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子龙
摘 要:随着二级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其配备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维修人才队伍来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文章从目前二级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现状入手,分析医疗设备维修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二级医院引进维修人才的原则,阐述了提高维修队伍素质、提升维修队伍形象的方,并对二级医院的管理者提出期望。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员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在医院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医疗设备是否先进,直接决定着医院临床诊治水平的高低。经过多年的积累,医院所拥有的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医疗设备维修人才队伍来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绝大多数二级及以上医院都成立了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医疗设备的保障供应、管理及维修等工作,很多二级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人员少、分工不细、维修业务能力差,加上医院管理者对于设备管理部门不重视,使得医疗设备维修在人员、经费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对于许多医疗设备特别是大中型医疗设备,医院都是采取外请维修或由厂家提供保修服务的方式,这种依赖于外力维修的方式为大多数二级医院所采用,这不仅增加设备的停机时间,而且医院的维修成本也较高。本文就如何打造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才队伍作探讨研究。
1 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不受医院重视
一般医院将设备科定位为后勤保障部门,医院无论是在人才招引、人员培训和工资待遇上都向一线部门倾斜,甚至给设备维修人员配备的维修工具都非常简单,基本上是螺丝刀、钳子和万用表等。
2、医疗设备维修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目前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学历结构中,大专和中专学历占主要部分,设备维修人员大多数没有正式编制,虽能掌握一些维修技能,但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难以具备维修大中型医疗设备的能力。
3、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医疗设备维修队伍中优秀人才频繁跳槽的情况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医院对维修人才不重视而导致医院在人才培养、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存在重医轻工的现象;二是随着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销售及维修公司能够提供丰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医院设备维修人员一般对医疗仪器设备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成了公司招募的“香饽饽”。
2 引进维修人才的原则
1、专业对口,德才兼备
医院在招聘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时,一定要选择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或具备一定从业经验的人员,此外,还必须考核应聘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对应聘岗位的兴趣度。
2、找准定位,不盲目追求学历层次
很多二级医院在招聘条件中设定的“门槛”较高,建议条件一般的二级医院在招聘维修人员时要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及素养,只要应聘人员足够优秀,可以将学历条件进一步放宽。
3 努力提高维修队伍素质,提升维修队伍形象
1、制定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
(1)维修分片制度。如果人员条件允许,建议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将维修队伍进行分组或分片包干。二级医院如果有足够数量的维修人员,可以按设备的不同类型将维修人员分为不同的维修组。
(2)科室业务学习制度。二级医院可以每半个月或每个月开展一次科内业务学习,可以安排维修人员轮流在科内开展维修知识讲座,讲授的内容可以是介绍某种医疗设备的维修经验,也可以讲授某种实用的检测维修方法,通过讲座,大家可以展开讨论。这样做可有效地增强科室学习氛围,使得维修人员更加注重维修经验的积累。
(3)医疗设备规范化维修制度。医疗设备的维修必须按照维修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应确保维修质量,缩短停机时间,减少返修率。维修人员要定期对医疗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巡检和校正。维修记录要齐全,送修或外请维修要按流程进行申请,外请工程师来院维修设备时,本院的维修人员必须全程跟踪学习了解。
2、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1)加强对新入职人员培训。新入职的维修人员一般都缺乏维修经验,甚至对很多设备都不认识。这就要求医院制定一套针对新入职维修人员的培训方案,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这样做将有利于培养新入职人员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归属感。
(2)定期请厂家工程师上门培训。对于一些新引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可以在采购设备时要求厂家安排工程师在某个时候到医院对设备的结构、原理、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3)给维修人员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正如医生要定期到上级医院进修一样,设备维修人员也需要获得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目前常见的外出进修学习的方式有:①派维修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②参加生产厂家组织的培训;③参加第三方维修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
3、注重提升维修人员的层次
(1)定期对设备操作人员开展培训。一般二级医院在新购进医疗设备时,都会要求厂家工程师对科室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医疗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后续的培训便不再组织开展。二级医院可以安排维修人员定期对临床科室组织开展常用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比如对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急救类设备至少每年集中培训一次,这不仅有利于临床科室持续规范地操作医疗设备,而且有利于提升维修人员的层次感,让医院领导和临床科室对设备维修人员有一个新的认识和定位。
(2)鼓励维修人员发表学术论文。医院可以鼓励维修人员每年发表学术论文,并列入年度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撰写学术论文不仅能够让维修人员某些方面的经验或心得得以展示,而且对于维修人员提升业内知名度、职称晋升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3)鼓励维修人员参加技能竞赛。随着医院医学工程专业的不断发展,该行业正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维修人才,很多地区的医工类学术组织、卫生行政部门或大型医院会定期组织医疗设备维修技能竞赛,目前参赛获奖人员大多数来自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管理者也可以鼓励本院业务能力较强的维修人员积极参加该类竞赛,对于获奖人员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可以让维修人员感受到医院的支持和肯定,感受到职业成就和荣誉。
4 提高管理认识,建立激励机制
1、不断提高维修人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为保证维修队伍的稳定,医院管理者一定要让维修人员不断地接受思想政治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他们团结互助、互相交流的氛围,让他们认识到为临床服务就是为病人服务,要热爱、珍惜自己的岗位,热爱本职工作,要不怕苦累,淡泊名利。
2、领导重视,提高维修人才待遇
医疗设备维修人才队伍的质量关系到医院服务患者的质量,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像重视临床科室一样重视这支队伍,要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待遇,降低他们在医院的不平等感,使得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3、建立激励考核机制
医院管理者对于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要建立一套工作激励考核机制,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并对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分配挂钩,要奖惩分明,坚决打破“大锅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