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颖静
撕贴,是一种艺术变现形式,孩子们每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撕贴创作,这一活动本身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无疑问,撕贴对儿童是有价值的,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孩子成长的指导者、帮助者,应该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挖掘他们创造的潜能。
撕贴,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撕贴来变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由此可见,撕贴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幼儿撕贴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忽略了这点,甚至剥夺了幼儿创造的权利,那如何充分挖掘幼儿的撕贴潜能,拓展幼儿的创造力?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
二、研究过程
1.案例描述
案例一:在撕贴《汽车》课上,老师以下面形式进行活动,过程规范,观察—讲解—撕贴—评价,似无纰漏。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撕了一辆公共汽车,要求幼儿照撕下来,只能撕这一辆公共汽车,而且要撑满整张白纸,幼儿是否有兴趣无人理会。最后进行评价,表扬撕得好,撕得像的小朋友。
案例二:教师指导幼儿撕小动物“猴子”,首先示范撕了一只倒立的猴子,并把这只猴子的外部形态和线条的撕贴等都说得很清楚,最后涂上黄色,要求幼儿模仿撕下来。幼儿完成作品,他们撕出来的猴子都是各种各样的颜色,这时教师说:“你们怎么不撕黄色?黄色的猴子多漂亮!”
案例三:教师指导幼儿撕手套,首先教师给幼儿看各种各样的手套,接着示范撕一种手套,最后启发幼儿撕出和老师不一样的手套。在幼儿快完成作品之际,教师指着一个撕贴能力较差的幼儿的作品,说:“看,这撕的是什么呀?难看死了!”接着又走到另一个幼儿面前说:“撕得真美,你的小手越来越巧了。”
2.案例分析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目前教师指导幼儿撕贴普遍的方式方法。从这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都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以及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只重视撕贴结果,而忽视了撕贴的过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观
目前,教师已经习惯用“像不像”、“好不好看”来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一般,教师都会先示范撕一张画,幼儿可以参照着撕,其实这样,无意间已经剥夺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幼儿会无意识地模仿教师的画,而教师在评价时也通常用“像不像”和“好不好看”
(2)幼儿美术的发展观
由于受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园也无法改变这一观念。似乎都是为了考试而教育,都是为了撕贴而撕贴,一向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中国孩子“爸爸、妈妈”还没叫全,雄心勃勃的父母亲们就开发孩子智力的20年计划,各种各样的早期智力开发方案被“开发”出来: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3岁学背唐诗、4岁学英语等等,撕出的画接近成人撕的,就称为“天才”。以为孩子的潜能无限,其实是父母的希望无限。美国的素质教育强调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任何人不得干涉。而在美术方面,中国和美国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孩子撕完后都会问“像不像”,而美国孩子撕完后,只问“好不好”,原来美国孩子学撕贴,老师往往不投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而中国的撕贴教育是具有一定模式的,孩子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
3.对策建议
(1)指导幼儿撕贴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两方面:
①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撕贴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撕贴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真实生活,所以应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的环境,去获得更丰富的直接经验,。
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教师应该努力使撕贴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评价幼儿作品可有以下两方面:
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重发现画上每一根线条、图形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
②尊重幼儿。评价儿童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得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撕纸艺术活动是一种造型艺术活动,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它以手指作为工具,辅以思维感官的配合,利用双手手指的运动来撕出所需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美感。活动中,孩子们能通过折、叠、撕等动作来锻炼手部小肌肉,发展自我。同时,撕纸作为民间美术犹如一块朴实而又熠熠发光的美玉,散发着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它清新活泼、健康富于创造性,散发着浓郁的民间气息,蕴涵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它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色彩及独特的造型,在欣赏美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的同时运作,能使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赏析这些作品,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可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完满人格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