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东
摘 要: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心计算机数量大,网络稳定,软件资源丰富,机房开放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本文从从各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计算中心开放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机房;开放;管理制度
一、 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信息迅猛发展,各学科不断向高精尖邁进,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在各个领域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机械、化工、经济管理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面向各个专业开设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C语言、VB、VC语言课程,CAD等等,机房上机实践教学在课程上的比重越来越大,计算机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影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加深理论理解。同时还有可以访问各种学术数据库的特点,学生可以在计算中心随意阅读下载各种专业学术资料,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心是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软硬件设施非常优秀,在保证教学的同时,面向广大学生自由开放部分机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效的利用了学校的优质资源。
近年来,局域网技术越来越成熟,无纸化网络考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中心计算机数量大,网络稳定,软件全面,可以承担各种考试,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网络考试。现在全校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C语言、专业英语考试可以进行网络考试,只需要一台服务器,就可以实现无纸化考同时现场出成绩,减少了印刷、评卷、还减少纸张使用,非常的方便快捷。
综上,计算中心在高等教育学校的作用也愈显重要,其功能由单一的教学,转变为科研、信息查询、校园工作管理、考试等各个方面。合理的使用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心,不造成资源浪费,面向学生开放,势在必行,所以必须研究出有效的机房管理办法,提高机房效率。
二、计算中心开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心机房的开放,面向学生,必须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比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机,在什么时间段使用,但是计算中心是一个教辅机构,必须完成教学任务,每学期排课时必须跟实验室管理中心沟通好,合理的安排实践课程,既能保证教学,又能让学生可以自由上机,对整个资源的利用起着关键作用。每学期实践课排课前,机房管理人员提前跟实践管理中心老师沟通,结合计算机软硬件情况合理配课,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按照上课和自由开放的需要,计算机必须既能免费上课又能计费使用,比如实现上课时关闭网络,规定上下课时间,无课时学生使用自己的帐号计费使用,自动结账等等。所以需要使用机房管理软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三)计算机管理人员必须维护好计算机性能,保证网络畅通,保证学生和教师的正常教学和课后使用。管理人员给每台计算机统一编号,并贴在醒目之处,定期清点机房设备,防止设备流失,也方便任课教师登记有问题的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在机房空闲时维护。
(四)机房人员密集,大量用电,所以必须保证电、水、火,安全,在机房走廊设置安全通道标志。安装应急灯,合理安置消防灭火设施等。每个房间安装监控设备,红外线、高清摄像头,等保证公私财物安全,不受破坏损失。每天开放结束后仔细检查各个机房的门窗及用电设备是否关好,并负责到人。
机房面向广大师生自由开放,重在自由二字,但是不管是上课还是自由上机都是松中带严,并不是什么都不管,需要机房管理人员做好网络安全,机房时间安排等等,所以计算中心的管理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单纯的人工管理,不能满足需要,需要采用科学迅速有效的管理方法。完善计算中心工作流程,健全计算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计算中心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工作职责的要求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要求教学指导教师、学生上机严格遵守上机守则,按正确的规程使用计算机设备,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破坏机器、损坏操作系统的行为的发生。同时也便于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机房管理人员肩负着整个机房的正常运作之责,必须及时地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机房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结合机房上机情况,安装机房管理软件,并制定并完善机房开放管理制度,如:学生上机制度,规定学生上机使用规范,不破坏机房设备,以及处罚办法。机房管理人员工作守则,开放时间,指示开放机房,检查机房安全等等。教师上机流程,规定教师课前必须统预约上机时间,根据上课内容和人数选择上课机房,课前必须登记课程内容和班级,登记机房内有问题的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心机房开放,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有助于广大师生实践创新,随着实践教学的需要,和机房功能的拓展,机房的科学管理也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必须从建设,管理,开放的模式方面各方面研究,才能满足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筱芸.新形势下加强计算中心管理的若干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12.
[2]苗哲.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高校计算中心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