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特别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善于运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全面思维来分析解决治国理政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为了更好地领会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本刊专访了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韩庆祥教授。
从历史思维到辩证思维
领导文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哲学问题进行了两次集体学习。一是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二是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通过两次集体学习,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作为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解人之一,请您谈谈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方法。
韩庆祥:历史思维,重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和历史合理性,它把对象和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及其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历史思维,来分析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里讲的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就是历史思维的体现,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进行思考,着力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历史思维,来分析解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他的治国理政追求的历史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后,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起飞阶段,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即“做大蛋糕”。“蛋糕做大”以后,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邓小平称为的“发展起来以后”阶段,进入“表达诉求期”。当今,民众表达诉求日趋觉醒和增强,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诉求难以完全得到满足,进而产生了各种矛盾,进入矛盾突发期。有些人缺乏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遇到矛盾绕着走,结果使矛盾“堆成山”,成为“难啃的硬骨头”。因而,这一时期也是攻坚克难期。如何破解“表达诉求、矛盾突发、攻坚克难”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现代化的制度模式和治理能力。这里讲的治理,核心首先是治理国家公共权力与正确处理党、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而国家治理的现代制度模式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协商共治,法德并举,能力现代。这种治理模式,有利于破除权力高度集中而又缺乏有效制约的体制弊端。显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我国现代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背景下提出的,它试图为解决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矛盾、难题和问题提供一整套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
辩证思维,就是注重矛盾分析,抓住矛盾尤其是主要矛盾;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统一,在注重矛盾双方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注重透过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解决实现中国梦问题中的一些重大关系。他的治国理政的目标是实现中国梦。他坚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历史必然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辩证统一来谈中国梦。首先,关于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实现中国梦,从历史看,它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从现实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未来看,这个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因而,实现中国梦既具有历史必然性,也具有价值合理性。其次,他用辩证思维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在宏观层面的中国与世界关系上,中国梦就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在中观层面的国家、民族与人民关系上,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微观层面的个人与组织关系上,中国梦是个人的梦,就是让每个人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解决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大关系问题。当今,在如何看待中国与西方关系问题上,在如何看待意识形态问题上,存在诸多误解。这些误解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主要集中在中西之争、“左”右之争上。产生这些误解的一个原因,是缺乏辩证思维。由于一些人往往在经验层面、感觉层面和情绪层面看问题,缺乏辩证思维,所以在看待问题时,要么只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忽视二者之间的统一,要么只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而忽视二者之间的对立,结果陷入片面性,甚至走向极端。习近平总书记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辩证思维来澄清、化解各种错误认识。因为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及其思想认识问题上,辩证思维最有效,它可以避免片面性和走极端。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运用辩证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可以澄清种种迷误。辩证思维内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力戒无谓之争;要求全面看问题,力戒片面看问题;要求从中国客观实际出发看问题,力戒从原则、观念出发看问题;要求历史地看问题,力戒以主观愿望看问题;要求理性地看问题,力戒情绪化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辩证思维看待意识形态建设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看待在意识形态建设中遇到的主旋律与多样化、主流与非主流、“中”与“西”的关系。他还用辩证思维看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看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和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之间的关系,辩证看待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从战略思维到创新思维
领导文萃: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十分重视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解决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意义问题;运用创新思维,来思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对此,您怎么理解?
韩庆祥:战略思维,就是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和关系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它意味着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空间维度上的全局谋划,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系统维度上的整体布局,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它致力于解决根本性问题,努力占据发展的制高点,进而具有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理念,在哲学上,体现了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任何发展总会付出一定代价,以代价换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一条规律。新常态,意味着短期有“代价”,如适当降低了发展速度,会影响经济数量的增长,但长期会有高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就经济发展规律来讲,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由速度、数量走向效益、质量,既会有传统方式的惯性和路径依赖,又会有转型的震荡和烦恼,但对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来讲,这些转变具有战略性意义。由此,应从战略高度来理解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解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意义。他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我们要把中国机遇转变为世界机遇,把世界机遇转变为中国机遇。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要广泛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他注重以多极制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掌握话语权为理念,积极确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布局。在他看来,当今世界,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也日趋加深,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从战略高度强调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联系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他指出,“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
创新思维,就是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活动做全新谋划,力求寻找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来思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他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从问题意识到底线思维
领导文萃: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关于问题意识,他指出,深化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强调“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关于底线思维,他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您怎么认识问题思维和底线思维?
