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水平的残疾人能写书?他在全职指导

2015-10-16 16:42浮琪琪
中国慈善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张大残疾人公益

浮琪琪

从赵翠慧手里接过厚厚一信封美金,张大诺懵了。

2009年6月,台北,“周大观文教基金会”第十二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颁奖现场。基金会取名于9岁抗癌小巨人周大观,旨在帮助不幸但热爱生命的孩子。因自传《假如我能行走三天》,肌无力患者张云成获得此奖。

推着张云成上台,张大诺一眼就看到了赵翠慧。几个月前,他们刚见过。当时他以为,她是个骗子。

张大诺是张云成的指导老师。这一身份,正是赵翠慧初次见他的理由。得知他辞职免费指导残疾人写书,全家的收入依靠妻子,赵翠慧告诉他,“女人养家太辛苦,你之前挣多少,这个钱我补给你。”张大诺愣了。

“你把卡号写下来,我先转半年费用。”赵翠慧很是认真。张大诺未及思考,近乎本能地道谢。“你不要谢我,应该是我感谢你。”赵翠慧说得郑重。

张大诺纳闷,“给我钱,还谢我,我想她可能是个骗子。”写了一半银行卡号,他又划掉,谎称不记得了。“真没当回事,这完全不靠谱。”

颁奖现场再见赵翠慧,张大诺追悔莫及。赵翠慧是周大观文教基金会执行长、佛光山台北区会长,是佛光山星云大师最喜爱的弟子。因为常为公益周转筹资,她在台湾被称为“周转爱的人”。

典礼一结束,赵翠慧直奔过来,“这是第一笔半年的钱,麻烦你自己换成人民币。”张大诺没反应过来,“懵了,这真金白银的,不可能是假的啊。”

手握第一笔资助款,张大诺提出得写个收据。“捐了我就忘了,你要我留收据,看到那么多钱我也心疼啊。”赵翠慧开玩笑说。“那你有什么要求?”张大诺追问。“我没什么要求,你愿意做几年都行,怎么做都行,你就做吧。”赵翠慧说。

“拯救受苦的人,是我们佛教该做的事,你替我们做了,我应该感谢你。”赵翠慧解释。这次,张大诺明白了。

他无法拒绝赵翠慧。因为实在太需要钱了。

“家中只剩一万块,下月还要付4000块月供”,张大诺正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地。

这一切,都源于当年他收到的一封意外来信。准确地说,是一封遗书。

1996年,张大诺在家乡黑龙江做报纸记者,不爱新闻头条,专喜报道边缘弱势群体。1998年,他收到署名张云成的一封来信。身患肌无力症,不堪忍受病痛折磨,18岁的张云成企图自杀。“他不想活了,但是很纠结,因为他一直想写本书。”张大诺就此许下承诺,“我要救他,我帮他写书。”

家境贫寒,没上过一天学,张云成甚至握不住笔。考虑到“他只有接电话不花钱”,张大诺打长途电话指导张云成写作。人如其名,一诺为大,细长的电话线通了整整六年。2003年,张云成出版17万字自传《假如我能行走三天》。

这本书很快在残疾人圈子传播开来,“一些残疾人觉得特痛苦,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的痛苦也不算啥。”张云成的故事鼓舞了很多残疾人,他们向张大诺发出了写书求助。

张大诺始料未及。“一开始只是想帮张云成完成心愿,没想到影响这么多残疾人。”他开始大胆设想,“如果所有残疾领域都有这么一本书,那么他们的问题也许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他设定了一个大的目标,“通过指导写书,和中国8000万残疾人连在一起,”他把它称作,“一个宏大的公益工程”。

除了精神疾病领域,张大诺在各个残疾领域都找了作者—类风湿、脑瘫、侏儒症、脆骨症……他们所患病症不同,却都“尝尽痛苦,淬炼重生,能给其他残疾人一生的安慰和扶持”,还有一点,他们“都是小学水平,没一点写作基础”。

找残疾人写书,很多人甚至残疾人家属都觉得张大诺疯了。“他们对我的学生说,那个老师疯了,你们也都是傻子。出书?你小学毕业了吗?”

