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年度人物

2015-10-14 09:38赖松,郝杰,李晓慧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48期
关键词:五洋纺织企业

10大年度人物

2015年的中国经济和迷雾笼罩的北京城有些相似:所有人都在等风来,然而,对高度市场化的中国纺织业而言,有那么一群人更愿意拨开迷雾,主动应对产业环境变迁带来的重重压力……

卜晓强 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总经理

与时尚赛跑的人

颁奖词:

“要做就做到最好,不留遗憾”。凭借着这一朴素而永恒的信条,无须更多褒奖与功勋,卜晓强就足以成为业界人士尊敬和敬仰的一位探路者。

时尚,最是变幻莫测,更迭迅速。

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总经理卜晓强多年来带领红棉不断取来国际时尚的真经,反哺国内自主品牌,着力于先进时尚体系的构建,为场内自主品牌的转型升级打造了一个含金量极高的“新生态环境”。

领航人卜晓强,军人出身,做过公务员、国企领导,下过海,如今执掌红棉的他,早已成为了中国服装界的“正能量”教父。

他,着眼于国际时尚文化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基因再造。今年,他邀请意大利一流设计师走进场内品牌工厂,促进交流与合作,让国际顶尖设计团队为国内品牌所用,为自主品牌“走出去,引进来”整合全球资源提供了路径,打破了自主品牌头顶上的天花板。

他,孵育国内设计力量,助推原创。今年,卜晓强邀请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获奖选手在红棉发布作品。如今,多位昔日的新秀已结出硕果。

他,发起创建时尚研究院,着眼于填补国内流行趋势发布空白。今年,他行走国际,积极促成中意韩三国共计21位著名设计师的合作,由他们共同研发2016/17流行趋势,并在红棉实现发布。成果一经发布,高水准的研究成果立即博得业界普遍赞誉。

他,敏锐捕捉国际新生事物,将showroom模式引入红棉。今年夏天,红棉国际时尚发布中心HIVE-showroom拉开帷幕,约有800多位专业观众和采购商分不同时段进场观摩,成衣成交量逾5000件。这一成绩,即便在这一模式相对成熟的欧美,也可称得上是佳绩。

对此,卜晓强表示,随着供需市场的调整和转变,展贸模式已不再适应个性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showroom却可以打造永不谢幕的展会,实现新品常态化发布,邀请特定采购商群体,提升采购效率,可将更多个性化、多元化产品推向市场,更将引领品牌商思维转型,真正了解目标群体需求,营销渠道扁平化,脱离库存梦魇。

时尚产业,唯以开创者为先风,卜晓强正是这样一种人,总是新风尚、新路径的开创者与推动者,他的脚步踩在地上,务实、稳健;胸中海纳百川,为大家搭平台;目光更是立足长远,为国内自主品牌构建真正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时尚生态。

陈灵梅 深圳市赢家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无私分享“文化生产力”

颁奖词:

服装行业没有“秘密”,一个品牌的“文化属性”体现了它和竞争者之间的本质差别。陈灵梅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建立起一套属于中国服装行业的知识体系,为行业做贡献。

今年,年近70的陈灵梅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了赢家大学和赢家服饰的企业文化上。在陈灵梅看来,创办赢家大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更多有利于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普适型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建立中国服装行业知识体系。

陈灵梅认为,要把赢家服饰做成百年品牌、世界品牌企业能够基业长青,成为中国盛年女装的标杆,第一是要培养储备有共同价值观的人才;第二是要把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承下去;第三是要学好用好管理好企业的核心专业技术。因此,陈灵梅创建了一所“企业大学”,把赢家服饰的企业实战经验总结出来,进而建立服装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提炼赢家服饰的知识管理技能方面,陈灵梅牵头做了三件事:第一,搭建赢家集团的管理知识体系;第二,提炼整理公司发展、运营管理过程中有用的知识与经验并固化第三,利用公司网络平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高每位教职员工的辅导能力,促进学员的线上线下学习分享与互动把总结出来的知识进行分享与运用。

在企业文化方面,陈灵梅把她个人成长经历,以及管理和经营赢家服饰20年来的经验进行了提炼、总结,并最终于在今年7月通过轻功出版社公开出版和发行了《坚守的赢家》一书。在这本书里面,陈灵梅大篇幅地讲述了NAERS品牌的创建和推广,以及赢家服饰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迁徙和企业大学的发展过程,这些经验之谈是中国服装企业发展的鲜活案例,有利于帮助同行少走弯路。

