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这本书里出现“信”这个意思共有48次之多,表示诚实不欺的意思24次,可见诚实守信在古时人们心中占有多高的份量,不如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古人言而有信的故事吧!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三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就带着他回到外公家住。
外公家是大户人家,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私塾。皇甫绩和表兄们在私塾里上学。
外公是很严厉的人,私塾开学时他便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得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皇甫绩和表兄们一块下棋,一时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先生上午留的作业了。
外公知道后,狠狠地训斥了孩子们,然后按规矩每人重打了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再加上已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的表兄们平常都很爱护他,看到他没有被罚,心里都替他高兴。可是,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我不能放纵自己。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是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