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欣++黄丽双
摘 要:文章从地方高校高级英语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将议会制辩论应用于高级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意义,并提出了将议会制辩论应用于高级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议会制辩论;高级英语教学;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48-02
高级英语是《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规范》中规定的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其描述为:“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在教学原则方面,《大纲》提出以素质教育为教学原则,要求通过本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基本功,同时更要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地方高校的高级英语课堂效率不容乐观,但是为了一步步实现《大纲》的要求,课程教师应该努力探索一条新的路径。由于地方高校一些学生基础薄弱,其理解外语能力也存在很大问题。这些弊端使得学生们很难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训练和语言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一步步以任务和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议会制英语辩论与英美等国家现行的议会或国会辩论制度不同,这种辩论是借用的这两国议会辩论的发言形式,以这种形式为平台给其他国家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一种训练与交流的机会。议会制辩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应用到以“4C”为基础的高级英语宽泛式教学模式中。“4C”,即“以语言学习为基础(competence),以文化传输为核心(culture),以人文关怀为根本(care),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creativity)”的英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由大庆师范学院邵春教授提出,利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形式,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通过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使用,学生可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一、地方高校高级英语教学的特点与问题
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教师对高级英语课程进行了许多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改革,甚至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高校课堂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却仍旧很难被调动起来。因此,地方高校的高级英语课堂往往是低效的,学生不会大量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往往从头到尾自说自话,甚至于在整个课程结束后学生一无所获,最后还会对这一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产生质疑。
从学生层面看,地方高校的学生暴露出很多基础方面的问题,譬如词汇量小、日常交际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匮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不深刻、语音语调不准确、语法知识体系不完整等等。学生需要极大的鼓励才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语言,又往往由于教师的纠错而为了避免尴尬不再发言。很多学生都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口语活动,即使能够组织一些活动,也经常是教师的“独角戏”或只有少部分学员参与的“表演戏”。
从教师层面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经常遇到很大的困难。高级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人文、科学、环境、文学等等内容的文章涉及西方世界的各方面。而每一篇课文里所使用的语言和作者引用的各种涉及文化体系的内容也成为教学难点。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内容完全不理解,更别提西方文化中的特定语境了。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学生的自学和预习往往很难覆盖正确的文化传输,教师很容易陷入“独角戏”的窘境。而被动接受这些知识的学生也很难真正深刻理解这些问题。
在困难重重的地方高校高级英语课堂上,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宽泛式教学模式引入其中,以议会制辩论活动为掌握语言、贯穿文化、培养思维的载体,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二、议会制辩论应用到高级英语的理论基础与意义
基于以上难以逐一恰当解决的问题,结合克拉申自然途径的二语习得理论,将议会制英语辩论活动应用到成人口语培训中更显必要。
1983年,特雷尔和克拉申合作发表《自然途径:课堂中的语言习得》一书,书中以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五个假设。即习得—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察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克拉申认为,在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方面,在提供可供理解的输入后,当学习者感到自己已经准备就绪,就会出现自然而然的表达话语。在组织口语培训活动时,要以涉及学生个人价值观、想法的人文情感活动和信息和解决问题活动为主。
议会制英语辩论本身是充满思辨性和逻辑性的语言活动。近年来,随着英语这门语言作为一种国际交流语言的普及化,议会制英语辩论也得到了广泛而深远的推广。如今,此种辩论形式已经被全世界大学和学员普遍接受,演变成校际英语辩论赛的主要形式。此种辩论形式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辩论,在辩论的整个进程中,从准备过程到后期总结,辩手都能收获大量的各方面知识,且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将这样一种能够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者各方面素养和能力的训练方式引入成人英语口语培训课堂能够弥补传统培训课堂的缺点和不足,以达到提高口语培训效率的效果。
在进行辩论的过程中,只有正方被赋予了定义权和议题转化权,因此反方只能反驳而不能漫无边际随意定义。将议会制辩论活动应用在高级英语课程中可以将课堂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使学生迅速并积极地将所学到的结构和词汇表达应用于所设置的活动中。而课堂上的辩论活动中很容易激发出创造的火花,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和生动。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一活动中也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另外,有效的课堂辩论活动能培养学生间的竞争精神同时也能加强其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员的逻辑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民主意识。如此看来,能够完全实现“4C”宽泛式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因此,在当前国内英语课堂辩论教学不成形、不规范的前提下,在地方高校高级英语课堂上采取某种形式的议会制辩论活动具有极大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三、议会制辩论应用于高级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英式议会制辩论由正反各两支队伍参加,每支队伍两人;美式辩论由正反各一支队伍参加,每队两人;全亚模式由正反方共两支队伍组成,每队三人。虽然在参与的人数和发言的顺序上有一定区别,但其本质和评价规则是大同小异的。此种辩论形式的辩题通常是一条议案,以“This house”开头。但此处的“This house”并不特指某个国家的政府,辩论时,开场政府的一辩可以将议案内容进行限定。如果完全按照议会制辩论体系进行辩论训练,每场辩论会有六场轮流演讲性质的发言和两场总结性质的发言,每场发言时间都在7分钟左右,而这些在正常的口语培训课上几乎是不可能实施的。因为这种既限制人数又限制时间的既定活动并不能满足让全体学员都张开嘴的需求,所以要想将议会制辩论活动引入到成人口语培训课程中来,必须对其进行修剪和改造。笔者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策略和方案。
(一) 提前布置辩题与任务
在正常议会辩论比赛中,辩手只有15分钟的准备时间,但对于涉及高深的西方文化的辩题内容,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提前准备。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准备更加充分,表达更加流畅,表现更加自信,分析更加透彻和深入。这样充足的准备时间在给学生带来了很好的辩论效果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兴趣,并使得下一次的活动更加成功,形成良性循环。
(二)分小组组织活动
前文中已经提到了正式的英语辩论活动所涉及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满足全班人员的口语练习需要,因此在将议会制辩论活动引入到高级英语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样在每个小组中再进行自由式辩论,再将结果和成果引入到全班范围内的议会制辩论,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练习。经过前期准备的学生能够就既定话题给出具有逻辑性的条理清晰的发言,在小组的小范围之内,学生也能克服班级大范围的畏难情绪和害怕丢面子的情绪,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活动。
(三)活动后点评
在每一次进行议会制辩论活动后,教师都应该加以点评和比较。主要以鼓励为原则,客观中肯地指出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较明显的问题,对事不对人。这样既能够给学生信心,让他们对张开口表现出更强烈的愿望,又能及时解决他们在口语表达中比较频繁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事实证明,经过提点的学生都能及时地改正比较明显的发音问题和文法问题,并表现出了愿意改善其语音语调的信心和决心。
综上所述,在地方高校高级英语课程中加入议会制辩论活动是切实可行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通过采取这样的辩论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表达上做到说得出口、说得通顺、说得有条理、说得思路清晰、说得目标明确,从某种程度上解决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哑巴英语”与“哑巴思维”的同题,并改善他们不爱开口的问题和毛病。辩论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口语的进步和提高,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让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接触西方文化,让学生在小队活动中更积极地互相合作,并能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一举数得。
参考文献:
[1]周耀东.西方修辞与中国的外语教育——刘亚猛教授访
谈[J].外国语言文学,2004,(1).
[2]白阳明.把辩论赛引入高级英语口语教学[J].湖北三峡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周峰,胡卫平,陈一希.议会制英语辩论与高级英语口语
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4]曾林.对克拉申习得—学得说的异议[J].现代外语,
1991,(4).
[5]林海春.英语辩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像出
版社,2008.
[6]高建平.辩论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J].楚
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2).
[7]张东玉.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