为了进一步梳理出赢家服饰的企业文化精髓,在陈灵梅带领下,赢家服饰公司还重新编制企业文化手册,陈灵梅将企业文化的精髓浓缩为28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七字经并配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漫画予以解读。这些宝贵的经验最后归纳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七字经》,并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无私地向全行业分享。这是陈灵梅传播行业正能量的又一举措。

梅锋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塑造不一样的涤纶产品

颁奖词:

作为盛虹科技的总工,梅锋带领技术团队进行差异化开发,塑造不一样的涤纶产品,产业化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聚酯纤维升级换代。

作为国内聚酯涤纶的龙头企业,盛虹纺织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品,而这背后正是有一支由梅锋领衔的技术团队。在化纤业处于转型调整的当下,由梅锋主持的“熔体直纺全消光聚酯纤维开发应用与产业化”项目又获得了成功。该项研究采用大容量直纺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包括异形吸湿快干全消光聚酯纤维、细旦全消光聚酯纤维、超消光聚酯纤维等系列差别化涤纶长丝,其中多项产品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开发出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独领风骚。

今年以来,他带领团队使用环吹风纺丝工艺技术,建成年产25万吨的熔体直纺全消光聚酯纤维生产线,在国际上独树一帜。通过技术创新,使得产品品质明显提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该生产线的投产,形成了全消光聚酯纤维系列差别化、功能性高端产品,在行业相关产品市场开发中形成了主导地位,并引领下游纺织产业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纺织品,为我国聚酯纤维向差别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及加快行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盛虹科技的技术总负责人,梅锋认为,“创新的纤维技术”才能引领企业发展。目前,盛虹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积极走差别化、高附加值路线,使公司纤维产品差别化率达到85%以上。

谈到产品开发的体会,梅锋认为,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开发市销对路的产品;其次,通过团队协作,进行产品设计,优化工艺;再通过与下游客户的密切配合,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对于盛虹的下一步,梅锋表示,他将带领团队依托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建设先进高分子纤维、纤维工程项目,目标是研发高舒适、低碳、环保等多功能合成纤维,并涉足共聚、复合纺、智能型纤维前沿技术研究,让传统的聚酯涤纶纤维有更大的突破。

王 辽宁省服装协会会长

为地方产业做实事

颁奖词:

2015年,在王的推动下,辽宁省出现了一批年轻的设计师淘品牌,并逐步成长。不仅如此,辽宁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也在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王敏其 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笃信“智能”力量

颁奖词:

王敏其在“智能化”这个领域中深耕细作,他大力推动了五洋纺机的生产、服务、管理以及产品的全方位智能化。

智能化之于王敏其绝不是“说说而已”的事情。按照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标准,五洋纺机总投资达1.5亿,设计、建设和布局了数字工厂。随着该工厂的陆续完善,自动化加工、智能化物流、智能仓储等都将在这个工厂得到充分展现,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已经初露锋芒。“我很有信心,在下一个五年中五洋智能工厂的制造能力和水平将会超过同行业国际知名企业。”王敏其说。目前,数字工厂已经成为江苏转型升级的“高新样板”。

在智能管理和服务方面五洋的做法也同样值得褒奖。王敏其倡导的“经编智能生产线管理系统”,对于中国针织智能生产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且是纺织“十三五”规划中“针织自动化生产线”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此外,王敏其还领导五洋自主研发的“五洋纺机数字化工厂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从能耗到效率,从运行状况到数据采集、管理,企业管理水平借此大幅提升。

在智能产品方面,五洋更是收获颇丰。在2015年11月举办的ITMA2015展会上,王敏其携带的三台高速智能经编机备受关注。据统计,展会期间,五洋展台的专业观众到访数量超过5000人,且现场签单。“当前的市场,是设备性能的全面比拼,智能化是基础,设备企业只有能够站在这个平台上,才能机会与更多的市场需求对接上。”王敏其说。今年花边机的市场不好是业界公认的,但五洋的同类产品却不仅保持住了以往的市场并有所提升。

“在2015年五洋20%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中,45%的增长得益于五洋的‘智能化’。虽然,五洋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预算为1.5亿元,但长期考虑,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也是必需的。”王敏其对于五洋的未来充满信心,且会沿着这条“智能化”发展的路子坚定地走下去。

