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智 杨 子
女性农民工使用社交媒体调查
■ 李 智杨 子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女性农民工常因性别、年龄、家庭等诸多限制,成为弱势群体里的弱势。本研究力图通过对城市中女性农民工社交媒体使用现状的调查,了解社交媒体在其日常生活中信息获取、休闲娱乐、学习提升、亲人交流等方面所占比重,并进一步探寻利用社交媒体及相关资源促进她们适应社会和发展自身等的可行性路径。
女性农民工;社交媒体;性别差异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2012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且还在不断增长。
本文选取“女性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一群体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兼具了农民、工人、女性三重身份。首先,该群体的户籍仍在农村,但她们既不生活在农村也不从事农业劳动;其次,她们在城市中打工,但工资等待遇与城市工人有一定差别,因此是特殊的“农民”与“工人”。最为重要的是,女性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常常因性别、年龄、家庭等诸多限制,成为弱势群体里的弱势。
课题组旨在通过对女性农民工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现状的调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了解该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心理、习惯、态势和需求等基本情况,分析出使用特点,并据此设计出针对女性农民工的服务,让她们通过社交媒体更好地与家人朋友联系,更多地接触现实社区文化,更积极地展开学习提升,为她们在城市的生活提供助力。
1.关于女性农民工和媒介关系的研究综述
“农民工”一词最早由张雨林教授于1984年在《社会学通讯》中提出,随后逐渐为学界广泛使用。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的定义显示,“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6个月及以上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本文研究的“女性农民工”,属于狭义农民工中的“女性农民工”部分。
尽管我国农民工数量较大,但针对该群体与媒介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近年来,关于“农民工”与“媒介”结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于农民工在大众媒介中的媒介形象、媒介呈现及其所体现出的媒介素养等方面的研究。如江西师范大学研究学者2013年《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讨论——以1983—2011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就从特定媒体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报道变迁进行考察,并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重塑提出相关建议。①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者的论文《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道为例》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以2002年底至2003年初媒体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媒介叙事”和“报道机制”两方面分析了大众媒介在报道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时所受到的牵制与影响,从而试图厘清两者间的关系,并呼吁大众媒介在关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社会边缘群体上,应承担更大责任、作出更多努力。②
相较之下,“女性农民工与媒介”相关主题的研究则更少。在中国知网上以“女性农民工、媒介”为主题进行搜索,截至2014年仅有13篇相关论文。南京财经大学研究学者2009年的研究成果《女性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现象研究》分析了传媒从业人员的偏见和歧视、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职业道德的缺失造成了媒介对女性农民工群体在报道规模、报道质量上存在着话语权缺失化、形象类型化、权益浅表化等现象,并提出了相应对策。③西北民族大学研究学者2013年的研究《反思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媒介需求》对媒介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报道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产生原因,进而从媒介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④
从国外相关研究来看,在全球最大在线图书馆Questia上以篇名为 “China/migrant workers”进行搜索,共有4篇相关论文,主题集中在与中国农民工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医疗保健体系、心理健康等方面,如The Functions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Mental Health of Male and Female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以关键词“female migrant workers”进行搜索,得到3篇学术论文,分别是从女性农民工参政和预防艾滋病方面展开的研究。在Questia上并未搜索到与农民工相关的媒介的研究成果。而在“谷歌学术”上以“migrant workers/social media”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有3篇论文,分别是Enriching the distressing reality:social media use by Chinese migrant workers;Social media and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New Media Practices in China:Youth Patterns,Processes,and Politics。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对农民工以及与其相关的媒介的研究也十分缺乏。
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壮大、角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国内学界对其的关注也日益增多。然而,对于占农民工总人数近四分之一的女性农民工群体而言,她们所受到的关注却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体现在与之相关的论文数量十分有限,同时,现有关于女性农民工媒介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呈现出视角较窄且高度重合、切入点较为单一、研究问题不够前沿等缺陷,如主题都集中在媒介形象、媒介素养等方面。
