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效华
摘 要: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整合?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摸索,提出三点看法:转变教育观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握信息技术使用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院校;数学教学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计算机以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紧密而不可分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它已成为人类的核心。
为了适应这种深刻的变革,教育界提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那么在职业院校数学课堂中,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本人结合教学中相关尝试探索,以及从教十余年来的经验,对在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认真思考和实践,提出在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适应时代和职业教育的要求
如前所述,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必然要走向更深层次的信息化。作为教师,不能等着硬件设备齐全了,才开始进行信息化的教学。只有从现状出发,积极寻求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才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信息技术的作用一方面针对教师是支持教学,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是加强学习,只有实现了这两点,才可能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模式。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有人形容当前的职业教育是没有门槛的教育。职业院校招生不象普通教育是经过层层选拔,它几乎是来者不拒。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学愈来愈难。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低,一般不是智力水平低,多是不适应应试教育的方法,学不得法造成的。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还是一味走传统教学老路,就像走进了死胡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被压抑了,学生将是愈来愈自卑,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当前的职业教育,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另类教育,教师不能先瞧不起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树立良好的职业教育的“学生观”。职业院校学生只有差异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作为职业教育者,面对现状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可能选择学生。而信息技术成为职业教育者改变教学现状的有利工具。
2 在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首先,要找到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数学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堂都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也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我们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把传统教学中本来要做的事做得更快更好,把传统教学中想做而无法做到的事轻松实现,因而必须找到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数学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传统教学方式中很难讲清楚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难以用语言或传统教具阐述的事实,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理解新知识。职业院校数学中的以下几类问题能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1)从常量到变量的过渡问题,如代数中的函数教学,可以利用Mathcad、几何画板等软件或图形计算器得出对应的函数图像进行辅助教学;(2)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问题,如轨迹教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图形计算器的轨迹功能,制作动画,演示轨迹形成过程; (3)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问题,如数形结合教学:三角函数、向量等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处理,形成生动的图像变换,有效揭示数与形的内在关系; (4)复杂的图形绘制与繁琐的计算之类的数学问题,如绘制各种几何体的直观图教学和函数图像、性质的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计算与作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不要求一定的理论高度,只需“必须、够用”即可。所以一般在函数和解析几何教学中可以比较多得使用信息技术。比如在本人的教学中,我曾利用VB小程序和Z+Z智能软件,解决了传统函数作图费力、费时、粗糙等不便,突出函数的数与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其次,选择适宜的数学教学软件。
目前有很多优秀的数学教学软件,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教师要善于探索和应用这些教学平台,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下面介绍的几个软件,能很好的支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1)《几何画板》不仅能够动态地表现几何关系,而且还突出了“交互性” 的特点。其优点有:①功能强大,可以满足教学工作的多方面的需求;②形象直观,可视化效果好,通过它可以使知识内容一目了然;③操作简单,不必进行系统的学习,多接触几次就能够熟练掌握;④动感十足,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变换效果好,而且操作简便。
(2) Z+Z智能平台—数学实验室
由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及广州大学兼职院士张景中先生研制开发的Z+Z智能知识平台,是一种能够引用知识、运用知识、传播知识、学习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计算机软件平台。它由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课程的知识平台组成,适合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支持教师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多媒体课件的二次开发,是一个便于在课堂演示教学和学生利用光盘进行个别化学习的知识平台。Z+Z平台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改革职业院校数学课的一个有效工具。
(3)图形计算器
图形计算器有别于传统工具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强大的代数运算功能,几乎囊括了中学数学教学涉及的各种代数运算,如代数式的化简、求和、因式分解、解方程、求导、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等;二是较强的几何作图功能,不仅能以函数表达式、参数形式、极坐标等多种方式自动绘出函数图像,还提供了让操作者根据需要自己绘制图形的功能,这使得图形计算器具有特殊的探索功能和多种表示功能。
最后,进行科学的教与学的设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纵观教学过程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应该说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是教学系统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对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作用特别突出。作为教师,他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在何时才能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他可以把信息技术恰当地引入数学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学生的活动,什么时候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探索,怎样进行数学实验,又怎样组织学生交流,所有这些都需要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教师要主动挖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从关注教法到关注学法。设计学法时,应确保课堂有60%-70%的时间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确保独立作业是有趣、值得干的,作业可以使绝大多数学生无需教师的指导就能够完成;同时教师四处走动监督学生课堂作业,并同学生交流,表明教师注意到了他们的进步。鼓励所有学生将自己的思路展现给同学。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把学习的责任逐步转到学生身上,鼓励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比如在正弦型函数的教学中,我从有利于学生接受的角度,变革教学内容的传统呈现方式(列表分析-描点-作图)为用Z+Z软件作图,得到图象后再分析图象,得到作图规律。这么做一方面降低理论要求,另一方面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爱学,有兴趣。同时提供学生作图实践的机会,实现数学学习从猜想到验证猜想再到成功的过程。我将其授课形式概括为:自主探究式。即:1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借用Z+Z软件作图,自主探究。3 教师收集探究结果和新问题。4 教师提供指导。5 提出新的思考问题。6 学生再次探究,反馈信息。7 教师归纳,学生小结,课后思考。
实践证明: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用软件作图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数形结合的能力和学业成绩。
3 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1、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使用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之不能,但凡传统教学手段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要再为追求技术效果而使用技术。比如讲授椭圆的定义,我会用一根醒目的红绳问学生:同学们,你知道怎们用这根绳子画出一个椭圆吗?一根红绳子足以引起学生的极大注意和思考,并且印象深刻。如果为了追求教学时尚,不用简单的道具,而用几何画板等软件生成椭圆,不一定取得良好效果。再如在讲授“逻辑用语”时,“且、或命题的真假判断”与电路中的“与门、或门电路” 相关,教学中是使用实际的串并联电路演示还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同学们还是觉得实际的电路演示印象深刻,效果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认知的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应力求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有效的认知。在数学课上使用信息技术不能追求表面的生动、界面的漂亮,而应注重有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有些内容过去单凭教师的“说”,学生不好理解,现在信息技术能帮助教师“讲话”,抽象与直观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同时在职业院校数学课的教学中应注重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体现知识源于生活的一面。
3、有利于实现专业课与基础课相统一的原则
职业技术教育是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技能都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基础数学课的教学应体现职业院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体现专业导向。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鹏远,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