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
2015年9月10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袭过京城,秋意就来了。今年印象深刻的雨,是9·3大阅兵后的两天,下了30多个小时,有滂沱之势又连绵持久。雨天更让人想起前一段的蓝天白云,北京及周边省市从8月20日起实施一系列空气质量保障措施,“人努力加上天帮忙”,至9月3日,北京的PM2.5连续15天达到一级优的水平,刷新了有PM2.5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胜利日纪念活动当天,北京城六区PM2.5浓度仅有10微克/立方米。这是个奇迹,与成功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一样,会成为共和国成长史上的重要一篇。作为中国人,大到国家小到乡土,冥想久远的历史,追思大秦大汉大唐,在精神层面是莫大的幸福。比如我的故乡福建连江,拥有1600多年的历史,县治始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时称温麻。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称连江。它位于闽江口北岸,属海滨丘陵地带,有海岸线209公里。河流遍布,福建的另一大水系敖江穿城而过,年降雨量达1545毫米,生态环境非常优越。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1973年连江出土的大型独木舟重达一吨,能载二三十人,据考证是公元前200年的老物件。三国时期连江是著名的船屯,县域尚存系船用的铁竹篙等遗物。唐末五代时的闽王王审知定都福州,为“招徕海中蛮夷商贾”,在闽江口外连江北岸的“黄金水道”开凿甘棠港,扩大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地的贸易往来。在初唐时福州称为泉州,已经是闻名中外的商业城市,当时在西亚崛起的阿拉伯大食帝国,热衷于向东方开拓,福州成为他们从事贸易活动的重要地方,在唐代中期至五代期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并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唐代三大贸易港口,出现“万国梯航”的盛况。宋元年间,为进行海上贸易而长期居留福建的穆斯林,和不同时期入闽的中原汉人在血源文化上逐渐融合,形成闽人冒险强悍的个性,也不断突显闽都文化中的海洋特质。宋代航海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中国发明的指南针被广泛应用,使得船舶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曾是福州知州的大书法家蔡襄,在记述东南沿海商贸时说:“有北宋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元代大力发展航海业和海上贸易,出福州港循海道,可直达南北洋。
在连江粗芦岛定岐村有一处600余年前由杰出的人物郑和留下的遗迹——“郑和井”。井水甘冽清爽,洪涝不溢不漫,久旱不涸不枯,村民世代传为“圣井”。郑和(1371年-1433年),明朝的大航海家、军事家、外交家,本姓马,小字三宝,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其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虔诚的穆斯林,曾经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郑和于明初入宫为宦官,侍奉燕王府,从燕王朱棣(明成祖)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擢升内官监太监,钦封三宝太监。成祖继位,疑惠帝逃亡海外,欲寻踪迹,又谋与四邻通好,以广交流,遂于永乐三年(1405年)派遣郑和舟师通使西洋,前后7次,历时28年,先后到达东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东非三十余国,促进了中国与海外的政经文化交流,可以说在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方面厥功至伟。《八闽通志》《福州府志》及乾隆和民国版的《连江县志》载:“南海神坛,在福斗山。明永乐三年七月,命内官郑和往西洋,在此筑坛祀南海神。今废。”据说郑和的船队“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意思是郑和的船队由六十二艘宽十八丈、长四十四丈的大海船“宝船”组成。
