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奥赛罗》
GiuseppeVerdi-Otello
主演:约翰·博塔(Johan Botha)
蕾内·弗莱明(Ren6e Fleming)
福克·施特鲁克曼(Falk Struckmann)
指挥:塞蒙·比契柯夫(Semyon Bychkov)
演出:大都会歌剧管弦乐团、合唱团和芭蕾舞团
(The Metropolitan Opera Orchestra,Chorus and Ballet)编号:0440 074 3862(DECCA)
音乐史学家亨利-朗格说过:“《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可以加以概括的,但《奥赛罗》则永远不能。因为‘静止就是沉默,命运不是以语言武装起来的,它逃避一切文字,它只是在一切情节、一切语言、一切姿态的总和中表现出来。所以威尔第的象征并非意味着这个或者那个意义的象征;它意味着一切,而不是任何具体的事物,它们是属于音乐的象征,而不是属于智力的象征。”
这段精确的论述虽然针对的是《奥赛罗》,但基本上可以概括威尔第整个创作生涯的一个基本风格。
1871年,当威尔第完成了《阿依达》之后,整整15年,除了一部《安魂曲》以外,未曾写过一部歌剧。威尔第一直非常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写过《麦克白》,并曾经试图谱写《李尔王》,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动笔。但在威尔第的晚年却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谱写了两部杰作,这就是《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歌剧的脚本都出自作曲家、剧作家博依托之手。
威尔第的一生其实还是非常幸运的,在歌剧创作的中期,他遇到了皮亚威这样一位出色的剧作家,而在他生命的暮年又遇到了博依托。在《奥赛罗》中被认为最出色的是对第一幕的改写。在歌剧中,博依托将它设计成了奥赛罗在狂风暴雨中的凯旋,而民众的欢呼伴随着奥赛罗英雄般的入场,人物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孔武有力般鲁莽和诗意般脆弱,使这部戏剧形成了强烈的冲突,甚至有荒谬之感。这完全是两个弱者之间的不幸的结合。奥赛罗长于战事,但缺少细腻的智慧,苔斯德蒙娜天真有余,像个柔弱的天使,她的不幸是因为崇拜,因崇拜而丧失了判断。在威尔第的这部歌剧中,我们始终可以感受到这种命运的力量,这种无名的、悬于一发之间的、强烈的悲剧动力。当苔斯德蒙娜唱起那首令人心碎的咏叹调“杨柳歌”时,它预示了一个柔弱生命的终结,死亡或许并不可怕,而当死亡被预知的时候,悲剧才显示出它真正的残酷。威尔第在这部歌剧中,摒弃了他以往歌剧中使用大量优美旋律的手法,取而代之的是更强烈的戏剧张力。
《奥赛罗》于1887年上演于斯卡拉歌剧院,获得空前的成功,有评论甚至认为是意大利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奥赛罗》是威尔第晚年厚重风格的代表作,意大利歌剧传统的一些因素在这部歌剧中被真正地剥离了,歌剧的凝重使它没有通常的那种煽情的成分。《奥赛罗》更像是一部具有古希腊庄重风格的大戏剧,而奥赛罗演唱的难度至今是对戏剧男高音的一次艰难的考验。
这个版本演出的录像在2012年。沿用了歌剧导演莫辛斯基的经典设计,布景华丽,服装考究。在比契可夫的指挥下,饰演奥泰罗的南非男高音约翰-博塔的演唱极具瞬间爆发力,戏剧张力十足。《纽约时报》形容其歌声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规模与古铜的色泽。”而剧中苔斯德蒙娜一角由当红女高音弗莱明扮演。苔斯德蒙娜是弗莱明的招牌角色,早在1996年就曾与多明戈与指挥家詹姆斯-莱文合作过,于DG唱片公司留下获得“企鹅唱片评鉴”三星带花评鉴的录像与录音。《纽约时报》评论这场2012年的演出时说:“她知道如何控制剧中‘杨柳歌与‘圣母颂两曲的力度,让歌声缭绕厅堂。”又说:“此剧是她早期与大都会歌剧院的成功合作,也是她17年前在此剧院的首演作品,两者至今依旧默契天成。”
