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花++朴光秉
摘 要: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提升社会竞争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延边大学为例,阐述了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结构与内容,并提出了加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58-02
校本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实践,有大量的校本课程得到了实践检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总体上有所减弱,但它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实践当中的正常活动或工作之一。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多年来,学校有效利用所具有的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校园文化等,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其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跨文化素质培养,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等途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有效整合优质资源
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一是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等,确保校本课程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二要开设反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突出学生素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规范性
避免重复设课、因人设课;严把校本课程质量关,规范课程评估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延边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由四大系列课程组成,即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新生研讨系列,通识教育选修系列,专项选修系列等。
(一)多元文化特色系列
充分利用学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特色教育资源,建设学校特有的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校本课程,推进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该系列课程由以下三类课程组成。
民族文化特色类课程:立足朝鲜族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课程群,实现朝鲜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如“朝鲜族民族舞蹈”等课程。
民族区域特色类课程: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民族区域特色课程群,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长白山药用植物学”等课程。
东北亚研究类课程:立足对外交流与合作,开设服务于东北亚研究的课程群,为民族学生的成长注入多国文化元素。如“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等课程。
(二)新生研讨系列
通过新生研讨系列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选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转变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改革,使更多的本科新生从中受益。此类课程由以下几类课程组成。
专业认知类课程:如“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选择”等,以学科专业的入门知识为主要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选题吸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实践探索类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实验操作、参观校外实践基地等课内外相结合的途径,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如“与太阳能零距离”等课程。
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过课堂讨论与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学校、熟悉学校各种资源与环境,明确学习选择,加强自我管理,较好地完成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转变。如“人文管理:实现梦想与成才的‘工具等课程。
学术研究类课程:此类课程融会贯通相近学科知识,以生动的选题来吸引学生对学科专业产生浓厚的学术兴趣,并通过讨论、发表小组研究报告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如“药学与健康”等课程。
(三)通识选修系列
通过此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交融,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识选修系列校本课程主要由四类课程组成。
人文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能力、审美鉴赏力,使学生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和方法认识事物;了解哲学分析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人文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有一定文化底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大学生。
社会科学类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增加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
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类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
(四)专项选修系列
设置此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满足学生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提高培养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群:以丰富学生社会经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依托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岗位体验、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专业之长,自主走向社会,开展社区援助、科技兴农、医疗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创新性实验类课程群: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意识为目的。以各级各类实验室为依托,搭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跨学科的前沿课题探讨。
创新创业训练、就业等各种培训类: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创新、创业、就业为中心,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就业培训、职业证书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等活动。
专题讲座类:以营造浓厚科研文化氛围,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层次为目的。邀请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杰出校友及学校教学名师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体会专家学者学术魅力,了解学术前沿。
外语夏令营课程群:以强化外语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为目的。充分利用学校语言优势和区域优势,举办英语、韩国语、日语、俄语等外语夏令营,提高学生外语技能。
学科竞赛培训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组织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为核心的各级各类学生竞赛项目培训工作。
三、加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延边大学校本课程已自成一个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个性化人才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了校本课程建设达标标准,对课程的教学日历、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测验考试等环节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标准。二是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切合实际地提出课程整改要求。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注重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有突破。
(二)严把主讲教师资格审查关
学校对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了如下规定:职称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曾主讲过一门或一门以上的课程;研究领域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应对该学科领域做过较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工作,积累有相当数量的有关材料,发表过相关论文或出版过相关著作。新开课的主讲教师必须提前向所在教研室提出申请,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进行试讲,由所在学院教学委员会进行审核评议,审核通过的课程方可列入开课计划,面向学生开课。
(三)加强校本课程质量监控
以学期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教活动。一是每学期对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由各教学单位反馈到主讲教师本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导和帮助存在问题的教师整改提高。二是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定期汇总有关教学检查及评估结果,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为主讲教师以及课程所属教学部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三是组织校督导组或专家,对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考试考核、课后辅导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随机检查,确保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同时把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年终岗位考核联系起来实施教学奖惩制度。
(四)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理论讲授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成果,将教师的课题融入到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近年来,延边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增加了实验类校本课程,而且优化了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积极开展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为了进一步强化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学校加大了有关校本课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十一五”以来,通过国家级、省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在多元文化教育、区域民族文化研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科研转化教学内容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理论与实践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结合学校的相关鼓励政策,积极推动了教师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钊华.对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探
索,2007,(8).
[2]靳淑梅.延边大学多元文化课程构建[J].教育评论,
2012,(8).
[3]宝斯琴.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校本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