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话故事敲开幼儿的心灵之门

2015-10-21 13:27诸韫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熊童话幼儿园

诸韫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乐园里的一朵奇葩。对孩子而言,童话是他们心灵畅游的乐园,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曾迷恋过童话,从临睡前妈妈口中的《小蝌蚪找妈妈》到安徒生童话中的《海的女儿》,从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到当今卡通童话中的美少女,童话带给一代又一代的儿童一个个超越时空、神奇瑰丽的世界。

一、简要分析童话故事对儿童的价值

王富仁先生在《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一文中曾指出,“儿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还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儿童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快的成长,但也要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

作为儿童文学的基本形式,童话也有其基本功能——审美、教育、娱乐及认知的功能。前人把审美性作为儿童文学的第一属性。审美在儿童文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阅读”童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美感的发掘过程。它使儿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培育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儿童的爱美情感。娱乐性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愉悦是儿童的一种内在和谐的象征,是儿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需求。儿童在阅读接受儿童文学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消遣,得到心灵上的欢乐和满足,并在这种欢乐和满足中提高思想认识增进知识和能力。教育和认知与儿童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属性。它是作家在生活中获得有深切感受的人和事物,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用生动的语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幼儿在与童话产生“共鸣”的过程中,从中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在一日生活中多元化地提供语言环境

幼儿园内童话欣赏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孩子每阶段接触的童话故事比较少。应该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分散的时间,随时提供语言的环境。比如:在用餐前、午睡前,利用适当的时间讲给幼儿听,可以老师讲述也可以播放录音磁带,这样既能安抚孩子们情绪,也能让孩子们更多去吸取童话故事里优美的情节和语汇。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主动感觉并接受故事中美好的画面和形象。童话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富有想象、自由的、美丽的世界。这里蕴涵着许多的良好品格形成的范例,让幼儿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感受到诚信、勇敢、善良的重要。什么是美,什么是恶,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有个模型。这为他们在未来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活动室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童话环境

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很重要,可以挂些童话故事图片,摆放童话故事图书、画报,以及幼儿自己动手绘画、剪辑的连环画等,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童话的讲述活动。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感觉出他们的兴趣点,把那些受幼儿喜欢的经典童话故事剪切下来,贴在室内外的墙上,让幼儿每天一入园就可以感觉到故事中的美好事物,重温那喜与悲的情感共鸣,展开幻想的翅膀,在愉快中学习。幼儿园的图书环境将渗透到其心理环境中去,渗透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去。

四、幼儿园童话教学活动案例及反思(采用现场记录的方式)

案例一(一次失败的实践及反思):

1.活动时间:(现场实录,2009年9月14日,小班下学期)

2.活动名称:《冬天里的弗洛格》

3.活动准备:阅读《冬天里的弗洛格》;展示平台活动描述:

4.活动过程:

教师在展示台上直接向幼儿呈现故事,并告知幼儿故事的名称。(师:今天我们讲的故事的名字叫……)

在正式讲述前,教师引导幼儿观看了几个故事的小主人公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师:我们来看一下,故事里都有谁?)故事的内容依靠展示台,在幼儿可以完整地欣赏到画面的情况下讲述。问题的设置依然被放到了讲述作品内容的过程中。(师:穿上新毛衣后,青蛙弗洛格感觉怎么样?青蛙倒在了雪地里,朋友们是怎么帮助它的?大雪纷飞,青蛙觉得非常冷,为什么朋友们不怕冷?)

最后,由教师总结,将故事主题升华。(师:小朋友你们帮助过别人吗?受到别人的帮助心里是什么感觉?我们应当学会关爱、帮助别人。)

我的反思:

《冬天里的弗洛格》对小班幼儿来讲篇幅稍长,文字较优美、生动。教学重点放在让幼儿感受作品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及知道关爱他人的道理。

此次教学活动采用边讲述边呈现图片的方式进行,幼儿能把握故事的基本情节,但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原因在于,教师在童话教学中采用的提问没有充分地把握时机;《冬天里的弗洛格》篇幅较长,情节紧凑,但我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了提问,这样就破坏了作品的连贯性,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对故事情节记忆不够清晰,难以理解故事大意,忽略了感知作品文字的优美。

康德曾说过,“童话作品是情感、想象力联系于悟性的在优美形式中的自由的协调运动”。童话是写给儿童读的,好的童话都非常注意语言的优美。教学中应该恰当地把握向幼儿提问的时机,注意不因过多的回忆性提问而破坏作品的童趣之美。避免幼儿对作品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对作品失去兴趣。让幼儿自我感知童话作品中的氛围,体验其中的情感,领略其中蕴涵的深刻思想。

案例二(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实例分析):

1.活动时间:(现场实录,2010年10月12日,小班下学期)

2.活动名称:《小熊,醒来吧》

3.活动准备:教师脱稿口述;故事情节图片6张;

4.活动过程:

教师首先出示小熊睡觉的图片(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它在干什么?)以此引出故事教学内容;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以边讲述边向幼儿呈现图片的方式进行。笔者注意到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中断的现象。(要求幼儿和老师学说象声词,如:吱吱吱、叽叽喳喳、啪嗒啪嗒、砰砰砰)在一遍故事讲述结束后,教师采用讨论的方式加深幼儿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师:为什么其他小动物都没有叫醒小熊,而熊妈妈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小熊就醒来了呢?你们每天是被谁叫醒的?对小熊来说妈妈的声音是最熟悉的……)最后,教师采用的是请幼儿表演故事的方式结束活动。

