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酸对不同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2015-10-20 00:34杨阳呼红梅
天津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萌发

杨阳 呼红梅

摘 要:采用浸种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酸对法国薰衣草、小姑娘薰衣草、狭叶薰衣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浓度和品种对种子发芽率均有影响。在供试的赤霉酸浓度范围内,其中以 550 mg·L-1的浓度较为理想。法国薰衣草发芽率优于其它两个品种。经赤霉酸处理的3个品种的薰衣草种子其发芽势、胚轴长、胚根长均优于清水对照,其中低浓度的赤霉酸有利于胚根的生长。

关键词:赤霉酸;薰衣草种子;萌发

中图分类号:S57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26

Abstract: By soaking with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metho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c acid on seed germination of Lavandula intermedia, Lavandula anjustifolia, 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rmination rate was affected by gibberellic acid concentration and varieties. The gibberellic acid concentration of 550 mg·L-1 was the best.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Lavandula intermedia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varieties. By gibberellic acid treatment,the seeds germination, hypocotyl length, radicle length of three species of lavender were better than water, and low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c acid was good at radicle growth.

Key words: gibberellic acid;lavender seed;germination

熏衣草为唇形花科多年生常绿半木质灌木, 原产地中海沿岸及大洋洲列岛。熏衣草多用种子繁殖, 也可采用压条或扦插繁殖,作为植物型纯天然香料, 薰衣草被广泛应用于燕茶、医药、化妆、洗涤、食品等行业, 很受人们的欢迎。目前, 国内已经有熏衣草栽培技术的报道,也有许多有关熏衣草种子发芽试验的研究。但利用赤霉酸打破薰衣草种子的休眠,促进薰衣草萌发,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幼苗质量的研究较少。

本试验将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酸对3个品种的熏衣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希望能够找到促进熏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判断打破不同薰衣草品种的种子休眠的赤霉酸浓度是否相同,为薰衣草的栽培与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种子:法国薰衣草(Lavandula intermedia)购于北京中特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小姑娘薰衣草(Lavandula anjustifolia)购于北京南无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狭叶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自采于吕梁学院温室。

主要试验仪器:恒温培养箱(SPX-250-Ⅰ型生化培养箱)、标准直尺、培养皿、电子天平等。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赤霉酸浓度分别为0(CK),150,250,350,450,550 mg·L-1,将配置好的赤霉酸分别对3个品种每个品种的100粒种子进行4 h浸种处理,其中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3 次,总计54个处理。将处理过的种子置于铺有3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在20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试验期间要适时添加蒸馏水,保持滤纸湿润。

1.3 数据测定与分析

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的测定:从第3天后开始记载各处理的发芽数, 每天上午记载1次, 共记载7 d,待发芽8 d时即部分处理的种子无可发芽种子时终止试验。3 d时调查发芽势,7 d时统计发芽率,测定胚轴长、胚根长,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在发芽期间,适时定量补水, 以保持发芽环境湿润。最后分别计算各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 取其平均值。发芽观测标准:当种子露白且胚根长度达到种子长度的1/2时为发芽。

种子的发芽势:发芽势指测试种子的发芽速度和整齐度, 其表达方式是计算种子从发芽开始到发芽高峰时段内发芽种子数与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即发芽势= 规定天数内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以前4 d发芽的种子作为统计标准。

发芽率: 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即发芽率= 规定日期内全部发芽种子数÷供试种种子数×100%。本试验统计7 d内种子的发芽数。

数据处理方法:利用DPS6.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酸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为研究赤霉酸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影响的差异性,试验采用二因素试验分析,如表1所示,将赤霉酸浓度设为处理A,浓度分别为A1:0 mg·L-1,A2:150 mg·L-1,A3:250 mg·L-1,A4:350 mg·L-1,A5:450 mg·L-1,A6:550 mg·L-1,品种设为处理B,B1为法国薰衣草,B2为小姑娘薰衣草,B3为狭叶薰衣草。

由表2可知,通过方差分析,赤霉酸浓度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在α=0.05水平下显著(P=0.000 4<0.05),在α=0.01水平下影响极显著(P =0.000 4<0.01)。品种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在α=0.05水平下显著(P =0.004 6<0.05),在α=0.01水平下影响极显著(P =0.004 6<0.01),所以赤霉酸(A)和品种(B)对种子发芽率有显著、极显著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与对照差异在α=0.05水平下都达到显著水平,在α=0.01水平下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A6与A2比较在α=0.05水平下差异显著,在α=0.01水平下差异极显著,与A3、A4、A5差异不显著。因此发芽率的高低顺序为A1

由表4可知,B1与B2、B3比较在α=0.05水平下差异显著,在α=0.01水平下差异极显著,而B2与B3差异不显著,即法国薰衣草品种发芽率最高,显著地高于其它两个品种,且其它两个品种之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发芽率的高低顺序为B3

2.2 赤霉酸对法国薰衣草发芽势、胚轴、胚根长的影响

由表5可知,用赤霉酸浸种处理可有效缩短种子发芽时间, 其处理的种子发芽时间比对照提前2 d, 大大提高了种子出芽的速度。另外不同浓度赤霉酸对种子的发芽有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 经不同浓度赤霉酸处理的种子, 其发芽势差异均显著。当赤霉酸浓度在150~550 mg·L-1时, 对种子活力的促进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当赤霉酸的浓度为550 mg·L-1时, 浸种处理达最显著水平,发芽势是对照组的12.22倍。

