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站信息构建效果评价研究

2015-10-19 22:05洪晔
教育界·上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效果评价

洪晔

【摘 要】本文将信息构建理论及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效果评价方法运用于高校网站建设中,通过分析高校网站在信息内容和版式结构上的特性,论证对高校网站开展信息构建及其效果评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可用性测试的相关理论,通过构建启发式准则体系对苏州大学网站的信息构建效果展开实例评价,从组织系统、导航系统、标识系统、搜索系统等四大方面以及下属的41个条目出发,判断网站在可用性上是否符合启发式准则要求,并对信息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严重性评分。

【关键词】高校网站    信息构建    效果评价     苏州大学

1 信息构建概述

1.1信息构建的内涵

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简称IA,是最早由美国建筑师Richard Saul Wurman在1975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将建筑设计中的相关理念融入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与整序中,提出这个跨学科概念。IA提出之初,并未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可,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环境下人们的信息素养比较低下,更关键的是缺乏开展信息构建的实践平台。跨入21世纪,互联网的风靡及其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为信息构建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简而言之,信息构建包括以下四点内涵:

(1)信息构建的直接效果和根本目的是使信息清楚、易理解、易利用。

(2)信息构建作为一种信息组织加工程序,是介于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中继程式,是对信息生产者传播需求和信息消费者利用需求的兼顾。

(3)组织、标识、导航和检索是信息构建的四大子系统。

(4)信息构建包括宏观层面的信息空间环境构建、中观层面的信息体系结构设计和微观层面的信息内容资源组织。

1.2信息构建的核心集

信息构建的核心集是指信息组织中主要使用的子系统和功能模块。网站信息构建的核心要素包括组织、标识、导航和搜索四大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功能上互补、形式上共存,共同构成网站信息构建的整体框架。

(1)组织系统的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分类,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将信息进行合理地整序,并确立各类内部、各类之间的关系,建立跳转发散链接。

(2)标识系统是融入视觉艺术设计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则,将信息内容的名称、标签、描述和外形等元素涵盖其中,使得同类信息同质化、异类信息异质化、主要信息突出化、次要信息边缘化。

(3)导航系统负责信息的浏览和在信息之间移动,通过各种标志和路径的显示,让用户能够知道自己看过的信息、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自己可进一步获得的信息内容,起到现实世界中坐标、地图的作用,可分为全局导航和页内导航。

(4)搜索系统即网站的站内搜索引擎,它负责将用户的自然语言搜索需求转化为搜索提问式,经后台运算后,反馈出相应的搜索结果。搜索系统的关键指标在于搜索速度、搜索质量和搜索结果呈现形式。

2 网站信息构建的效果评价

2.1效果评价的价值取向

信息构建理论既是贯穿网站开发建设全过程的指导思想,也可视作是对网站开发建设进行评价的基础标准与指标框架。关于信息构建效果评价问题,信息资源管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2001年在西雅图市举行的“计算机系统中的人为因素”会议上,信息构建领域的专家学者以“评价信息构建的质量:可行与否”为题展开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网站信息构建效果可否评价,其二,网站信息构建效果如何进行评价。

关于“可否评价”的讨论,结论是肯定的。关于“如何评价”的争议则主要集中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是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Jesse James Garrett认为,虽然网站都是由可分析的数据构成的,通过开发高效精密的工具可对网站进行评价,但是信息构建是超越网页层面的,所有的信息都是有其结构的,无论是否有意而为。因此,技术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并非最终都要通过技术方法来解决,信息构建是人智行为,难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Nick Ragouzis认为,证明信息构建的价值,或者说信息构建定量评价,是个错误的命题。信息构建不是一项单独的设计工作,而是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整体的设计系统。信息构建的意义在于对用户体验施以切实的改善和优化。Gary Marchionini认为,信息构建的局部指标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但信息构建的整体效果只能进行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在网站的视觉效果、易用性程度、用户友好度等方面可做出相对宽泛的分析,而定量评价则可对定性评价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形象化的处理,通过加权赋值运算,用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网站信息构建的效果。因此,定性和定量评价应相互结合,以基于用户使用的定性评价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工具。

2.2效果评价的方法适用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是开展信息构建效果评价的正确取向。在具体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可参考系统可用性测试的思路。启发式评估是可用性测试的一种形式,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启发式准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参评者沿着指标体系的线索,对IA效果展开评价。

Jakob Nielson在其2005年出版的著作《十项可用性启发法》中详细阐述了十项启发式评估法准则。这十项准则分别是:系统状态的可见性、系统与现实世界的对应、用户控制及其自由度、一致性与标准、错误避免、减少人工记忆的自动识别、灵活性与使用效率、美学与简约设计、用户错误的应对、帮助使用文本。将启发式准则的理念融入信息构建的四大核心集当中,国内有学者提出信息构建启发式准则体系,既是引导用户深度使用和全面理解网站的路径,也是网站信息构建的评判指标。具体评价流程分两个步骤:其一,对照启发式准则,判断网站在可用性上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并判定是/否/无法确定;其二,对网站信息构建上存在的问题给出严重性评分,评分区间为0—5分,0.5分为一个层级,共计10个层级。

