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位”与“聚沙成塔”

2015-10-19 16:27杨忠衡
上海戏剧 2015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剧

杨忠衡

中国的音乐剧人一直探索着一个问题:如何创造叫好又叫座的“完美作品”?

进展不如预期的原创音乐剧

2012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国际音乐剧发展论坛,四年不算短,很多该做的事,业界都已经试过;该讨论的议题,也已经翻过几番;但是进展速度似乎不如预期。身为第一线音乐剧工作者,也难免感到困惑。经过对本质问题的体会,我现在悲观(或务实)地认为,原创音乐剧已经由起跑的狂热,转为沉淀、稳重、渐进,有些问题确实无法即刻解决。这将会是一段持续几年的实践期,我们只能坚持创作、改善环境,并“明智地等待”。这并不是打趣或消极,而是领悟到,只有去除扭曲、催熟的期望,音乐剧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或许,这也是一种成长。

回顾第一届上海国际音乐剧发展论坛,各地朋友带来热闹的意见冲击。与今日相比,当年反而有更多表象的荣景。两岸都有不少团体、公司,斥资创作大型豪华音乐剧,例如大陆有《蝶》与《爱上邓丽君》,台湾也有诸如音乐时代剧场《渭水春风》、纪念辛亥百年的《梦想家》,亚洲联创则在引进中文版世界经典剧。另一方面,也有人开始感到音乐剧一味追赶排场的做法,似乎不是长远发展之计。2013年我在论坛报告,则提出“从大惊奇到小清新”的论点,认为中、小型作品,是当前音乐剧发展的趋势。

有成长、也有停滞

2014年论坛非常热闹而且具国际观。来自西方和亚洲的代表,贡献珍贵的经营经验。然而,这些议题虽然可贵,但大都无法立即被取法。各地文化环境差异很大,很难用局部借鉴解决问题。我预言的“小清新”风潮,在两岸确实有好些实例。在台湾,“音乐剧”从动辄上千万元台币的豪华作品,变成三五年轻人聚在一起,就可以自己动手完成的表演。2015年,台湾的校园、小团体创作的小音乐剧已多不胜数,使“音乐剧”的概念几乎和“小剧场”相类。只是这些小型作品资源不足,目前只活跃在小圈内。所以“小而美”虽然成了风潮,但和产业的联结还是不成熟的。

在其他尝试方面,去年开始,笔者也率先尝试“两岸合制”的创作模式,目前已有两个项目在进行中。与“开心麻花”合作的张雨生音乐剧系列在高雄、台北、北京做了实验性发表,初步反应还不错;今年另一部与厦门跨岸合作的音乐剧也可望诞生。这些实验虽然在“创新方式”方面很有意义(观摩做法、促进人才互补交流),但实际运营成果仍有待时间观察。

究竟华人音乐剧市场成长如何?以创作活动量来看,确实有很大增长;但是从产业观点来看,即使加入活力很旺盛的香港,还是不够理想的,和预期的音乐剧盛世差距仍大。那么,叫好又叫座的“完美作品”的出现,到底难处在哪里呢?

“完美作品”的木桶理论

有个“木桶理论”:木桶由许多长短不一的木条构成,它所能承装的水位,全由短的木条决定。

音乐剧是最复杂、最多元的综合表演艺术,不管强项有多强,总体成绩往往被最弱的项目决定。只要有一个项目没搞好,“完美作品”就出现不了。

我常观察许多新作品,不是差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也许音乐很好、可是剧本很弱;也许表演不错而舞美欠佳;有时是创作者不到位,有时是制作人观念有问题……就算整体质量好,营销宣传不够,也可能半路阵亡……相反地,财力雄厚的制作(通常跨影视娱乐,如香港张学友主演的《雪狼湖》、台湾张惠妹主演的《爱上卡门》是早期例子),也因为投资结构影响作品定位,美则美矣,注定无法在艺术层次深耕,结果只是接近一场演唱会,无法成为值得尊敬的经典。

身为节目制作人,我愈来愈认为,所有元素全到位是极难的事。只要一项不到位,就会发生“木桶理论”的结果。制作人像下一盘棋,不但要操控全局,还要协调棋子之间的默契和情绪。这件事往往无法达成理想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更不是人多或钱多就好办事。参加的人愈多,拉扯的力量愈多;甚至两股“正确”力量的分歧,反而产生“偏颇”的结果。

