。

4.2控制组出现注意偏向。在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指标上,控制组中被试对消极面孔的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显著小于对中性面孔的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表明在控制组中出现了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回避。也就是说个体在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回避,表现在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上。

4.3内疚情绪下,个体也出现了注意偏向。在内疚情绪状态下,个体的对负性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显著小于对中性情绪面孔的总时间和总次数。表明个体对负性面孔出现了注意回避。也就是说个体在内疚情绪状态下会出现注意回避,主要表现在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上,但在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这表明控制组和实验组在注意偏向上存在差异。

5.结论

(1) 个体对负性情绪的反应正确率大于对中性情绪反应的正确率;

(2) 有无内疚情绪状态下都会出现注意偏向,但是无内疚个体主要表现在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指标上,内疚个体主要体现在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

6.研究不足

本研究引用前人引起内疚情绪的方式,设置一个虚拟的情景引发被试的内疚情绪。但并未对情景引发了内疚情绪还是其他情绪进行区分,也没办法对引起内疚的程度进行界定和测量。并且对也未考察内疚情绪的持续时间的长短,所以接下来的实验改进应该着重对内疚情绪与其他的负性情绪进行区别并对内疚持续时间进行测量。(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笑, 王泉川, 陈红, 王宝英, 赵光. 胖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身体信息注意偏向成分的时间进程:一项眼动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12,44(4):498-510.

[2] 何卓. 特质焦虑者对愤怒而孔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人学,2010.

[3] 李海玲. 不同內隐攻击性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注意偏向特点的眼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4] 罗亚莉,张大均. 高特质愤怒个体对负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J].2011, 34(2):322-327

[5] 祁冬燕. 不同羞怯水平儿童注意偏向特点的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山东师范大学,2011.

[6] 王妍, 罗跃嘉. 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的标准化及其评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13, 396- 398.

[7] 周红燕. 青少年暴力犯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眼动仪
纯棉四件套面料线上展示方式对视觉感知影响研究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在水曲柳饰面板的应用研究
时间压力和价格促销力度对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
商情(2020年33期)2020-07-23 16:35:17
眼动仪在认知行为实验中的应用及选择
软件导刊(2020年2期)2020-05-25 02:30:57
眼动仪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软件导刊(2019年6期)2019-07-08 03:41:08
眼动跟踪技术研究进展
光学仪器(2019年3期)2019-02-21 09:31:55
交互设计中眼动仪的可用性研究
科技传播(2017年22期)2018-01-10 13:48:32
基于眼动技术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典使用研究
科教导刊(2017年19期)2017-09-06 10:58:15
恶劣天气条件下驾驶行为特性分析
低等级公路驾驶员行为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