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锐灵
读了这本《慈善读本》,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带给我很多的感动,同时也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没有读《慈善读本》前的我是一个不懂珍惜、不知足的孩子,真的可以用“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来形容。可是当我读完这些感人的故事后,我才明白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不幸的孩子,让我不懂珍惜的坏习惯都改变了,这本书中的内容已经深深地在我的脑子里扎根了。每天晚上睡觉时我都会想着他们艰难的生活条件,每天都吃不饱、睡不好,又不可以上学,我不禁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只要献出一点爱,生命因你而精彩。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爱有很多方式。亲人朋友的爱,陌生人无私奉献的爱……没有爱就没有这个和谐的家园,也没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你知道一个生命的成长获得过多少爱吗?爱是一种循环,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分享和交流,这样才能生生不息。
这本书中有一个小故事名叫做《记住,我爱你》,是一个生命诞生感人的故事。5·12汶川地震后,盛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场大地震后,大地一片狼藉。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在垮下来的房子下发现一具女性遗体,而她死亡的姿势,是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臂支撑着身体,她死了。正当救援人员绝望时,队长发现女人身体下有一个孩子包在一条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孩子毫发无伤,静静地睡着,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他根本不知道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孩子的包裹里发现一部手机,上面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爱从哪里来,爱从你父母那里来,爱和你的生命一起来。爱是生命的源泉,是让我们感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园。《慈善读本》中最让我心疼的地方是第二单元的爱心照片,那里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躺在地上,远处正有一只硕大的秃鹰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等待这即将到口的“美食”。这时我多么希望马上到那个地方去拯救这条可怜的小生命。另外我还读了第三单元的爱心故事,最让我佩服的是比天使心灵更美的女人。故事中的主人公——琳达,她的女儿被黑人孩子杀害了,但她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憎恨黑人,而是去帮助他们。我很佩服琳达对黑人的关心、关爱和宽容,我觉得我们应该像她那样有着对别人的宽容之心,去了解别人,关爱他人。
我读完了《慈善读本》,我很敬佩书中介绍的慈善人物:王健林、比尔·盖茨、黄福荣。为什么我会敬佩他们呢?因为他们爱帮助人,捐钱给贫困儿童,帮助他人成长。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像他们的慈善家,虽然有的慈善家捐的钱不多,但是他们有帮助他人的爱心。所以我的志愿是:捐钱给这些贫困儿童、贫困家庭,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到处都有温暖。
一些和我们同样大的孩子,因为家中没钱或家人的去世,他们只能放下学习。为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我国在1981年设立了救助失学儿童专项基金。基金会成立以来,获得了很多爱心人士的捐赠,至今已帮助1200万儿童圆了上学梦。这是陌生人的爱,我们不曾相识,但我们共有一颗心,那就是爱心。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句话:“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是呀!爱是一位无言的精灵,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我们是爱的种子,等待春风来吹醒,甘露来滋润。
(本文作者系福州市罗源实验小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