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琼芳
(峨眉山市环境保护局 四川峨眉山 614200)
峨眉山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马琼芳
(峨眉山市环境保护局 四川峨眉山 614200)
根据峨眉山市2009~2013年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API)等评价方法,分析了峨眉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峨眉山市城区大气主要污染物 (SO2、NO2和PM10)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6、0.08和0.10mg·m-3),但逐年上升;不同监测点中,二水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最低。(2)空气污染物月均浓度3~7月下降,7月为最低,8~12月逐渐上升。(3)城区大气API介于67~73之间,空气质量级别为II级,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城区环境大气的首要污染物。
环境空气质量;SO2;NO2;PM10;评价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逐年变差,全国性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大气质量日益成为焦点[1]。开展城市空气质量评价,准确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情况,可为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我国对于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空气质量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2,3]。随着城镇化推进,对中小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研究将逐渐成为重点和热点[4]。
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幅员面积1183km2,城市建成区面积18 km2,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2℃,年均降雨量1555.3mm。峨眉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峨眉山以其悠久延绵的佛教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享誉世界,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此,开展峨眉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调查评价,有助于持续保持和改善空气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1 监测点位
在峨眉山市内共设置4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分别为二水厂、环监站、矿泉厂和市建行,二水厂为对照点。
1.2 监测内容与时间
采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连续5年(2009~2013年)监测峨眉山市大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
1.3 评价标准及方法
1.3.1 评价标准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总站办字[2000]026号)进行综合评价。
1.3.2 达标评价
污染物浓度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直接比较,进行空气污染物单项评价。
1.3.3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比较年际间空气质量变化,并通过污染负荷系数计算,确定主要、次要污染物。选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物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因子[5]。
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公式为:P=∑pi
单项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计算公式为:Pi=Ci/Si
污染负荷系数计算公式为:Fi=Pi/P
式中:Ci—i污染物的监测值;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Pi—i污染物的分指数,Fi—i污染物的负荷系数。
1.3.4 空气污染指数评价
在计算出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该项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API=max(I1,I2…Ii…In),其中:I为第i种污染物的分指数;n为污染物的项目数[6]。
2.1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2.1.1 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
根据2009~2013年监测数据计算年平均浓度值,结果表明,峨眉山市城区空气二氧化硫浓度以2009年最低(0.025 mg·m-3),2012年最高(0.037 mg·m-3);二氧化氮浓度以2009年最低(0.022 mg·m-3),2010年最高(0.030 mg·m-3);PM10则以2009年最低(0.079mg·m-3),2013年最高(0.095 mg·m-3)。峨眉山市城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呈波浪式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峨眉山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月变化情况看,以4~10月较低,11月至次年3月较高。SO2的最低值出现在7月(0.017 mg·m-3),最高值出现在1月份(0.046 mg·m-3);NO2最低浓度出现在8月(0.020 mg·m-3),最高出现在12月(0.032 mg·m-3);同样,大气PM10最低值出现在7月(0.060 mg·m-3),最高值出现在1月(0.118 mg·m-3)。
2.1.2 城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变化
(1)不同监测点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年变化
对城区大气二氧化硫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峨眉山市城区大气二氧化硫年均值亦呈现出跳跃式逐渐升高的趋势。4个监测点中,二水厂环境空气中SO2浓度最低,矿泉水厂和市建行环境空气SO2浓度较高。
(2)二氧化硫浓度月变化