韩庆祥:具有“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真抓实干,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对复杂的矛盾、问题的根本的精神状态或态度。
我国“蛋糕”相对做大以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形象地称之为“发展起来以后”时期,我称之为“表达诉求、矛盾突发、攻坚克难”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的矛盾、难题,还要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这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我们党面临“四大挑战”,即世界上一些国家对我国打压的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进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难题的挑战,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二是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三是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这里所讲的“伟大斗争”,具有新的历史形式。其中主要有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意识形态斗争、反腐败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空间争夺、网络斗争等。这里讲的“斗争”,不是“文革”时期的批判、批斗、打倒,挑起群众斗群众,而是一种应对挑战、考验、危险需要具有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状态和实践行动。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意味着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正在思考和解决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具体理解这一重要论断的精神实质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其一,要求我们对党目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做出科学判断。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是作出科学决策并提出任务的基本前提。今天,要以清醒的头脑科学判断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在此基础上明确我们前进的正确方向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今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难题与肩负的任务更多、更加艰巨。严峻形势与艰巨任务要求我们党积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攻坚克难”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应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其二,要清醒认识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面临“四大危险”,与完成任务、攻坚克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因而要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一个国家最大的危机是缺乏危机意识,一个民族最大的忧患是缺乏忧患意识,做好工作之最大问题是缺乏问题意识。然而,我们一些人对此缺乏清醒的头脑和理性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一些人对我们党面临的“四大挑战”“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缺乏应对。这样是难以胜任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的。
其三,要攻坚克难,必须克服我们党自身存在的局限,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使自身硬起来。这种“硬”,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硬在斗志。这种斗志,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攻坚克难的行动。就是说,要用体现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方式进行斗争,使斗争精神具有历史和时代的实现形式,具有历史和时代特点。
其四,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理论上认识上的清醒,认清复杂而严峻的斗争形势,认清“伟大斗争”的新形式新特点。要努力为进行“伟大斗争”做好各种准备,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认清当今西方以学术思想(文化、文明)外衣设置政治陷阱的本质,更要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一切积极因素。
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积极主动应对,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它意味着要树立问题意识、危机意识、效果意识和边界意识,遇事从容应对,牢牢掌握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我们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很“硬”,如果不是很硬,就很难把坚硬的“铁”打好。由此,最关键的首先是使我们自身硬。要真正硬起来,前提是必须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种危险”。不消除这些危险,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由此,他以底线思维直面“四种危险”,且以无所畏惧的勇气,把破解“四种危险”作为治国理政的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还以底线思维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强调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他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维护我国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今天,我们党面对的形势格外严峻,所处的环境格外复杂,面临的任务格外艰巨。他所强调的“伟大斗争”,就其实质来讲,是指我们党要有效应对“严峻挑战”、经受“四大考验”、破解“四种危险”并完成“艰巨任务”,就不能放松警惕、无动于衷和消磨斗志,必须以底线思维来面对,即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勇于革新的斗志,来攻坚克难。
“四个全面”的哲学智慧
领导文萃:2014年12月和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四个全面”贵在系统和全面,这里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请您从哲学的视角谈谈对 “四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韩庆祥: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旨在使各级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本领,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哲学滋养和哲学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应首先是面向“问题”的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倡导问题导向。他强调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他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都是针对问题的,要理解其治国理政思想,就要把握他所关注的问题,只有把握他所关注的问题,才能更好理解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今天,我们党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必须不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显然,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的是“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其实,哲学发源于疑惑和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哲学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它是面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及其问题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不断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面向“文本”,更应面向“中国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增强实践本领的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辩证法,应增强我们的担当意识,敢于直面并破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提高化解矛盾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坐在矛盾的火山口上,处在矛盾的包围当中。尤其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就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矛盾都会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都会面临“发展的烦恼”,是否敢于直面并破解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有的人不敢直面矛盾,遇到矛盾绕着走,甚至回避和掩盖矛盾,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结果使矛盾堆成山,成为难啃的硬骨头,错失了解决矛盾的机遇。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所以,要善于自觉主动地直面各种矛盾,并积极提高解决矛盾的本领。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化解矛盾的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辩证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这就揭示出“问题—矛盾—化解—打开工作局面(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在工作中会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矛盾的具体体现。我们要通过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进而解决问题,来推动工作发展。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又要从各种问题中揭示矛盾尤其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以推动工作发展。这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或看家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专心致志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上来。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辩证思维的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辩证法,可以提升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可使我们既抓住重点,又避免片面性和走极端。唯物辩证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辩证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注重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注重“两面性”看问题以及矛盾双方的协调式发展。它要求在总结经验教训、观察社会形势、制定方针政策、处理复杂问题、评价人物事件时,既讲重点论,又讲“两点论”,反对片面性和走极端。这有利于我们全面、客观、正确地看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治国理政实践中,处处体现辩证思维的“重点论”和“两点论”。他所提出的“四个全面”,既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要做好的四项重点工作,也是体现全面性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且每一个“全面”都体现了全面性。然而,在互联网上,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人看问题做事情,往往走极端,具有片面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方法论上缺乏辩证思维,在“两点论”中只看到一点,多看到事物的负面看不到事物的正面,并把负面加以夸大,走向了极端。
如何理解“四个全面”的性质、定位和内涵?对此,目前的观点比较多。我认为,还是要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四个全面”时所讲到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这一哲学基础上来,即要运用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来分析。
第一,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具体地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从历史来看,“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事关中国的长远发展。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性抉择,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具有长远的“战略设计”;“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与“全面深化改革”是“姊妹篇”,任重而道远,要有长远的战略追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全面从严治党要有战略定力。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逻辑来看,“四个全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方略,事关中国的全局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从严治党是实现前面“三个全面”的“政治保证”。“战略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完整的逻辑结构和系统。从现实地位和作用来看,“四个全面”是“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事关中国的根本发展。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总之,从性质定位来看,“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战略);是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方略(方略);是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实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体现(理论创新)。
第二,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这里需要把握几对关系:一是“四个全面”与“治国理政”的关系: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治国理政是整体,“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直接相关,但又不能取代“五位一体”,它是贯穿于“五位一体”中的根本、核心和精髓,是实现“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的实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五位一体”的政治保证。三是“四个全面”与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系:“四个全面”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意在把人们的无谓之争引导到集中解决“四个全面”中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上来,把一些人的短视、碎片化、满足于枝节的倾向引导到关注我国长远发展、全局发展、根本发展问题上来,把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思路引导到破解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建构秩序(全面依法治国)、唱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
总之,“四个全面”贵在系统和全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了哲学基础。“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不仅每一个“全面”讲的是全面,而且“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四个全面”不仅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布局,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