由图1可知,其平均胚轴长在赤霉酸浓度为350 mg·L-1时最大,是对照的2.45倍;其平均胚根长在浓度150 mg·L-1时最大,是对照的2.17倍。随着浓度的升高,胚根生长受到抑制,但与对照相比促进作用仍非常明显,低浓度赤霉酸有利于根的生长。

2.3 赤霉酸对小姑娘薰衣草发芽势、胚轴、胚根长的影响

由表6可知,用赤霉酸浸种处理可有效缩短种子发芽时间, 其处理的种子发芽时间比对照提前1 d, 大大提高了种子出芽的速度。另外不同浓度的赤霉酸对种子的发芽有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 经不同浓度赤霉酸处理的种子, 其发芽势差异均显著。当赤霉酸浓度在 150~550 mg·L-1时, 对种子活力的促进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当赤霉酸的浓度为550 mg·L-1时, 浸种处理达最显著水平,发芽势是对照组的10.35倍。

由图2可知,其平均胚轴长在赤霉酸浓度为250 mg·L-1时最大,是对照的1.39倍;其平均胚根长在浓度150 mg·L-1时最大,是对照的1.01倍。 随着浓度的升高,胚根生长受到抑制,但与对照相比促进作用仍非常明显,低浓度赤霉酸有利于根的生长。

2.4 赤霉酸对狭叶薰衣草(自采)发芽势、胚轴、胚根长的影响

由表7可知,用赤霉酸浸种处理可有效缩短种子发芽时间, 其处理的种子发芽时间比对照提前4 d, 大大提高了种子出芽的速度。另外不同浓度的赤霉酸对种子的发芽有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赤霉酸处理的种子,其发芽势差异均显著。当赤霉酸浓度在 150~550 mg·L-1时, 对种子活力的促进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当赤霉酸的浓度为550 mg ·L-1时, 浸种处理达最显著水平,发芽势是对照组的10.37倍。

由图3可知,其平均胚轴长是对照的1.39倍;其平均胚根长是对照的1.01倍。 浓度150 mg·L-1处理过的狭叶薰衣草种子其胚根、胚轴长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个浓度,低浓度赤霉酸有利于根的生长。

3 结论与讨论

(1)经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赤霉酸浓度与3个品种的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有关,品种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也有关。试验结果表明:赤霉酸浓度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供试的赤霉酸浓度范围内,其中以 550 mg·L-1的浓度较为理想。品种对种子发芽率有影响,其中法国薰衣草在发芽率方面比其它两个品种表现要好,其它两个品种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在供试的赤霉酸浓度范围内,法国薰衣草的发芽势最高预示着其出苗快而整齐,小姑娘薰衣草次之,接着是狭叶薰衣草(自采)。经赤霉酸处理的3个品种的薰衣草种子胚轴长、胚根长均比对照高,其中低浓度的赤霉酸浓度有利于根的生长,在供试的赤霉酸浓度范围内,高浓度浸种对胚根生长有负面影响,抑制胚根伸长。

(2)薰衣草种子在清水对照处理时, 发芽率很低,而不同浓度的赤霉酸处理对促进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均有明显的效果。薰衣草种子胚的休眠成了影响薰衣草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本试验用不同浓度赤霉酸溶液浸泡薰衣草种子, 均可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以550 mg·L-1的赤霉酸效果最佳。

(3)本试验浸种处理所选择的时间为4 h, 主要是参照以前试验对其它品种薰衣草种子浸种时一般采用的时间, 但对于上述3个品种的薰衣草种子所采用的赤霉酸浸种是否是最合理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确定。

参考文献:

[1] 万茜,胡志辉.赤霉素对苦瓜种子活力影响[J].北方园艺,2001,14(1):13-14.

[2] 郑树芳,赵大宣.不同赤霉素浓度对乌榄种子发芽的影响[J].广西热带农业,2007(1):3-5.

[3] 江宇飞,仇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2):169-171.

[4] 郑兴国,陆中元,陈建香,等.薰衣草繁殖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5(2):45-46.

[5] 冯美,武海.赤霉素对法国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09,28(11):102-103.

[6] 张琳,唐继平.薰衣草栽培种植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4(5):21.

[7] 尹章文,宋建伟.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樱桃种子发芽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12):52-54.

[8] 惠文森.赤霉素920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J].西北民族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61-62.

[9] 余前媛,林谦.不同浓度赤霉素及温度对不同种源地燕麦发芽率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0-12.

[10] 高水平.赤霉素对牡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09,28(4):49-53.

[11] 叶要妹.赤霉素和硝酸钾对高羊茅四个品种发芽的影响[J].种子,1999,18(5):28-30.

[12] 刘建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1996(5):43-45.

[13] 李海平,任彩文.赤霉素浸种对苦荞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9(2):19-21.

[14] 赵美华,薛娟,逯保德.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9(2):16-18.

[15] 赵鹏,白晓雷,韩海霞,等.赤霉素对不同温度下沙芥种子萌发特性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1):127-130.

[16] 陈士林,张强,卫秀英,等.赤霉素和钙对棉花种子萌发的效应[J].河南农业科学,2005(5): 18-20.

猜你喜欢
萌发
植物调节剂促进橡胶树籽苗芽接苗接穗萌发与生长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