郑和自苏州刘家河起航经福州长乐,泊于连江粗芦岛福斗山下,筑南海神坛祭祀妈祖后,由川石岛五虎门扬帆出海。粗芦岛历史上素以“海涛狂似虎,不到芦花洲”的避风良港著称,相传秦始皇曾经认为:此岛主东南王气,令人凿山陬水涯,得芦根数丈,昼砍夜合,断之有血,又称“荻芦峡”。《福州府志·古迹》载明人何其伟《荻芦峡》诗:“箓数天人尽,江川日夜流。犹悬秦地月,长照荻花洲。”当年郑和祭南海神坛,东望五虎浮江,旗山吐翠;西观双龟驾海,金牌耸峙;南眺闽江如练,凤窝似屏;北瞰阡陌毓秀,九龙腾跃,内称佳境,外蔚壮观。山明水秀,一派风水宝地,选粗芦岛作为下西洋誓师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郑和率领二万余众的庞大水师驻扎于粗芦岛,吃水成了一大难题。他们军纪严明,不与百姓争利,郑和亲堪水源,开挖水井。当挖掘到二丈深处犹不见水,许多人泄气了。这时郑和朗朗说道:“孟子云,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语毕奋锸深挖,清泉喷涌而出,三军欢呼。郑和井又称“上官井”“尚官井”,清古文大家梁章钜著《称谓录》记云:“上官、尚官者,通指太监也。”明景泰元年(1450)榜眼赵恢奉旨册封南海神并顺道返乡祭祖,用郑和井水治愈了姑母的红眼病,被人称奇,嘉其孝行。郑和井,原址位于福斗寺南海神坛下,上世纪60年代被村民移置定岐村上埕路,井体内壁为方形,石板铺叠,润滑有致,井台圆形,径3.6米;井栏由整块花岗岩石凿成,八瓣瓜棱形,高0.65米,径1.2米;井栏外壁镌刻“永乐三年上官郑和”等字样,虽然字迹模糊,仍依稀可辨,经省市文史鉴定是明代文物。
很多人不知道,台湾的马祖列岛属连江版图,两岸最近距离仅8000米,人缘、血缘、地缘混为一体。人们把马祖36座岛屿赞为“一串明珠”,而串联明珠的就是海上女神“妈祖”。台湾的南竿是马祖列岛中最大的岛,马祖港海滨的天后宫是岛上最宏伟的宫庙,供奉雍容华贵的妈祖娘娘,是民众信仰的圣地。2012年,马祖集资3000多万元,请福建惠安的能工巧匠精心打造了由365块花岗岩组成,高28.8米的天后妈祖雕像,屹立在港口的山巅。神像冕旒璎珞,宫装霞帔,双手托神灯持如意,体态安详,栩栩如生,面朝祖庙湄洲。它寓意马祖列岛28.8平方公里的土地永远受到妈祖的庇佑,这尊巨像是海内外妈祖雕像之最,夜晚神灯可穿透东海7海里,看到它就意味着平安。
马祖列岛原为孤悬东海的蛮荒之地,据壶江岛“壶梅友谊”碑记,明代壶江、长乐梅花两乡共同开发马祖渔场,梅花定位“福澳”,壶江择地“山栊”(今南竿介寿村)。嘉靖年间(1559),倭寇肆虐闽疆,两乡先民在海上联手抗倭。清代福建沿海屡受外敌和海盗侵扰,在修建壶江天后宫时,发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闽县正堂告示的“禁海碑”,其文曰“上下竿塘(今马祖)等岛,严禁挂网贸易,除椿寮,毋许奸民托迹,水师巡报,玩违必干访缉,勒石永远示禁,渔民寓目警惕”。行船走马三分险,木帆船在没有天气预报和卫星导航的年代,遇上台风基本是船毁人亡。鉴于天灾人祸难以预测,祈祷神灵保佑,求得心灵慰藉是很正常的事。“观风察天”是船老大的看家本领,民间也有天气变化方面的谚语——“风报”,似乎更相信神灵魔力,“正月初四接神报,初九玉皇报,三月初三真武报,廿三妈祖报……”福州方言中的所谓“报”,即台风的征兆。渔家望天,日月星辰山光水色都可以变为生活劳作的经验之谈,口耳相传的是一份浓浓的乡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主政福建福州很多年,他指示:“既是乡土文化,也是重要旅游资源的妈祖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一条纽带,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关乎情。台湾马祖天后宫的闪光之处就在于它凝聚了两岸民众血浓于水的亲情,妈祖在南竿岛最早是以“孝女”的形象出现的,天后宫正殿龛前地下埋着妈祖“肉身”的石棺。台湾马祖文化部门编的《连江县志》载:“宋初湄屿孝女林默娘卒负父尸飘至南竿,乡民怜而葬之。”由此,最早建造的天后宫就称作“孝女庙”。据考证,全世界真正以妈祖作地域名称的唯有“马祖列岛”(妈祖在清康熙之前就称为“马祖”),妈祖先是为救父兄而溺亡,而后被百姓奉为保护神。传说在海上遇到危险,呼唤妈祖,石棺中便飞出红光,似一盏明灯引导船只化险为夷。故石棺又称为“灵穴”,那红灯也称作“妈祖灯”。石棺饰有团凤花纹浮雕,线条清晰,造型质朴,为明末清初遗物。这些神迹和传说,构成了马祖列岛妈祖信仰的重心,所谓:“后德神功,颂遍天涯,一航普济;地灵人杰,歌传水调,八音竞谐。”
祈九万里山河国泰民安,盼五千年华夏金瓯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