2.社交媒体的发展前沿综述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根据《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一文,“社交媒体”一词最早由安东尼·梅菲尔德(Antony Mayfield)在《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提出,作者将其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等特征。另外,传播学者安德烈·开普勒(Andreas Kaplan)和迈克尔·亨莱因(Michael Haenlein)对“社交媒体”所下的定义是:一系列建立在web2.0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自己生产内容(UGC)的创造和交流。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平台的普及,社交媒体也日趋移动化。因此,本文中“社交媒体”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移动社交网络”,即新型的社交网络平台,它的主要载体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融合了社交网络技术与新的通信技术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一个人机交互的、更加方便快捷的真实社交平台,在国内主要以QQ、微博、微信、其他各类App等为代表。
中国早在2011年便已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必将推动移动互联网成爆炸式的增长。在繁多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中,社交媒体始终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因此,针对农民工或女性农民工关于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研究正是当下稀缺且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本课题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研究。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混合研究的方式。
首先,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从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以北京市为样本城市,采用非全面的随机抽样调查,完成了有效问卷382份,获得了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农民工和非农业居民在使用社交媒体方面的差异。
其次,课题也运用了社会性别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结合问卷所回收的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需求,研究如何借助社交媒体提供女性农民工所需的工作信息、生活资讯、教育帮扶等。
1.调查基本概况的分析
本次调查共完成问卷382份,其中男性177份,占46.3%;女性205份,占53.7%。在年龄分布上,15岁以下的受访者占总样本数的2.9%、15—19岁受访者占9.4%、20—24岁受访者占20.4%、25—29岁受访者占20.2%、30—34岁受访者占14.1%、35—39岁受访者占7.6%、40—44岁受访者占6.3%、45—50岁受访者占6.5%、50岁以上的受访者占12.6%。
本次调查总体有效样本380份,2份为缺失。在有效样本中,农业户口125份,占32.7%;非农户口255份,占66.8%。
在关于“社交媒体使用与否”的统计中,使用者为327人,占85.6%。
2.女性农民工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分析
图1 登录方式
由图1可以看出女性农民工使用社交媒体主要通路是通过手机,占44%;也有48.8%的女性农民工是使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虽然在不同平台上都可以使用社交媒体,但手机的联系显然更便捷、更灵活。
图2 目的
由图2可以看出,女性农民工使用社交媒体的意图,最主要是“联系家人、朋友同学、同事客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等,这些占到了33.1%。女性农民工离开家乡的父母与子女,不得不一边在城市务工,一边“隔空”继续承担着作为母亲或女儿的责任与义务,而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就成为了她们克服空间障碍的主要工具。
同时,在“获取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生活资讯、娱乐八卦”和“购物;游戏消遣,打发时间”两方面,被选比例也占到了总数的31.2%。
在“记录和抒发自己生活的喜怒哀乐,展示自己的魅力与学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方面仅有10.0%;在“结交新朋友,拓展交际圈;寻找婚恋伴侣”方面只有4.4%。这从一个侧面看出,女性农民工的自我展示意愿较低,也相对保守,不愿意通过新媒体路径去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在“用于辅助工作、求职应聘、活动推广、开店买卖;作为学习工具,汲取知识”方面只有6.2%;在“公共服务、社会援助,如通过社交媒体寻人、筹款、获得法律援助等”方面只有1.2%。这是因为女性农民工还没有较好地利用社交媒体的其他功能,包括在找工作等方面的功能,而通过社交媒体寻求公共服务方面的意识也比较低。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两方面,还有很大的建设空间,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自主建设、对外合作等形成相应的服务。
图3 喜欢的形式
从图3中可以看到,女性农民工接受的信息传播形式,更多倾向于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等方面,这与女性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有关,也与以上两种传播文本易于被人们接受有关系。因此,在下一步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图文和音视频集纳的方式进行传播。
图4 平台存在的问题
在图4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对于当前的社交媒体传播平台,只有3成左右的人认为目前的社交媒体平台“非常好,没什么问题”。另外,有超过1/4的人认为现有社交媒体需要收费才能使用。其实,如果能建立起针对性的社交媒体,搭载使用功能,也能使女性农民工使用社交媒体的诉求获得较好地实现。
图5 内容存在的问题
从图5中可以看到,女性农民工对于目前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对信息的态度。总体来看认为广告太多的女性农民工占65.6%。而在信息的真实性(25.7%)和实用性(15%)方面,表现出女性农民工对于社交媒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期待。
3.未来需求的分析
图6 希望增加的服务
对于未来社交媒体的期待,更多的是能够在学习、求职和工作等领域提供信息和帮助。认同这一点的男性农民工为41%,甚至比女性37.7%还高了一些。可以理解为,在当前社会中,男性农民工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工作的意愿比女性更强烈。
对于“更多联络家人、好友”,男性为33.3%,高出女性23%。这是出乎课题组意料的。分析发现,更多的女性是通过电话直接联系,而男性则通过留言、语音等方式进行。男性更倾向于使用相对疏离的社交媒体通道与家人、好友进行联络,这一点也是符合男性心理的。
在“更多结交新朋友”的期待方面,男性农民工的17.9%比女性农民工的6.6%高出了11个百分点。男性在新的生活圈中,更加主动地与周围的环境互动,希望能够建立起新的社交圈。女性在结交新的社交圈子方面比较保守。
在“更多娱乐、游戏相关的服务”方面,男性农民工12.8%依然高于女性9.8%。男性在业余时间更多会利用社交媒体放松。
