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134年前即1881年的9月25日,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诞生于浙江绍兴县城,取名樟寿,字豫山。1898年5月,年仅17岁的鲁迅(学名周樟寿),怀揣8元钱的盘缠,由绍兴坐船,在南京下关码头上岸,开始了他在南京求学的生涯。经过100多年的岁月洗礼,南京是否还保留着鲁迅读书、工作过的遗迹?让我们一起来遗踪寻觅吧。
鲁迅在南京的时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上学时期,1898年5月至1902年3月。第二阶段工作时期,在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时间1912年2月至4月。南京对于鲁迅的成长非常重要,这是他走出绍兴,第一次接触外面的世界,奠定了一个破落家庭的公子走向革命先行者的基础。
来南京读书,直接原因是家庭经济的拮据,“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朝花夕拾·琐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所谓N地就是南京,K学堂就是江南水师学堂。无奈的选择,鲁迅告别母亲,来到南京。
一、报考江南水师学堂
1898年5月离开绍兴时,鲁迅手中只有母亲千方百计筹来的8元盘缠。这是鲁迅第一次来南京,他从下关上岸,直奔江南水师学堂。他在文章中写道:“一进仪凤门,便可以看见那二十丈高的桅杆和不知多高的烟囱。”(《朝花夕拾·琐记》)
江南水师学堂是洋务运动中兴办最早的学堂之一,1890年由两江总督曾国荃创办,其缘由是1884年中法战争中南洋水师的覆灭,希望通过水师学堂来振兴中国海军。水师学堂坐落在南京城北仪凤门内,即今天中山北路246号,旧址在辛亥革命后改为海军部,1913年改为海军郡公学校,1915年改为海军雷电学校。当时上水师学堂,不仅不要学费,每月还发少量生活费。没有学费,又有生活补贴,对于家境贫寒、渴望上学的鲁迅来说,进江南水师学堂是非常好的选择。
当时鲁迅的叔祖周淑生在水师学堂任职,然而作为绍兴大户周姓家族的子孙,报考这样的学校(相当于水兵军校),却被族人认为很丢面子,所以,接待鲁迅报考的叔祖周淑生要求周樟寿(即鲁迅),改名报考,免得丢了家族的颜面。于是鲁迅改名周树人,上了水师学堂。
水师学堂仿英国体制,由英国人教授英语。学习科目有几何、代数、三角、格致、地学、金石学等,都非常新鲜,“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功课也简单,一星期中,几乎四整天是英文,一整天是汉文”(《朝花夕拾·琐记》)。学堂在校园里原先有游泳池,教授学员习水,水师学员练习玩水,最正常不过。由于泳池曾经淹死过两个学生,后来校方将泳池填平了。鲁迅上水师学堂时,学员不再有机会练习游泳。没有了游泳科目,水师学堂的学员大都成了旱鸭子。
百年风雨,今日的江南水师学堂早已难觅其当年的风貌,保留下来的只是一座海军部的牌坊。
二、转学矿务铁路学堂
由于江南水师学堂常常请僧人诵经念咒,以驱邪避秽,鲁迅对此颇为反感,评价学堂乌烟瘴气,萌生了转学的念头。在水师学堂学习半年后,鲁迅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学习开矿。
矿路学堂全名矿务铁路学堂,附设在江南陆师学堂内。江南陆师学堂1895年由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坐落在三牌楼和会街。矿务铁路学堂由继任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于1898年10月创办。第一届录取新生24名,鲁迅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这一届是第一期,也是最后一期,因为矿路学堂只招考了一期,就停办了。
矿路学堂仿照德国学制,由德国人教授德语,并开设格致、地学、金石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德文等课程。
根据周海婴回忆:因为家境贫寒,经济拮据,鲁迅在矿务学堂学习颇为艰苦。冬天没有钱买棉衣,只能穿着夹裤过冬,要靠大量吃辣椒御寒取暖,食用辣椒过量,逐渐成为鲁迅的饮食嗜好,常食辣椒使胃部不断受到刺激,以致到了中年鲁迅胃病常犯,痛苦不堪(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第11页)。
鲁迅在矿路学堂学习了三年。学习勤奋、刻苦,学堂规定,每星期作文一次,每月月考一次,第一名均赏三等银牌一个,四个三等银牌可换一个二等银牌,四个二等银牌可换一个三等金牌。鲁迅曾以四个银牌换得一个金牌(徐昭武主编《追寻鲁迅在南京》第17页)。
1902年1月,22岁的鲁迅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在矿路学堂毕业,并获得官费留学资格。3月24日鲁迅等5名学生以官费生的资格,随矿路学堂总办俞明震登上“大贞丸”号,离开南京下关码头,赴日本留学。
三、游览城南夫子庙状元境
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课余时间,鲁迅常常跑到城南游览,某个星期日,在夫子庙状元境花费500文钱,买了“白纸尸印的一厚本”严复译述的赫胥黎《天演论》,此书是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的书,这让学生时的鲁迅明白了“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