3 苏州大学网站信息构建效果评价实例

根据上述评价体系,笔者选取苏州大学网站进行实例分析。苏大新版网站于2012年升级改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无论是信息内容还是版式设计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3.1组织系统

新版网站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信息资源重组,对所有信息内容都进行了分类。在进入主页之前添加访客引导页面,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划分为“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校友校董”“合作伙伴”“准苏大人”和“社会访客”等六大类。进入主页后,页首横导航共九大板块,包括“苏大新闻”“学校概况”“院部设置”“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招生就业”“合作交流”和“苏大经纬”等,总体上以校内职能部门分工结合信息内容主题作为分类依据。首页左侧的竖导航则为对应访客引导页面所选择用户类型的细分小类,如选择访客类型为“在校学生”,则对应的左侧竖导航显示为“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生”“海外教育生”四个小类,点击各小类链接以飘窗的形式显示该类人群的常用链接,如“数字迎新系统”“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园地”“提前毕业”等,并按“入学、学习实践、深造与创就业、离校”的时间线索进行大略分类。

总体上看,苏大网站的组织系统较为合理,表现为两条线索、六大板块。两条线索为按用户信息需求组织信息分类和按内容主题组织信息分类;六大板块为首页上的页首横导航、图片专题新闻、用户人群分类快速链接、最新通知、苏大要闻和主题服务。

组织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

信息构建问题 严重性评分

组织系统方面

分类标准不统一逻辑性欠缺:苏大新闻、苏大经纬出现在横导航不合适 2.5

各分类之间的区别不明显:不同用户人群分类进入首页无明显区别 2.5

网站组织结构不符合用户习惯:增加访客引导页面违背使用习惯 3.5

一级分类数目偏多且下属二级不均匀:横导航九个板块过多、整合不足 3.0

网站分类方案混乱:两条线索的信息分类方案缺乏衔接、融合度差 3.0

3.2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方面,苏大网站主要包括横竖两种形式的导航。横导航始终位于页面中上部固定位置、固定大小,醒目易用。竖导航位于页面左侧,根据子栏目多少调整高度,灵活美观。横导航主题分类板块在鼠标出发区域显示二级主题类目标题,点击进入后,在页面左侧设置了基于二级主题类目的竖向列表。竖导航用户人群分类板块类目相对固定,通过动态飘窗显示详细信息,基本达到导航系统覆盖所有页面。页面左上角均设置有校徽和校名的所有者标识,并添加返回引导页链接,设计巧妙。同时,鼠标悬浮窗显示“返回引导页”的文字说明,既起到使用向导的作用,又不影响整体美观。站点地图位于访客引导页面左上角醒目位置,其内明晰地罗列了各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的链接,缺点在于可视化效果较差,页面过长。

导航系统是网站信息资源分类和组织的具体实现形式,为用户网站使用和信息获取提供了线索和路径。苏大网站的导航系统完备,总体表现为横导航和竖导航相结合、静态导航和动态导航相结合。横竖导航分别针对不同的信息分类依据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静态和动态两种导航形式相结合既保障了全局导航的稳定性、固定性要求,又维护了使用上的灵活性和版式的美观。

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

信息构建问题 严重性评分

导航系统方面

网站没有目录索引功能:组织机构、专业设置等仅以列表罗列 4.0

全局导航系统导航项偏多 1.5

网站地图结构不清晰:条目罗列过于粗放繁复不够简洁扼要 2.5

快速链接项偏多:次级页面内容多以快速链接项实现,网站整体性较差 3.0

3.3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分为文字标识和视觉设计标识两大类。文字标识作用于传达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视觉设计标识作用于信息呈现的手段和形式,以服务于信息内容的完整表达。

苏大网站有高度统一的标识风格,以红、白、黑为三基色,辅以基于网页内容变化的不同百分比的灰色。网站整体形象庄重古朴而不失时代气息。网站及各版块标题栏以红色衬底,结构清晰醒目,易于相互区分;各版块主体内容以白色衬底,对比明显清爽简洁;页首横导航以黑色衬底,传达出导航系统应有的稳定和正式感。

信息内容标题在文字组织上语法一致、语言凝练易理解、同级标识含义互排斥不混淆。以访客人群分类为例,均采用“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校友校董”等四字短语。主导航也都是诸如“学校概况”、“院部设置”、“师资队伍”等四字短语,从语法上来说都是联合词组,而不存在动宾、主谓、偏正等造次语法混用的情况。并且一级标题对应的二级标题,符合内涵与外延的逻辑关系,如“教育教学”一级标题下设“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四个二级标题。在图标设计方面,通过图标视觉意象较好地传达了对应的信息内容。如,以十字路标形象标示校区导航地图系统、以党旗形象标示创先争优专题网站、以无线网络信号形象标示信息公开专题网站、以信封形象标示校长信箱等。在URL设置方面,通过URL名称能够反映该页面的信息内容。横导航栏各链接的URL特征段均为“一级标题的英文翻译+二级标题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如一级标题科学研究下的二级标题科研机构,其URL特征段即为“/science_research/kyjg”。