王兆国 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挡车工 

成于勤勉 立于精诚

颁奖词:

作为2015年度全国纺织行业“龙星杯”横机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第一名、单项找换错针第一名、单项穿纱第二名荣誉获得者,王兆国的工匠精神显得弥足珍贵。

在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提起王兆国的名字,无论是公司、分厂,还是一起共事的新老同志,都赞誉有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基层挡车工,王兆国并没有人浮于事,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于是他刻苦钻研、虚心求教,苦练电脑横机的操作技能,短短的几年内,他熟练地掌握了龙星、慈星、岛精等多种机型的操作及调试,不仅挡车技能水平高超,而且他织的衣坯质量好,制成率高,得到了工友及领导的认可,迅速成为了公司一名技术能手。

2015年全国纺织行业“龙星杯”横机工职业技能竞赛拉开序幕,王兆国经过组织推荐,有幸代表公司参加比赛。时间急、任务重,王兆国同志深知能够代表公司参赛是公司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期望,于是他不断反复训练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突破自己,从一分钟打结2个到一分钟10个,穿纱从五分钟穿一根到一分钟穿2根,找错针从5分钟到1分钟内,他偷偷地练了成千上万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刻苦的钻研与努力拼搏,终于在全国行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了电脑横机挡车的“状元郎”。并由大赛组委会报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由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按照程序申报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生产者”等。

鲜花和掌声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王兆国无异于是幸运的,但是他的幸运源于他的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把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做得不平凡。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有志者事竟成,用他的成绩展示了“中银人”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高尚品质。王兆国同志已成为“中银绒业”实操技能水平的一个坐标,他必将引领更多的“中银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夏志林 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纺织难,协会更应有作为

颁奖词:

2015年,夏志林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带领协会发挥服务作用,在推动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排忧解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夏志林看来,这一年来,纺织难,企业累,行业协会更应有作为。他组织制定了《山东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依靠一批坚定执著的企业家和标杆企业,在实施转型升级中突出了“发展高性能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纺织和家用纺织品业;建设两化融合、智能化企业示范”等重点。

今年,夏志林亲自带队去东南亚,去宁夏、新疆目前已有如意纺织、恒丰棉纺、嘉祥手套等项目在银川吴忠、喀什等地建设取得成效。

在行业服务方面,夏志林还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棉纺企业《棉纱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一年来,已为全省棉纺企业争得了6个多亿的实惠他主动与金融部门接触沟通,宣传纺织新发展新成就新领域,使其了解纺织进而支持纺织。行业与银行合作在淄博试点监测行业运行及建立金融服务中心和授信签约努力争取行业发展的宽松金融环境。

一年来,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举办新技术、新成果、新典型经验的交流推广活动,在夏志林的带领下协会还组织了全省纺织服装展示展销等系列活动。继去年12月举办纺织服装品牌宣传活动之后,今年月在济南举办了“2015山东纺织服装名牌产品展销会”。这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积极推进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行动。展销会采取观摩与购买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联互动,工商携手联手,突出了大众消费,消费者参与度高,参展企业准备充分取得圆满成功。

面对下一个五年,山东纺织提出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万亿元,年均递增13.5%;培育有国际影响力、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品牌企业8家,形成10个具有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到30%以上的品牌。夏志林正带领着山东纺织业为之努力。

谢锋 北京吉芬时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探索时装产业新路径

颁奖词:

谢锋紧跟中国时装产业的趋势与大潮,他想方设法转变公司经营理念,打开思路,试着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时装设计发展的新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成为首个登上巴黎时装周舞台的中国设计师,到执掌的“吉芬设计”成为第一家上市新三板的设计师品牌企业,30年时间里,谢锋一路追逐梦想,为中国时装设计迎战未来。

谢锋笑言,“我们这一代设计师,总有一种责任感在心中,有一种时装报国的情怀。”2015年,谢锋又通过一系列“科技牌”,再次为中国时装设计探索新路径。

继投资双丰科技、打造设计师共创平台之后,在中国国际时装周2016春夏系列发布上,谢锋携高级定制品牌JEFEN BY FRANKIE压轴登场,并推出“边走边卖”互动视频技术(IVT)。谢锋此举意在改变服装销售的中间买手模式,打通线上线下,为吉芬设计乃至中国时装设计带来弯道超车的机遇。

