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丹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杭州310023)
中德夏令营对推动德方辅导员工作之功效调查
俞 丹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杭州310023)
中德夏令营是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学生与其德方学生辅导员前期认识与交流的平台,活动目的之一在于推动德方学生辅导员工作之开展。调查分析夏令营前后德方学生对中国及中国学生印象的异同,验证了该活动能够增进德方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加深其对中国学生的亲和力,具有推动德方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功效。
中德夏令营;德方学生辅导员;跨文化交际
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与多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开展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以下简称“2+3”项目),学生在国内学习二年,强化德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德方的专业选拔和语言水平测试后,赴德国继续学习专业课程。
在多所合作院校中,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以下简称汉科大)与浙科院的合作历史最久,规模最大。自2002年起,每年有30人左右的项目学生赴汉科大,继续攻读本科专业。为了使中国留学生尽快适应德国的学习和生活,汉科大实施了高年级学生辅导员制度(Tutorium),即在留德第一年,由同一专业的德国学长为其提供生活和专业学习上的咨询、引导和帮助。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及缺乏相互了解(尤其表现在德国学生方面),双方在德国的交流产生了不少矛盾和误解[1]。而目前,关于“2+3”项目学生对德交流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中德教育体制的对比[2]及如何加强国内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3],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往往在于中方学生,而实际上,中方学生在留德期间遇到的困境也与德方对中国国情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密切相关,如果德方学生总是从本我文化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去解读中方行为,双方的矛盾和误会就难以消解[4]。
为了促进相互了解,尤其促进德方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及中国学生的全面了解与认知,减少双方在德国期间可能遇到的交流障碍,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行辅导员制度,自2007年起,汉科大每年派遣德国学生和专业教授前往浙科院,与即将赴德的中方学生共同开展夏令营活动,为双方搭建起了一个前期认识与交流的平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夏令营项目能否真正推动德国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即能否加深德国学生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及对中国学生的情感认同。
参加夏令营的德国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面试选拔产生的。这说明,德国学生在主观上愿意担任中国学生未来的辅导员。这样的“主观意愿”是建立在他们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不同程度的了解之上,比如,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等。而且,无论其对中国的了解是否客观、属实,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应该是比较正面的,这一心理状态具体可以分为两方面:首先,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及中国文化是不排斥甚至认同的,并且愿意进一步去认识和探究;其次,对于未来的工作对象——中国学生,他们也是有一定好感的,期待与其相识并结交朋友。
德国学生带着这样的“认同”“好感”和“好奇心”来到了杭州。在为期两周的夏令营期间,他们与中国学生共同参加德方教授的专业课程,共同参观企业,游览周边城市,并受中国学生的邀请走进家庭,体验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在此期间,德国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以江浙沪为代表的中国沿海城市的发展现状,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与中国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
不难想象,德国学生会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与他们原有的“中国印象”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前后的异同,并形成新的认识。比如,在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印象上,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否与他们想象的一样,总体向上,充满着吸引力;在与中国学生的关系上,中国学生的交际行为、生活方式是否也与他们想象中的一样。假如通过对比,德国学生发现前后的认识有相同之处,那么,他们对中国及中国学生的认同与好感就会进一步加强;如果存在差异,则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即加强或减弱他们的认同感及好感。
因此,夏令营活动能否推动德方学生辅导员工作,关键在于通过亲身体验和直接接触,德国学生对中国及中国学生的认同感与好感能否保持并得到加深,因为只有在正向发展的基础上,德国学生才会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完成辅导员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地去帮助中国学生度过留学适应期。
中德夏令营已举办过多次,本研究主要针对2014年第八届中德夏令营开展调研,来发现德国学生辅导员的认知和心理变化。本次调研有两个目标:首先调查德国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信心,其次调查德国学生对中国学生的了解和认同。对前者的调查主要针对德国学生对中国城市的整体印象,后者主要针对中国学生的交际行为和生活方式。
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的对象是参加2014年中德夏令营的19名德国学生。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出生于非华裔家庭(17人),并且是第一次来中国(16人)。一半以上的德国学生(13人)来华之前没有学习过汉语。在与中国人的交往方面,有4人在德国有结识的中国朋友,大部分被调查者与中国人只有一般的交往或没有交往。
问卷题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城市的总体印象。考虑到德国师生来华时间较短,主要活动区域是以杭州为主的江浙沪城市,因此,笔者主要就“市容市貌”“现代化”“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调查。第二部分针对中国学生,包括“友好”“热情”等行为特点及“兴趣爱好”“兼职”“旅游”“恋爱”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话题。
