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模拟电子技术教学项目设计原则进行探讨,提出教学项目设计应遵循完整性、独立性和拓展性原则,从而促进教学项目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项目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56-02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电气和通信等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具有知识涉及面广、概念抽象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因而学生普遍觉得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存在较大困难。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载体,设计合适的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法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而对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来说,合适的教学项目也是其取得成效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教学探索,提出模拟电子技术教学项目设计应遵循完整性、独立性和拓展性原则。其中,遵循完整性原则,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遵循独立性原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电路、调试电路的能力;遵循拓展性原则,能够使教学由简入深,并创造因材施教条件。教学实践也表明,遵循这三项原则设计的教学项目,能够有效提升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成效。
一、教学项目设计的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是教学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所谓完整性原则,指所设计的若干教学项目,应能覆盖教学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若教学项目设计不满足完整性原则,教学上将形成“盲区”,难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具体可设计4个教学项目,总体上覆盖教学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项目列表
项目名称 主要知识点 主要技能
直流稳压电源安装与测试 二极管特性;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二极管测量;直流稳压电路安装;万用表测量电压;示波器测量波形
低频功率放大器安装与测试 三极管特性;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三极管测量;低频功率放大器安装;直流工作点测量;交流放大倍数测量;通频带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测量
压控电压源安装与测试 正相比例放大电路、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减法电路 压控电压源电路安装;输出直流电压测量;输出交流纹波电压测量
温度过高报警电路安装与测试 波形振荡电路、波形变换电路、电压比较器电路 温度过高报警电路安装;波形观测及其频率和幅度测量
二、教学项目设计的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指项目电路无须连接其他电路,就能独立完成具体的功能。满足独立性原则的项目电路,通常包含信号产生、信号处理、功率输出等部分,是若干典型电路的综合应用,对其加以包装,可以成为一个小电子产品,教学项目更接近工程项目。满足独立性原则的教学项目,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电路、调试电路的能力,能使学生从学习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介绍3个教学目标相同的教学项目设计实例(见图1、图2、图3),从独立性原则的视角,比较3个项目的不同。
图1 方波发生器电路
图2 LED闪烁电路
图3 温度过高报警电路
项目1为方波发生器的安装与测试,具体电路如图1所示;项目2为LED闪烁电路的安装与测试,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项目3为温度过高报警电路安装与测试,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3个项目,其教学目标相同——理解方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方波振荡电路的安装与测试技能。
项目1没有负载,需要连接其他电路,才能确定产生的方波信号有什么作用,因此,不满足独立性原则,不能成为一个小电子产品。若项目1应用于教学,初学者往往不了解电路具体功能和应用场景,因此,教学效果会较差。项目2通过产生方波,驱动LED闪烁,电路功能明了。但LED闪烁功能,往往只是电路功能的一部分,因此,项目2也没有完全满足独立性原则,也难成为一个小电子产品。若项目2应用于教学,初学者容易理解电路功能,但不了解电路应用场景,因此,教学效果不会很好;项目3包含温度检测、电压比较、方波振荡、LED驱动电路,电路功能、应用场景最明确,且能独立成为一个小电子产品,因此,项目3设计最符合独立性原则。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项目3应用于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三、教学项目设计的拓展性原则
拓展性原则指设计一个教学项目,尽可能设计多个版本,各版本电路依次复杂、功能依次增加(或指标依次提高)。教学项目设计的拓展,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实现教学由浅入深,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二是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在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上总存在差异,在项目安装与调试时,安排基础欠佳的学生选择电路和功能简单的版本,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挑战电路和功能复杂的版本,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成效。
如压控电压源教学项目设计,设计了3个版本,3个版本的具体电路如图4、图5、图6所示。
图4 版本1电路
图5 版本2电路
图6 版本3电路
3个版本都是压控电压源电路,版本1电路简单,但输出驱动能力差,只能提供20mA电流;版本2在版本1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级电流放大,提高了输出驱动能力,输出电流可以达到2A;版本3在版本1的基础上,增加了负载电流检测和限流电路,实现了限流功能。
教学时,可以建议基础差的学生,先完成版本1电路的安装与测试,成功后,再尝试版本2,对基础好的学生,建议直接完成版本2或版本3电路的安装与测试,既照顾了基础差的学生,又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实现因材施教。
四、小结
本文介绍了模拟电子技术教学项目设计的完整性、独立性和拓展性原则,给出具体教学项目设计实例。经多年教学实践表明,以完整性、独立性和拓展性原则为思路设计的教学项目,能有效提升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伍学珍,陈光会,姚开武.导入TRIZ创新方法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23)
[2]王振玉,高艷玲,李立平.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
[3]陈静,史雪飞.“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若干关键问题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YB2014486)
【作者简介】韦忠善(1972- ),男,广西横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