在“更多司法相关的服务”方面,女性农民工19.7%,高出男性12.8%近五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农民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女性农民工相对更加弱势,她们更希望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当出现劳务纠纷时,可以更好地寻求到司法方面的帮扶。这一点也反映在了对“为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建设更多完善的社交媒体平台”的态度上,女性农民工23%高于男性20.5%。
在“更多日常衣食住行用提供便捷服务”方面,女性农民工41.0%比男性农民工25.6%,高出了15个百分点。对于这组数据,课题组认为,女性更多会关注生活相关的内容,而且有的女性农民工的情况是全家生活在一起,所以需要照顾家人,也需要考虑更多的生活服务。
目前,由于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国内已经有多家与农业相关的网站,包括了中国三农资讯网、中国三农市场网、中国乡村网、中国农资供销网、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中国农民网等,提供关于农业方面的信息服务。而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网站——中国农民工网(www.zgnmg.com),在网页上显示是“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同时也是“科教文化类10强”。网站包括了“农民工求职”“招工招聘”“致富信息”“书刊音像城”“农民工创业”“农民工培训”“农民工维权”“维权联盟”“志愿者天地”“乡村论坛”等版块,提供了信息资讯、技能培训、维权服务等通路。通过其设置可以看出,作为中国三农信息发布平台,具备了一定的服务意识。但同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中国农民工网的“招聘频道”,搜索引擎中设置了“招聘”和“求职”两个选项,在地区选择中,也包含了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地域选择。但真正输入需求之后,却无法完成信息的查询。在“农民工求职”版块中,最新的信息是2013 年10月,信息的更新比较滞后。
在另一家名为“民工网”的网站(www.minggong123.com)上,包含了“人才库”“企业库”“招工信息库”“劳务输出库”“培训学院”“新闻专区”“产品专区”“公益专区”“文化专区”“项目合作”等版块。虽然也有一定的服务意识,但版块设计比较混杂,功能重复,且人员信息管理也存在一定的混乱。
手机上有民工网App,这个应用程序是收费的,提供的服务包括了“最新资讯”“爱心行动”“就业创业”“打工生活”“就医指南”“最新政策”等。其中,“就医指南”其实特别契合了农民工在外打工的需求,但点击查看却发现,菜单内几乎全是网上搜集的相关帖子,并没有实际可供使用的功能。
此外,课题组以本课题的视角观察了其他相关的网站和App平台,几乎也都是以男性农民工为主,真正针对女性农民工的内容很少。因此,根据调查数据和相应研究,课题组认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为女性农民工提供以下媒介服务。
1.建立更有效的到达渠道
根据女性农民工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课题组认为社会帮扶机构可以尝试与门户类网站如新浪、搜狐、腾讯等合作,建立专门的服务频道。同时,在原有专业化网站进行改造。例如,改造中国农民工网、民工网和App平台,通过策略吸引农民工受众的使用,在使用中建立起用户粘度,从而促进有效信息的到达。
2.以公益带动有效的传播
目前几个针对农民工的平台,都不是纯粹的公益性质,很多服务是要收取费用的。例如,“农民工App”是需要付费下载的,同时里面所提供的信息资讯、求职服务等,都或多或少存在收费情况。此外,在各个平台上还有大量的广告信息。诚然,在市场经济中不可能有完全免费的午餐,但课题组还是希望能够尽量多地提供公益性服务,至少将收费放置在服务完成之后。
3.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目前在社交新媒体领域内逐步形成的OGC产业链,即通过专业内容的服务而获取受众群,如“春雨医生”App。该App即通过手机客户端给病人提供咨询问诊服务,迅速获得了大量受众的关注。病患通过在手机平台上下载该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与医生进行沟通,通过描述病情,直接获得医疗建议等。
因此,针对女性农民工群体的媒介服务,应该更加具体化和专业化。例如,对于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的管理,应该更加规范和科学,信息的更新也应该更加及时。对于法律援助、就医指南等服务,也不应仅仅是形式大于内容,而应该真正建立起农民工与律师、医疗系统的直接沟通通道。只有提供的服务更有针对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群使用,促进这些传播平台更加良性地运行。
4.针对女性农民工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平台
对于女性农民工,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提供女性农民工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和帮扶。例如,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促进政府主导的针对女性农民工的公益文化建设项目实施、打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立女农民工文化素质发展需求支撑体系,等等。通过这些社交媒体和服务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女农民工对城市社会文化的适应,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助力。
女性农民工的生存状态,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在媒介变革过程中,借助媒介的手段,研究者能够更加接近和了解女性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通过完善媒介的服务,可以提升其就业机会,改善该群体的业余文化消费方式,促进她们职业技能的学习,保障合法权益的获取。在社会转型期,尤其不能忘记弱势群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整体公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建设发展的成果。
(本文系中国妇女研究会项目“女性农民工社交媒体使用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HW14085〕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蒋苏、曾艳梅:《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讨论——以1983-2011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新闻世界》,2013年第7期。
② 陈红梅:《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道为例》,《新闻大学》,2004年第1期。
③ 张蓓:《女性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现象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④ 杜依春:《反思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媒介需求》,《新闻传播》,2013年第1期。
(作者李智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副教授;杨子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潘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