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德国师生来华之前,第二次为夏令营结束后。两次问卷都是委托当年浙科院驻汉科大外办的教师组织开展。两次调查均采用同一份问卷,以便于对调查结果作对比分析,更好地了解异同和变化。
为了丰富问卷调查的内容,夯实夏令营调查研究的资料基础,笔者还对德国学生来华前后分别进行了访谈,访谈的主题与问卷调查的设计相对应。
3.1 对中国城市的印象
调查显示(表1),无论来华前后,德国学生对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的评价都集中在“一般”和“较好”,两种评价基本上各占一半,这说明来华前后他们对中国的“现代化”的认识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总体上持较为肯定的看法。然而,他们对“市容市貌”的评价却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来华之前,德国学生对此项的评价比较分散,选择“较差”“一般”和“较好”的人数各占一定比例。但是来华之后,评价主要集中在了“一般”和“较差”,出现了明显的负面效应。
如果说“现代化”主要体现了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那么,“市容市貌”则更多地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及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的行为素质。调查结果说明,在德国学生眼中,中国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它的“现代化”程度是不相符合的,城市管理和人们的行为素质相对滞后,导致了城市环境不够干净整洁。
表1 德国学生来华前后对中国城市印象的统计Table 1 Satistics of Germany students’impression on Chinese towns before and after coming to China 人
相比之下,来华前后,德国师生对中国城市的“人身安全”的评价发生了正向发展。无论对外国人还是本国人,“人身安全”感都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稳定和谐。来华之后,德国师生在这项上选择“一般”的人数减少了,大部分评价都集中在了“较好”,甚至“很好”。这说明,德国学生在中国逗留期间,很可能没有目睹、遭遇或感受到人身方面的危险,这种安全感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进一步认同。
德国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评价变化最出乎意料。尽管来华前后他们对此项的总体评价都不高,但是从具体的选项分布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环境保护”的印象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来华之前,所有的评价都处于“一般”及以下,但是来华之后,每一项评价都出现了递增变化,尤其对“较好”的选择有了零的突破。这一结果说明,在大部分德国学生眼里,中国至少华东地区的环境问题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尽管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其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尚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环境问题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因此,问卷结果也说明了被调查者对中国华东地区的总体发展持肯定态度。
在问卷调查之外,笔者还通过访谈了解了德国学生来华前后对中国的一些总体印象。来华之前,他们对中国的印象比较笼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与德国差别大”“有很多大城市”“人口数量多”及“高效发展”等。来华以后,他们对中国有了更为具体、全面的了解,有些学生表示中国“比想象中还要现代化”,比如“有很多高楼大厦”,也有学生表示对中国的总体印象很好,接触了很多“新奇”的事物。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了对中国城市管理的一些负面评价,比如“拥挤、嘈杂”,交通秩序欠佳,存在危险因素。可见,访谈结果与问卷调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体现在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和“市容市貌”方面。
3.2 对中国学生的印象
在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方面,笔者首先调查了德国学生对中国学生“友好”“热情”及“直言批评”等交际行为的评价及其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来华前后,德国学生对“友好”这项的评价都在“一般”及以上,且大部分集中在“较好”或“很好”。进一步对比后发现,来华之后,评价结果出现了正向发展,选择“很好”的人有了明显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在两周的夏令营期间,德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往是愉快的,他们对中国学生“友好”的期待不仅得到了验证,而且有了进一步提升。在对待外国人是否“热情”这个问题上,中国学生的表现普遍不及他们的“友好”给人的印象深刻。来华之前,大部分德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是“较为热情”的,但是通过实际接触后,选择“较好”的人明显减少了,转而作出了“一般”的评价。在“直言批评”这一问题上,德国学生作出了与前两项截然不同的评价,无论来华前后,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很低”或者“较低”,这意味着在德国学生眼里,中国人在批评他人时,表达极为隐晦或婉转,这一印象在他们来华之后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表2 德国学生来华前后对中国学生交际行为印象的统计Table 2 Satistics of Germany students’impression on Chinese students’communicative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coming to China
人的交际行为受群体所属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制约和引导,同时又反映这一文化特点。中国学生的“不够热情”和“委婉批评”正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人处事讲究“中庸”“调和”[5],不擅长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态度,更不会直言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这一方面也是中西方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差异性的表现之一,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的冲突与障碍[6]。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中国学生的“不够热情”和“委婉批评”最终并没有影响他们“友好”的形象,这说明中国之行让德国学生对中国文化及其行为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