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

信息构建问题 严重性评分

标识系统方面

对应不同访客人群的主页面缺乏标识区分度 4.0

部分标题用语表意不明:准苏大人、苏大经纬 2.0

3.4搜索系统

搜索系统是高校网站信息构建中十分重要但也最易被忽略的一项内容。借助爬虫式搜索引擎的搜索系统与传统的目录陈列式信息组织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目录陈列式是网站的建设者根据现有掌握的信息资源,以自认为合适的体系结构和呈现形式提供给用户。而搜索引擎系统则是完全由用户占主动权,根据自主需求编制搜索词和搜索式,通过搜索直接瞄准所需信息,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对无关信息的浏览量。

苏大网站搜索系统的使用主要分两种形式:其一,各页面右上角固定位置的搜索框,其二,“苏大新闻”页面的新闻搜索框。经试用发现,两种方式都只是针对各类新闻内容的专题搜索系统,而并非是面向全网的全文搜索引擎系统。这是对搜索系统的片面理解,也极大地减损了搜索系统的应有价值。因此,只能针对现有的新闻专题搜索开展评价。在搜索范围的选择上,既可以对所有新闻进行集合搜索,也可以按新闻所属板块,如“苏大要闻”“新闻动态”“时事导航”“E海报”“学术活动”“媒体聚焦”进行搜索。四种检索项可供选择,分别是:按标题、按发布部门、全文检索和按时间。检索结果列表包含新闻发布日期、新闻标题和新闻发布部门三项内容。无论按何种检索项,均默认按时间先后排序,无法个性化定制检索结果列表显示方式。

搜索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

信息构建问题 严重性评分

搜索系统方面

无独立的搜索页面:只有搜索结果显示页面,无专门的搜索页面 4.5

无全网全文索引数据库:搜索功能仅面向各类新闻内容 5.0

未指明所使用的搜索引擎 3.0

缺少搜索技巧帮助文件 2.5

缺少分类搜索功能 3.5

用户无法定制搜索结果显示页面 4.0

网站未提供站外搜索功能 4.0

4结束语

苏州大学网站建设较好地融入了信息构建的相关理论,卓有成效地改善了用户体验,提升了网站的整体水平,较之于旧版网站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对信息构建内涵理解的不深刻以及实际应用的不灵活,网站还存在一定问题。

根据潜在信息需求不同而对访客角色进行分类,有利于关联信息的整合展现,提高了用户信息获取的针对性。但当前采取的在主页之前增添访客引导页面的方式,似乎又有损害网站使用的自由度和流畅度之嫌。原因主要在于,通过不同角色进入主页并没有整体形象上的显著区别,而只是竖导航做了对应角色需求的内容设置。从满足用户单向线性信息需求出发,这样的设计无疑是最利于信息获取效率最大化的,了解网站结构的用户能以最快速度和最少的鼠标点击进入需要的页面;然而对于陌生用户而言,他们的信息需求未必是很明确的,并且往往需求也并非是单一性的。因此,首页仍呈现不分角色的所有主题分类信息,将角色分类的步骤后置并作为选做题而非必做题,并将按不同角色点击打开的二级子页面做整体形象区别,这样更能兼顾信息需求明确与否两类人群不同的用户体验。

此外,搜索系统以及目录索引功能的缺失,也十分显著。这限制于全文检索、分布数据库调用、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原因,但归根结底,需要进一步统筹高校内部网站群建设,特别是一级域名学校网站与次级域名下学院网站、系科网站、职能部门网站信息内容的整合利用,要在更大范围内做好网站信息构建。

相比于网站艺术风格设计和技术功能实现,信息构建在网站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法量化和显性化的,信息构建的不足对于用户使用体验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高校网站的用户来说,失败的信息构建将增加获取信息资源的时间成本、智力成本,甚至导致无法获得应有的信息资源,从而形成相对信息孤岛。对于高校来说,信息构建的不完善将减损信息资源的实际价值,造成有信息资源却难以供给利用的尴尬局面,未经系统化的信息资源也将极大地增加网站建设者的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有效的信息构建效果评价,将能更好地发挥高校网站作为大学形象气质载体和信息资源导航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储节旺,郭春侠,吴昌和.信息组织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Keith Instone, Lou Rosenfeld.Measuring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Quality [EB/OL].http://instone.org/files/MeasureIA-Panel.pdf,2013 .

[3]Jakob Nielson.Ten Usability Heuristics.[EB/OL].http://www.useit.com,2005.

[4]姜婷婷.网站信息构架的评价——以大学网站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2005.

[5]苏州大学网站主页.[EB/OL].http://www.suda.edu.cn, 2011.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效果评价
绘画作品选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亏格4 周期纤维的陈数结果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社区医生与二级综合医院专科联动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合宪性解释在民事法律中的应用及其规则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满意度调查——基于苏州大学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