如果看过她与多明戈合作版本的话。那么,再看看过了17年之后弗莱明的舞台表现,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罗西尼:《威廉·退尔》
Gioacchino Rossini-Guilaume Tell
演唱:尼克拉·阿拉亚(Nicola Alaima)
玛丽娜·丽贝卡(Marina Rebeka)
胡安·迪亚戈·弗洛雷兹(Juan Diego F16rez)
阿曼达·佛西斯(Amanda Forsythe)
指挥:米歇尔·马里奥蒂(Michele Mariotti)
演出:博罗尼亚市政府剧院乐团及合唱团
(Orchestra e Coro del Teatro Comunale di Bologna)编号:0440 074 3870 1(DECCA)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的最后一部歌剧,但此时他其实只有37岁,在《威廉·退尔》之后,罗西尼几乎放弃了一切创作,除了一部《圣母悼歌》,就再也没写过什么作品。罗西尼是耽于世俗享受的人。所以,一旦功成名就,便自然而然地放弃了创作的欲望。在作曲家中,罗西尼虽然算不上一流,但他绝对是生活的楷模。前半生拼命赚钱,后半生享受阳光、美酒。罗西尼可以说是一生无憾的作曲家,一个让人羡慕的阔佬,音乐和玩乐都是他的追求。
罗西尼其实是个既勤奋又懒惰的人,勤奋是为生计迫于无奈,据说他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就是在被剧院经理逼迫下。被关进房里不能出来,在几个星期内一挥而就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慢工出细活都是无稽之谈。作品的好或坏,全凭天才的机遇,庸人忙碌一生,也不见得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作品。莫扎特晚年最后的三部交响曲,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写成的。多尼采蒂的《爱之甘醇》也是在几个星期内完成的,且这些作品都是他们最好的作品。博依托的歌剧《尼禄》前后写了56年,写得比乌龟爬行还慢,但仍然是一部失败的歌剧。
《威廉·退尔》取材于德国浪漫主义剧作家席勒的同名剧作,这是罗西尼唯一一部法国“大歌剧”风格的歌剧。歌剧创作于1829年,共分四幕,并于同年演于巴黎歌剧院。这是罗西尼比较特殊的一部歌剧,可以看出罗西尼明显受到了当时大革命气氛的影响,而追求自由、平等是浪漫主义永恒的主题。
13世纪,在奥地利的统治下,瑞士人民过着被奴役的生活,而残暴的奥地利总督竟然在闹市中心竖起一根长竿,在竿顶放置一顶帽子,命令来往的行人向帽子鞠躬行礼。而敢于反抗暴政的射手,农民出身的威廉·退尔由于拒不向帽子行礼遭到逮捕。
总督为了惩罚威廉·退尔,将一个苹果放在他儿子的头上,扬言如果威廉-退尔能射中苹果方能免罪。威廉-退尔一箭射中苹果,但在他企图射杀总督时,再次被捕。在押解威廉·退尔的途中,遇见大风,威廉-退尔乘机射杀总督,逃出虎口后,领导人民奋起反抗奥地利的统治,最终使祖国摆脱了奴役,取得了自由。
这是一部史诗性的、英雄主义题材的歌剧,场面开阔宏大,他反映了19世纪被奴役的民族要求独立、自由的心声,在罗西尼的风格中,也是较为罕见的作品,柏辽兹对此赞赏有加,歌剧的序曲非常著名,尤其是最后的号角之音,威武雄壮,势不可挡。
《威廉·退尔》的歌剧版本并不是很多,相对于罗西尼多如牛毛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几乎可以说是寥若晨星。这部歌剧的首演是按当时风靡巴黎的“大歌剧”形式演出的,但在后来的演出中,基本上不再按“大歌剧”模式来演出,普遍取消了芭蕾舞场面。这个版本是2013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市立歌剧院的现场演出。博洛尼亚是罗西尼生活学习过的地方,他的母亲就曾是博洛尼亚歌剧院的演员。所以,博洛尼亚歌剧院非常适合演绎这部歌剧。历史上,博洛尼亚歌剧院曾数次大规模排演这部宏大的作品,这一版本是他们最新的演出版本。除了取消了芭蕾舞表演。其他方面都较忠实于巴黎的首演版本。
罗西尼以喜歌剧著称于世,所以,这部唯一的大歌剧是我们了解罗西尼法国大歌剧风格的唯一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