从创业至今,谢锋一直把设计能力的高水平作为企业经营赖以生存、安身立命之本,对吉芬设计的新品开发,谢锋始终亲力亲为。目前,吉芬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全国一二线城市开设店面近百家,95%以上为直营,拥有高端VIP顾客2万人,2015年中报显示,销售净利率达22.77%。

在日本留学期间,谢锋亲历了传统服装企业在行业周期波动中的繁荣和衰落,这使他在后来的企业运营中看清了一个规律:虽处在传统行业,但不能以传统的思想和意识去经营企业,骨子里一定要有创新意识,也唯有创新,才可能超越自己,才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对此,谢锋表示,“服装产业将从批量生产转变为个性化供给,设计是第一生产力。如今,我们设计的不光是一件衣服,我们正在设计一个时代。我们在运用互联技术让设计师与消费者、与生产制造进化形成一个快速的反应机制,我相信这样的一个时代能创造千千万万的设计师,能让千千万万的设计师跟消费者紧密联合在一起。”

张红霞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棉纺巨头领航人

颁奖词:

张红霞勇于创新,思路开拓,目标明确,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拓展产业链,继续把魏桥纺织这艘“航空母舰”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今年,张红霞先后两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这进一步肯定了她成为我国纺织企业最为杰出的领军人物之一。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市场形势,张红霞号召魏桥纺织全体员工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坚持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并制定了大力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兴企、资本运营、成本领先、人才强企、和谐发展“六大战略”,积极作为,拓宽思路,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竞争优势,使企业始终保持了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源,张红霞对此十分重视。今年以来,魏桥纺织在她的领导下,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共计开发各类新产品3000多个。今年,公司再次被中纺联评为“新产品开发贡献奖”。技术创新不仅使我们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使企业增强了与国际同行的竞争实力,巩固了魏桥纺织在全球棉纺织行业的领先地位。

除了重视技术创新外,张红霞还把魏桥纺织的产业链做了进一步完善,搞好产品精深加工,充分提高了魏桥纺织的产品附加值和赢利能力。今年,张红霞抓住了国家把全民健身、全民运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积极向运动服装领域拓展,创立了“向尚服饰”品牌,主要生产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领域的训练服、比赛服及运动休闲服,致力于打造老百姓穿得起的运动服装品牌。这既是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也是对滨州市全民健身运动战略的积极配合和响应。

通过一年来的发展,不仅企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同时品牌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据了解,“魏桥”品牌连续12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2015年以390.26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66位。

张清华 东华大学教授、材料学院副院长

中国高性能纤维缔造者

颁奖词:

张清华领导的“聚酰亚胺纤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成果,意味着一种纤维的突破,代表了中国纺织业科技创新正在从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

聚酰亚胺纤维制备难度很大,国际上一些知名公司如帝人、神田拓马、杜邦等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开发,但都是使用的湿法纺丝工艺技术。湿法纺丝使用大量水与溶剂的混合物为凝固浴,导致生产流程长、溶剂回收能耗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张清华和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则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干法纺丝成形“反应纺丝”新原理和新方法,自主研发出国际上首套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生产成套设备,实现了工艺及设备的技术集成,建成了国际上首条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年产1000 吨级生产线。

从1999年在东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校开始,张清华就把聚酰亚胺纤维作为研究方向,16年来,他的研究工作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同时也在“屡败屡战”中获取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理论上的突破很难,与企业合作进行工程化研究更是困难,很多工艺和设备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板,主要靠前期的积累和“感觉”对关键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拍脑袋”。在此过程中张清华才真正体会到,如果没有前期“失败”积累,就无法克服工程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目前,聚酰亚胺纤维在江苏连云港实现了产业化,这也是国际上首条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1000吨级生产线。产品已在高温及特种防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功应用于高温除尘领域,对治理因PM10和PM2.5造成的大气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的成功,使我国在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张清华认为,毕竟中国聚酰亚胺产业化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研发工作要做,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形成系列化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让聚酰亚胺这种优异的高性能纤维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赖松 郝杰 李晓慧 袁春妹 徐长杰 万晗 刘嘉 欧阳潇)

猜你喜欢
五洋纺织企业
澳洋纺织
企业
企业
企业
精神支柱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新中国七十华龄颂
业绩增长不及平均水平五洋科技登陆创业板名不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