张大诺的指导不高深,却异常磨人。一篇文章写两三个月,在线指导,反复修改十几遍。“有个学生连破折号都不认识,一篇稿子写了12000字,修改12遍,最后以800字篇幅通过。”如此标准,学生吓跑了一半,只留下40个。“他们几乎把所有的错都犯了一遍,改了一遍,就是这么训练的。”张大诺说。

除了写作指导,张大诺还要哄着学生,随时进行心理疏导。“有一个学生闹自杀,我每天给她打一小时电话才劝回来。”高压之下,张大诺没有放弃一个,“走的都是主动离开,没有一个是我不要的。”

36岁那年,张大诺实在扛不住了。那时他是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除了本职工作和指导学生写书,他还是一个临终关怀志愿者。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早上6点从家出发,赶往北京松堂医院关怀老人,再拐到宣武门上班,下班后去肿瘤医院关怀癌症患者,晚上回家接着指导学生写作,疲累不堪。

怎么办?张大诺有些纠结。“做记者,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临终关怀和指导学生写书这两块,没有什么人做,你专心去做,我来赚钱。”妻子理解又支持,张大诺辞掉了工作,全职做公益 。

撑了半年,家中只剩一万块。峰回路转,赵翠慧的出现,让张大诺笃信一个“公益场”的存在。“公益是个血脉相通的场,你做出价值,自然有人助你。”在这个圈子里,张大诺常被陌生人的信任所打动。“除了赵阿姨,知道我做的事后,台湾、大陆,包括国外人士都有帮我,一个工薪阶层的朋友每年都给我钱,有的人就是只有几百块也给我。”

拿到这些捐助,张大诺更着急了。“早完成一天,他们就少给我一天钱。”三年时间里,他一直泡在家里。从早6点到晚10点,他每天至少要改5万字。平均每个学生一天至少跟他学习5个小时,一年1800小时。每一年,惟有正月头两天和生日当天,他才会给自己放个假。

在家待得久了,偶尔他觉得自己有些不正常,“感觉看什么都特新鲜,后来专门跑到天安门去沾沾人气,找找人的感觉。”

学生们的书写完,手握40本书稿,张大诺又犯了难,不知道去哪里出版。“场在跳动,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中国电力出版社决定促成这一公益工程。得知作者们平均小学水平,出版社编辑犯了嘀咕。几部书稿看下来,编辑很是惊异,“怎么写出来的?”张大诺告诉他,“一帮人在屋里憋了五年。”

2014年,张大诺指导学生成书40本,出版25本,其中,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0本。他的学生中,最小的才15岁,是人民出版社史上最小作者,今年被曼彻斯特大学录取。同年,张大诺完成《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临终关怀笔记》一书。

回看近二十年的公益路,张大诺意识到自己的公益模式不太一样,“我是个人公益,由个人私产赞助”,他认为,这是公益发展的新形式。然而,出于票据手续等问题,现实中,公益个体很难得到基金会等组织的资助,所以,他提倡企业家一对一赞助个人公益,“现在个人运作的有创意的公益项目很多,企业家个人去冠名赞助,反而最容易出效果 。”

张大诺的公益工程梦仍在继续—再写一本绝症儿童关怀手册,努力健全中国临终关怀体系,打造残疾学生公益团队,开发盲人词典……公益于他,已关乎生命。

在他眼里,做公益和推企业上市差不多,任何公益小目标都可以看成一个浩荡工程。

“一步步迈向宏大公益工程,当你登上最后台阶,那一刻的感受就和马云在纽交所敲钟一样。”张大诺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大残疾人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张大林美术作品欣赏
公益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