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辉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骨科,吉林 长春 130500)
探讨骨结核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以及采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
杨 辉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骨科,吉林 长春 130500)
目的 通过观察骨结核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探讨开展心理护理的实际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骨结核患者82例,同期选择健康承认82例作为正常组,针对164例样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观察其心理状态。随机将骨结核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病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例开展心理护理措施。结果两组骨结核患者的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评分均于正常组样本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以上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结核患者多存在抑郁、强迫、焦虑、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心理问题,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保证治疗效果。
心理状态;心理护理;骨结核
骨结核主要是由于体内结核杆菌侵袭至骨骼系统而引发的隐匿性感染疾病,其中多数病患均为肺结核所引发[1]。由于疾病的侵害程度较高,并且存在较为漫长的病程,使得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使治疗依从性降低,临床护理的难度大大增加[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骨结核患者与健康成人开展心理观察,判定骨结核病患的心理状态,并针对41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旨在探讨该种护理在骨结核中的实施价值,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82例骨结核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随机将所有病患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同时选择82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组。正常组样本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20~66岁,平均(41.5±10.1)岁。实验组样本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0~67岁,平均(41.8±9.8)岁,病程2~53个月,平均(13.2±4.4)个月,病变部位为髋关节者7例,脊柱者29例,其他部位者5例。对照组样本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1~68岁,平均(42.3±9.5)岁,病程2~54个月,平均(13.4±4.1)个月,病变部位为髋关节者6例,脊柱者31例,其他部位者4例。三组实验样本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方法:针对全部样本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开展心理状态评分,比较骨结核患者与正常组样本的各项心理评分,并依据比较结果来判断骨结核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其开展的具体方法如下:
1.2.2.1针对性心理护理: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负性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①焦虑:该种心理状态主要由于病患对疾病、责任医师以及手术效果的了解程度不足而引发,主要表现为忧虑、担心、紧张等情绪状态。护理人员针对存在此类心理问题的患者需要给予悉心关怀,积极开展交流与沟通,及时解决内心疑虑,并主动讲解疾病与手术等相关知识,介绍院内医师经验,保证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②抑郁:抑郁心理主要在病患对疾病有所了解后产生,明确疾病的基本伤害后,对出院后的生活与工作产生担忧,进而发生抑郁情绪。针对该表现患者,护理人员需给予准确的语言与诚挚的态度来进行疏导与安慰,积极明确病患的个性特点,针对性的体贴与安慰。特别针对病情突发患者,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安慰,帮助接受疾病发生的现状。
1.2.2.2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手术实施期间,护理人员需以专业的经验来给予良好的沟通与宣教,采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来表述疾病常识与手术方法。着重加强手术期间注意事项的介绍,并将以往的成功案例进行讲解。充分了解患者术前的情绪状态,严重患者需给予放松训练等内容,减少不良心理对术中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影响,保证手术开展的顺利有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1.2.2.3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情况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无论是临床护患关系,还是病患的家庭环境均是保证患者手术期间良好心理的基本保证。护理人员需给予足够的尊重与关爱,增加病患的心理舒适程度,并要求家属给予良好的支持态度,保证手术的开展效果。
1.3观察指标:针对全部研究样本均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开展评分与比较,其中主要包含焦虑、躯体化、抑郁、强迫、敌对、偏执、恐怖、人际关系、精神病性等项目,依据样本实际状况给予具体评分,分值为1~5分。
1.4统计学方法: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并以t值作为检验标准,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两组骨结核患者的抑郁、强迫、焦虑、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评分均于正常组样本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以上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样本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三组样本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实验组比较,P#<0.05
项目因子 正常组(n=41) 实验组(n=41) 对照组(n=41)焦虑 1.18±0.35 1.24±0.35* 1.97±0.43*#抑郁 1.14±0.39 1.22±0.34* 1.98±0.44*#强迫 1.54±0.50 1.65±0.53* 2.24±0.54*#躯体化 1.42±0.44 1.51±0.49* 1.89±0.54*#恐怖 1.02±0.29 1.10±0.33* 1.44±0.48*#敌对 1.53±0.46 1.55±0.47 1.60±0.59偏执 1.37±0.33 1.35±0.32 1.36±0.34人际关系敏感 1.50±0.46 1.64±0.49* 2.08±0.50*#精神病性 1.41±0.47 1.42±0.48 1.44±0.51
骨结核疾病的病情发展较为隐蔽且缓慢,患者不但会长期受到病情折磨,甚至会由于疾病进展产生瘫痪等致残事件[3]。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表现包括局部疼痛、肢体功能障碍及肌肉萎缩等,在患病过程中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4],进而产生不良心理问题影响到临床治疗与术后康复[5]。本次研究首先将骨结核患者与健康成人进行比较,通过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观察可见健康成人的抑郁、强迫、焦虑、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评分显著好于骨结核患者,提示该疾病患者多存在以上负性心理问题。同时针对41例病患开展了心理护理干预,通过针对性心理干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及社会支持干预等内容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程度。经临床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证实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骨结核患者多存在抑郁、强迫、焦虑、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心理问题,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保证治疗效果。
[1]杨旭华,刘晓梅.磁共振成像对骨结核和骨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4):320-321.
[2]任艳梅.不同术前访视方式对骨结核手术患者心理不良状况缓解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444-445.
[3]宁旭,杨德猛,叶川,等.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对骨结核破骨细胞的诱导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9):l997.
[4]孙秀.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对骨结核患者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145-146.
[5]孙蕴淑,刘红.一贯责任制在骨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43-644.
R473.6
B
1671-8194(2015)11-02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