智慧的制作人、绝配的创作团队、恰好的投资和营销……对一部“完美作品”可说缺一不可。然而让这些东西同时到位,目前就像坐在拉斯维加斯吃角子老虎机前等“宾果”一样,不是个人能力或理论可以解决的事。“完美作品在哪?”答案是“等”,听起来无可奈何,但现状确实如此。我们只能等待人才与环境再成熟,提高成功率;现在如强用资源去催熟,摇中“宾果”的几率很低。

但是“等待”并不是消极放弃,可算是务实的态度。我们放下对音乐剧催熟的期待,避免作品承受过度的压力,用平常心,让作品顺其自然地完成,如果音乐剧真要成为扎根文化的全民艺术,花点时间让艺术工作者尝试、接纳反馈、融合、新生是必要的。然后在因缘俱足之下,某一部“完美作品”就水到渠成浮现了。

重视观众、推动本土化

在这段发展期,我提出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这些方向绝不是唯一正确。毕竟“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列举的方法,仅代表自己努力的方向,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重视“观众”。我们知道,在伊拉克或非洲发展百老汇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管是文化背景、欣赏品位、消费习惯,推出不符合观众需求的表演,终究是一厢情愿。所以我们每个创作者,消极者则去适应观众,积极者则去引导观众,但无论如何,就是不能无视观众。我们必须放下身段去了解观众,感受他们的需求和反应。时而让他们感到窝心,时而让他们觉得受启发。这样才能一边创造市场,一边完成艺术的使命。

因为我们重视观众,所以我们要“本土化”。本土化,并不是“义和团”似的排他心态,而是发展本国艺术万变不离其宗的出发点。外来作品在市场得到巨大成功,难免动摇本地创作者的信心,可是一味追随模仿,必然遇到障碍。原因在于,观众欣赏外来艺术,心理是做过调适准备的。已经预设欣赏美国风、英国风、法国风……但是看本国作品时,他们并不想看次仿冒的山寨外国剧。所以“勇于做自己”,并不是出自艺术道德劝说,而是面对现实的醒悟。

那么如何“本土化”?就是在熟悉东西方音乐剧手法之后,舍弃既有观念和包袱,从头全新思考适合本地观众欣赏的内容与形式。以台湾来说,我和音乐时代剧场几年前开始研发“台湾音乐剧”,除普通话之外,也引进闽南语、客家语,发掘本土题材,取用本土音乐,在过去五年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成为许多团队创作的主流路线。同时,台湾的传统戏曲界也大幅音乐剧化,例如“唐美云”“尚和”等歌仔戏团积极融合传统与现代,后者甚至把作品改称“歌仔音乐剧”。新生代团体是另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综合“小清新、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的潮流,化整为零,走出剧院,进入街巷表演场所,甚至百货公司、书店、咖啡厅,用自己喜爱的音乐语言,讲述心中关切的题材,使作品更活泼、自由、多样。

聚沙成塔

如同前文所述,这些发展在产业层面目前看似没有重大建树,但是我们耐心地等、平心静气地欣赏,也许这就是音乐剧当前该有的心态、也许它们就是音乐剧产业的未来。这当中,没有捷径。

最后,还是要回到“聚沙成塔”的千古真理。我们过去十年曾经期望中国音乐剧盛世一次到位,然而这个期望有点过度乐观。无论如问,开路者走在时代前端,过程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带来不可磨灭的“启蒙”贡献。但接下来的过程,建议大家回归平常心,欣赏每一年的创新与变化。期待音乐剧论坛能继续年年举办。过去几年议题偏大和沉重,未来则不妨变成年度聚会,让各地朋友介绍当年成果、分享心得,甚至设计一些评奖,鼓励好作品或个人,逐渐增加制作者“摇中宾果”的几率,为未来必将形成的音乐剧巨塔,撒下积累的金沙。

(作者为音乐时代剧场艺术总监)

猜你喜欢
音乐剧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中国音乐剧产业运营发展策略探析
East Side Story
以偏概全要不得!
聚焦华语原创音乐剧(上)
音乐剧《保镖》 英国伦敦阿德尔菲剧院
看音乐剧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音乐剧:文化消费的又一片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