教师的反思:

《小熊,醒来吧》整个作品篇幅较短、对话性强,句式多重复,语言较生活化,教学的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学说象声词。

从童话的认知价值实现来看,此次教学活动采用边讲述边呈现图片的方式进行,幼儿基本理解故事情节,知道并会说象声词;从童话教育及娱乐价值实现来看,教师以讨论法、故事表演法的方式将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故事情节相结合 ,幼儿基本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对妈妈的爱;从审美价值实现来看,以童话本身的特点其审美作用似乎不够明显。但授课教师用图片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幼儿的视觉感受非常生动化。

在幼儿园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灵活的。提问法是童话教学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向幼儿提问可以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故事情节,但问题的提出应根据作品自身的特点而定,对于篇幅较长的作品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提问会打断作品的连贯性。尤其对那些文字较优美、故事情节紧凑的童话作品更不宜,那样会分散幼儿对作品审美欣赏的注意力。

五、幼儿园童话教学活动建议

一个好的童话作品是童话教学的前提,它有饱满的情绪和深的思想;它色彩鲜明、音律和谐,带有诗一般的意境。结合自己对童话价值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下面仅从幼儿园童话教学角度来探讨如何使童话发挥其价值促进幼儿的成长。

(一)明确开展童话教学的目的

童话是幼儿园故事活动中幼儿最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活动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童话的认知、教育、娱乐及审美的价值对促进幼儿成长的意义。但在实际的童话教学中应根据所选的作品自身特点决定此次教学活动的目的,有重点地突出童话某几方面对促进幼儿成长的价值。

(二)选择适宜的童话作品

在作品思想内容健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作品的可读(听)性、教学的单元主题、幼儿的年龄阶段等因素。作品的可读(听)性涉及故事语言的难易程度、语言结构的复杂程度、故事情节的精彩程度及故事篇幅的长短等因素。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克拉申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幼儿是通过理解略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进行语言习得的。因此故事的难易程度应控制在略高于幼儿水平内。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或教师的体态语言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从故事的篇幅长短来看,选为课堂教学的作品不宜过长,因为,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太长的故事反而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失去对故事的兴趣。

其次,教学主题和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童话教学作品选择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及幼儿的年龄特征选用恰当的童话故事进行教学。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短、对话性强、句式多重复、语言较生活化的童话故事,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三)遵循童话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

合理地运用适合幼儿的方法与途径的本身,就是遵循其规律的具体体现。

在幼儿园童话教学中涉及的方法主要有:提问法、讨论法、悬念法及角色表演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作品。

提问法,是童话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可分为:回忆性的提问和体验启发式的提问。提问法一般出现在故事教学开始时,以引出作品多为回忆性的提问,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为讲述故事内容做铺垫。二是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多为体验启发式提问。三是在故事结束时,教师为了让幼儿知道故事的主旨内涵而采用的启发式提问。但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多地使用回忆性提问,因为这种提问大多会集中在“小朋友们,故事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结果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公式化的问题上,很容易让教学变得呆板不生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启发式提问结合起来,将呆板变得灵活;其次,教师还应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技巧。对于那些语言优美、情节内容紧凑的作品就要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否则就会破坏作品情节的完整性,分散幼儿的注意力,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讨论法,也是故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中大班应用较多。其目的多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童话作品的内涵。在讨论中常常会配合使用其他的方法如:情景体验法等,让幼儿设身处地了解作品中主人公,和作品形象产生共鸣,从而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如:在《小熊,醒来吧》教学中对幼儿如何理解“为什么其他小动物都叫不醒小熊,而熊妈妈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小熊,快醒吧,小熊就醒了”的问题上,授课教师采用的就是情景体验法。在讨论法的使用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归纳总结,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同时在讨论中应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引导幼儿练习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内心的想法。

有时教师会在一些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处设置悬念,让幼儿猜想,培养其想象能力。这时就需要运用中断法。在幼儿园,教师大多将中短法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如故事《小熊,醒来吧》教师对幼儿如何学习象声词的处理。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体验小熊妈妈对熊宝宝的爱,又在学说象声词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情景表演法是深受孩子喜爱的一种童话故事表演形式,在幼儿园童话教学中也常常为老师选用。幼儿在故事设置的情景下,扮演着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乐此不疲。在儿童的世界中,有种状态最值得我们成人珍视,那就是超现实,超现实的状态对于儿童有着巨大的意义,它使得儿童的世界美丽而绚烂。童话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儿童生存的需要和表现。情景表演或许正是这样的一种需要和表现形式。

(四)创造条件激发幼儿创编童话故事的热情

如果说好的童话作品,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那么,创造条件让幼儿编、讲故事,则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养成幼儿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在我的实习生活中,我的指导老师在班级设置了“故事小明星”这样一个活动,让幼儿走到家长、老师和小朋友的面前来当一回“故事小明星”。这样,不仅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家长也很积极参与,积极为自己的孩子选取各种优秀的童话作品,争当小明星。我觉得,这也是发挥童话价值,促进幼儿成长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此外,在内容的选择上,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为儿童所喜爱的内容。这样,激发幼儿创编童话故事的热情,发挥童话在促进幼儿成长中的价值。我们的幼教工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擅于观察和捕捉,勤于笔耕尝试为幼儿创编一些幼儿喜爱的童话故事。

童话的重大价值,就是作用于儿童的精神世界,它带给儿童的是想象和情感。儿童的超现实精神是最值得我们成人珍视的。正确认识童话,正确认识儿童。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天域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小熊童话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可爱的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