2009~201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峨眉山市城区空气SO2月变化表现为每年4~10月较低,11月至次年3月较高。不同年份浓度最高值出现时间有差异,2012年3月达该年最高值,为0.085 mg· m-3;而2013年1月达到本年度最高值,为0.062 mg·m-3。
2.1.3 城区环境空气二氧化氮浓度变化
(1)不同监测点二氧化氮年变化
2009-2013年峨眉山城区环境空气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表现为二水厂<环监站<矿泉厂<建行。二水厂所在区域大气中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较低,为0.019~0.024 mg·m-3;而市建行所在区域大气中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最高,为0.022~0.030 mg·m-3,这与银行周边车辆较多,尾气排放量大有关。
(2)大气二氧化氮浓度月变化
2009~201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峨眉山市城区空气NO2每年4~10月较低,11月至次年3月较高;不同年份的浓度最高值出现时间不同,2012年3月达该年最高值,为0.042mg·m-3,而2013年1月达到本年度最高值,为0.036 mg·m-3。
2.1.4 城区大气PM10浓度变化
(1)不同监测点PM10年变化
从4个监测点看,城区大气PM10浓度表现为二水厂<市建行<环监站<矿泉厂,PM10浓度值年变化幅度不明显,但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监测结果中,以二水厂2012年的监测值最低,为0.047 mg·m-3;矿泉水厂2013年监测值最高,为0.102 mg·m-3。
(2)城区大气PM10月变化
监测结果可见,峨眉山市城区大气PM10浓度呈现出春、冬季明显大于夏、秋季,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年度间出现细微差异,如PM10浓度最大值2012年出现在3月,2013年出现在1月。每年3~7月月平均浓度逐渐下降,7月月平均浓度达全年最低水平,8~12月平均浓度逐渐上升。
2.2 峨眉山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2.1 峨眉山市空气污染物年度监测结果评价
2009-2013年峨眉山市城区大气主要污染物含量监测值见表1。结果显示,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中,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6、0.08和0.10mg·m-3),峨眉山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达到良好。
表1可见,峨眉山市城区环境空气PM10污染负荷系数(Fi)均高于0.40,因而可吸入颗粒物是城区环境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其中污染负荷最高的是2009年,为53.3%,最低的是2012年,为46.4%。同时,峨眉山市城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1.48上升至2013年的1.80,说明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逐年下降,这从监测期内(2009~2013年)满足II级天气的比例逐年降低可以得到印证。
表1 峨眉山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2009~2013年)
对2009-2013年峨眉山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月变化1~7月逐渐下降,8~12月增加,1月最高(P=2.40),7月最低(P=1.17)。这主要是由于在每年5~9月,峨眉山市的雨水较多,空气质量较之其他月份好。
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获得了2009-2013年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年变化特征(表2),表明峨眉山市城区API介于67~73之间,空气质量级别为II级,全年空气质量良好。
2.2.2 城区大气PM10与SO2和NO2相关性分析
对峨眉山市5年连续监测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三者的浓度均呈正相关,PM10与SO2和NO2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067和0.2756,这表明峨眉山市城区大气环境中PM10和SO2、NO2含量紧密相关,这与城区生活或工业用煤有关,同时说明PM10与SO2含量相关性更高。
表2 城区2009~2013年空气质量评价
3.1 峨眉山市城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呈波浪式逐年上升的趋势,二氧化硫以2009年最低(0.025 mg·m-3),2012年最高(0.037 mg·m-3);二氧化氮浓度以2009年最低(0.022 mg·m-3),2010年最高(0.030 mg·m-3);PM10则以2009年最低(0.079mg· m-3),2013年最高(0.095 mg·m-3)。
3.2 不同监测点中,二水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最低,其余点位浓度较高;每年3~7月月平均浓度逐渐下降,7月份月平均浓度达全年最低水平,8~12月平均浓度逐渐上升。
3.3 环境空气污染指数1~7月逐渐下降,8~12月增加,1月最高(P=2.40),7月最低(P=1.17)。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6、0.08和0.10mg·m-3),API介于67~73之间,空气质量级别为II级,可吸入颗粒物是城区环境大气的首要污染物。
[1]刘俊,袁鸾,刘衍君,等.珠江三角洲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下的空气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09,28(4):78-82.
[2]杨俊益,辛金元,吉东生,等.2008-2011年夏季京津冀区域背景大气污染变化分析[J].环境科学,2012,33(11):3693-3704.
[3]冯加武,彭晓武,许振成,等.珠三角地区2005-2009年灰霾天气污染水平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1):75-78.
[4]范明霞.包头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及其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 2010,22(1):65-68.
[5]王新,杨晓霞,刘焕彬.济南市空气质量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 2007(12):803-808.
[6]孙鸿良,祁国伟.空气污染指数及其在杭州市空气质量周报中的运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9,21(SI):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