除了交际行为,德国学生对中国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及认同也是推动他们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因素,对此,笔者就中国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兼职、旅游、恋爱及宠物等与大学生群体密切相关的话题对德国学生作了进一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有关中国学生的“居住方式”“兄弟姐妹”“父母允许的恋爱年龄”及“旅游随行”等问题上,德国学生来华前后的认识都非常接近。比如,来华之前,大部分德国学生都认为中国学生没有兄弟姐妹,只有少部分选择了“一个兄弟姐妹”,来华之后,结果也是如此。笔者认为,这或许跟德国学生之前对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有所耳闻有关,来华之后,这一现象在同年龄的中国学生身上得到了再次证实。又如,在“父母允许的恋爱年龄”这一问题上,来华前后,大部分选项都集中在“18岁以后”和“大学毕业后”。在“旅游随行”方面,来华前后,选择“与家人一起”出游的人数都在一半以上。
德国学生来华前后对中国学生日常生活方面认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兴趣爱好和兼职问题上。在问到中国学生主要业余活动时(限选三项),来华之前,位于前三位的是“阅读”(13)、“运动”(10)和“上网”(10),而且三者的得票数非常接近。来华之后,结果仍然是这三项,但是它们的排序却发生了变化,分别为“上网”(18)、“读书”(8)和“运动”(8)。可以看出,来华之后,几乎所有德国学生都认为“上网”是中国学生的一大爱好。笔者认为,在中国网络通信技术已经普及的情况下,网络本该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一种渠道,然而,在德国学生看来,“上网”却成为了大多数中国学生的主要兴趣爱好,占据了大量的课余时间。相比较他们来华之前对中国学生更“喜欢读书”的预期,这一认识的改变无疑会影响中国学生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在通过读书及理性思维提升个人修养、塑造自我人格方面,中国学生的实际表现与其原有的认识差距较大。此外,在兼职问题上,来华之前,有一半的德国学生认为“大多数中国学生有兼职经历”。但是,来华之后,德国学生一致选择了“无兼职经历”。这一认识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德大学生在兼职普遍性问题上存在着认知上的不同,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德大学生在独立性及融合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因此,它会对中国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访谈,笔者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德国学生来华前后对中国学生的总体认识上的变化。来华前,他们对中国学生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比如“学习勤奋”“积极主动”“偏重理论学习”等。来华以后,他们从学习、生活、待人处事等各个方面谈论了对中国学生的印象,其中,最为普遍的是中国学生“亲切友好”“易于相处”“乐于助人”,其次是“做事计划性不够强”,另外还有诸如“上进心强”“有抱负”“比想象中更直接”等印象。从访谈结果看,德国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评价总体上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相辅相承,进一步说明了夏令营活动对于拉近双方学生距离,加深其亲和力具有积极作用。
对德国学生来华前后对中国及中国学生的印象进行调查后发现,通过参加中德夏令营,德国学生对中国城市的总体印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现状持肯定的态度;对中国学生的交际行为模式及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对中国学生生活方式的大多数方面的了解与认识与来华之前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夏令营活动不仅能增进他们对中国及中国学生的全面了解,而且能加深他们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他们对中国学生的好感和亲和力。有了这些基础,他们就会更加愿意去承担辅导员的职责,在工作思路和沟通方式上会更加顺应中国学生的特点,双方的交流就会更加顺畅。因此,夏令营活动的开展对于推动德国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其他德方合作院校借鉴和推广。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只针对一次夏令营活动,调查的样本较小,范围较窄,所得结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普遍性。另外,调查尚未涉及中方学生在夏令营前后对德方学生的认知及心理变化,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
[1] 李康康.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思考[C]∥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届中德论坛(汉诺威)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41-348.
[2] 陈恒,陈丽微.东西相遇:中德双校园学习差异性比较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3):95-100.
[3] 翁震华,王群珉.论中外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外语素质构建:中德联合培养项目10年德语教学改革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438-442.
[4] 王志强.文化认知与跨文化理解:以中德跨文化交际为例[J].德国研究,2005,20(3):71-79.
[5]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 王志强.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行为方式:中西文化价值和文化行为不同性探析[J].德国研究,2007,22(81):43-49.
On improving function of Germany student-instructor by Sino-German camp
YU Dan
(Chinese-German Institute,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Sino-German camp is a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students of“2+3”Project and their Germany instructors.Based on the changes of Germany instructors’impression on China and Chinese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Sino-German camp, the survey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amp is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greatly producing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instructors’directing functions.
Sino-German camp;Germany student-instructo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俞 丹(1979— ),女,浙江省杭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德语教学及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研究。
10.3969/j.issn.1671-8798.2015.05.018
G648.9
A
1671-8798(2015)05-0413-05
2015-10-06
浙江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0XJY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