购买新书,到夫子庙,不过学堂里还有阅报处,有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以及留日学生出版的《译学汇编》等报刊可以阅读,这都让学生时的鲁迅眼界大开。夫子庙的书肆到了民国期间依然繁荣,上世纪80年代,还有书香阁等若干书店,笔者也曾在此淘书。近年来,夫子庙地区非常繁荣,但是文化氛围却渐渐淡化。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挖掘鲁迅当年经常购书的书肆大致在什么位置、什么名号,复建或立个纪念牌,也未尝不可。
四、青龙山煤矿实习
1901年11月7日至19日,鲁迅与矿路学堂的同学去青龙山煤矿,“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朝花夕拾·琐记》)。1929年1月鲁迅《致章廷谦信》中说:“青龙山者,在江苏句容县相近,离南京百余里,前清开过煤矿,我做学生时,曾下这矿洞去学习。后来折了本,停止了。”
根据《追寻鲁迅在南京》一书分析,鲁迅所说的青龙山煤矿,就是今天的南京官塘煤矿象山矿区,所下的矿洞就是象山矿区的古井(徐昭武主编《追寻鲁迅在南京》48页)。
五、参观南洋劝业会
人们还记得2010年在上海开幕的世博会,盛况空前,世界瞩目。其实百年之前的1910年,中国就举办过世界博览会,不过当时叫南洋劝业会,也就是如今世博会的前身。
1910年6月5日举世瞩目的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开幕,会场设在丁家桥附近,占地1000亩,有两江所建馆、外省自建馆以及专业馆32个,总投资150万银圆。其建筑欧美、日式风格,均有让人们大开眼界。当时参观的人很多,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从当年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热闹场面,仿佛感受到当年繁荣的气氛。
1908年8月间鲁迅从日本回国,出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初级化学和优级生理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圭寿的植物学翻译。1910年7月,鲁迅辞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职,去绍兴府中学堂教生物学,后又兼任学监(教务长)。为了开拓学生视野,鲁迅建议学校将当年的秋季远足定为赴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得到学校与师生的赞同。当时学校组织了近200人赴南京参观,对于师生来说,参观南洋劝业会不仅百年一遇,而且见识大增,收获颇丰。
六、任职南京教育部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推翻了清政府,中华民国取代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元旦,革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许寿裳到教育部任职,许寿裳又向蔡元培推荐了正在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校长代理的鲁迅。1912年春,鲁迅第三次来到南京,任职位于大行宫的教育部。当年的教育部在大行宫碑亭,仅一座楼,人力单薄。工作之余,鲁迅与好友去明故宫寻访驻防旗营的残址,去设在龙蟠里的江南图书馆查书、找书、读书。
1912年3月,南京革命临时政府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妥协,迁都北京。22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宣布解散。教育总长向北洋军阀政府推荐了部分人员,以备新教育部任用,鲁迅、许寿裳都在推荐名单之中。鲁迅在北京的教育部任“荐任佥事”。
七、江南图书馆读书、抄书
在南京教育部任职时,鲁迅经常到江南图书馆读书。博览群书、辑录古籍、校刊典籍是当年鲁迅侧重的工作。
1912年三四月间,鲁迅工作之余常去江南图书馆借阅和辑录、校勘古书。从唐代沈亚之的《沈下贤文集》中录出《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三篇,后编入《唐宋传奇集》。此外,鲁迅还抄录了清代姚之驷辑录的《谢氏后汉书补逸》,1913年3月辑成《谢承〈后汉书〉》,为他后来整理、校刊古籍奠定了基础。鲁迅成名之后,校刊出版了若干本古籍,有一部分资料的积累就来源于江南图书馆。也可以说鲁迅治学起步于南京江南图书馆。
八、委托金陵刻经处
刻印《百喻经》
1912年5月鲁迅北上北京,去教育部任职,从此开始了他在北京的生涯。1914年7月,鲁迅母亲60大寿,鲁迅捐60银圆给南京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100本。在鲁迅捐刻的《百喻经》尾页上有记录:“会稽周树人施洋六圆,敬刻此经。连圈计字二万一千零八十一个,印送功德书一百本,余资六圆,拨刻地藏十轮经。民国三年秋九月,金陵刻经处识。”1915年鲁迅将刻印成的30本分赠给教育部同事和友人。
《百喻经》又名《痴华鬘》,全书2万多字,其结构形式单一,讲故事,做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鲁迅此书评价甚高,1915年7月20日鲁迅在自藏《百喻经》上写了校后记。1926年他又写了《痴华鬘题记》。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南京读书时的鲁迅带有侠气的一面,“大江日夜向东流,聚意义群雄又远游”,南京的求学经历也让少年的鲁迅了接触了社会,了解到清末“山雨欲来风满楼”纷纭变幻的时局,世界观得以转变。因此,南京是鲁迅人生历程重要的一站,追寻鲁迅在南京的遗迹,就是为了学习这位伟大的巨人,也是我们对他134年诞辰的一个纪念。
(作者系央视书画频道江苏中心总编辑)
责任编辑:钱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