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班
(安平县中医医院内科,河北 衡水 053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陈三班
(安平县中医医院内科,河北衡水0536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92例与对照组91例。两组均给予改善循环、营养心脏、调节血糖血脂、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曲美他嗪;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5.9%,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均下降,心绞痛发作频率均降低,发作持续时间均缩短,观察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缺血性胸痛,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若控制不当,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病病情复杂,常规西医疗效不理想[2],随着中西医结合思想在临床中不断实践开展,我院尝试将血府逐瘀汤与常规西药联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根据WHO相关心绞痛诊断标准确诊并分级,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42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0例,高血压3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与对照组91例。观察组男59例,女33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6±3.7)岁;病程10天~20年,平均病程(4.1±0.8)年;其中自发性心绞痛10例,静息心绞痛23例,变异型心绞痛8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7例,初发劳力型心绞痛34例。对照组男58例,女33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9±3.5)岁;病程10天~20年,平均病程(4.2±0.9)年;其中自发性心绞痛10例,静息心绞痛23例,变异型心绞痛7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7例,初发劳力型心绞痛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循环、营养心脏、调节血糖血脂、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0.1 g/次,1次/d,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组方:川芎5 g、赤芍6 g、当归9 g、柴胡3 g、红花9 g、桔梗5 g、桃仁12 g、甘草3 g、牛膝9 g、生地黄9 g、枳壳6 g,由我院药剂科统一煎制,200 ml/次,3次/d。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及hs-CRP、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等临床指标。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以上或消失;有效:心电图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分级减低1级;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5.9%,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治疗前后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hs-CRP均下降,心绞痛发作频率均降低,发作持续时间均缩短,观察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s-CRP(mg/L)发作频率(次/w)持续时间(min)观察组 治疗前 14.6±1.3 7.8±1.4 14.1±1.6治疗后 3.5±1.2*# 2.9±0.8*# 2.1±0.7*#对照组 治疗前 14.5±1.7 7.7±1.6 14.2±1.8治疗后 10.7±1.5* 4.0±1.5* 3.0±0.9*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脏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之间[3]。该病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临床症状发作不固定,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忽视,耽误治疗时间,发作为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猝死等严重后果[4]。临床实践发现,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关键是稳定病情,改善心电图,缓解临床症状,使相关冠状动脉病变趋于稳定,引导病情转变为稳定型心绞痛,进一步治疗[5]。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行气、通络止痛祛瘀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此方对于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具有明显功效。
综上所述,运用中西医结合理念,血府逐瘀汤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马文英.葛根素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药理学分析[J].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8(14):394-396.
[2] 孙绍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28(12):420-423.
[3] 陈德宏.自拟中药汤剂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2,25(5):836-837.
[4] 马永辉.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4,15(2):432-433.
[5] 孔柳菊.中医辨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2,28(6):653-654.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1
B
ISSN.2095-6681.2015.16.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