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瑞华,石 英
(1.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2.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3.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710065)
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市城乡人口分布变动及其趋势预测
米瑞华1,2,石英3
(1.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2.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3.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710065)
基于第二至六次街区人口普查数据,使用人口格网化、密度等值线、人口重心、洛伦兹曲线、GM(1,1)人口分布预测等方法,研究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地区人口城乡分布的时空过程及其趋势,得到以下结论:近50年西安地区人口分布聚集度不断增大,1990—2000年开始出现人口城镇化,2000—2010年人口城镇化实现规模化。在人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地区将形成若干人口重点承接区,主要分布在未央、灞桥、雁塔、长安等西安近郊四区,秦都、渭城等咸阳主城区,以及远郊县政府所在地;大西安主城区将形成片、轴、圈层相叠合的庞大复杂的混合功能区结构,其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就业增长、居住成本、城市通勤、产业园区、环境改善等。研究认为政府应对人口重点承接区优先配套公共设施,促进城市混合型功能区的发育,以市场机制来调控人口的迁移行为,引导城镇化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城市人口空间结构体系。
城镇化;城乡人口分布;人口分布预测;西安市;GIS
城镇化的外在景观一是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由小城镇向大城市流动,即人口城镇化;二是城市规模和外延的扩张,即空间城镇化[1]。人口城镇化的时空演进研究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的区域特征、区际差异,刻画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区域人口分布变动的显著特征,有助于认识人口城镇化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和规律[2-4]。研究成果主要有封志明(2013)使用人口密度、人口商度等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地区1982—2010年间的人口集疏过程和空间分布格局[5]。唐伟(2011)运用人口集中指数、人口密度函数等方法,研究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990—2008年间的人口分布变动[6]。赵雪慧等 (2011)研究了内蒙古1978—2008年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7]。徐丽华(2009)研究了上海市1990—2000年间的人口分布变动特征[8]。黄荣清(2007)研究了1982—2000年全国主要大城市的人口整体分布变动情况[9]。张露(2012)、毛夏(2010)研究了城市人口日分布变动过程[10,11]。预测领域主要有陈楠(2006)采用灰色理论预测了2005—2020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关联模式[12]。代富强(2006)采用CA-AR模型和模糊逻辑细胞自动机模型,预测了济南市2020年的城六区人口和城区扩展[13]。景楠(2007)、马永(2011)等基于人口智能体构建了人口迁移和城市人口分布预测模型[14][15]。田飞(2010)对西方人口分布预测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16]。王宇熹等(2010)基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北京市2008到2050年养老保险人口的空间分布[17],等等。
(一)研究区域概况
西安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流域中部,地处关中盆地,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现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等9个区,以及蓝田、周至、户县和高陵4个县。截止2010年,西安辖区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主城区面积330.61平方千米[18],常住人口846.78万人,主要分布在渭河南北两岸冲积平原区和秦岭北侧山地区。
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具有“九辐射”的交通格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多个经济区的关键中心或重要节点。2009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北京、上海和西安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未来十年,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加快,根据《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其政区范围除了包括原西安市整个行政辖区,还将包括渭南富平县城、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和三原等“两区两县”。规划2020年末,大西安建设用地将达到1329平方公里,总人口1250万人,其人口城镇化规模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西安市城乡人口的分布变动过程及其趋势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使用的人口数据为西安市第二次到第六次街区人口普查数据,以及渭南富平、咸阳“两区两县”(秦都、渭城、泾阳、三原)第五、六次街区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局、西安市各区县统计局、西安市历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等。
使用的地图类数据有:(1)西安市乡级政区图和陕西省1980、2000、2006年土地利用类型图,由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提供(www.geodata.cn);(2)西安市建成区土地利用图(1990),引自《西安市城建系统志》;(3)西安市主城区变化图(2000、2003、2010、2012),来源于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近五十年西安市撤乡并镇等政区调整情况较多,为了保证数据的时空一致性,以2010年乡级行政区划为准对历年人口数据进行合并调整。利用ArcGIS10.0软件建立西安市人口信息空间数据库。
(一)城乡人口分布时空演变过程
利用趋势面分析法展示研究区域近50年城乡人口变动情况(图1)。趋势面分析以数学模型来模拟地理数据的空间分布及其区域变化趋势,将与空间地理坐标相关的数据分解为趋势部分和剩余部分,可集中反映地理数据在大范围内的空间变化趋势[19][20]。
图1 西安市历次人口普查年份间各乡镇人口增减变化图
根据城乡人口规模及其分布变动情况,将西安市城乡人口分布变动过程分为三阶段[21]:
第一阶段(1964—1990年):城乡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1964年到1982年各乡镇(街道)人口普遍实现增长,且增速接近。这一时期国家实行鼓励生育、限制人口流动等政策,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1982年到1990年间,绝大部分乡镇人口继续增长,增速放缓。但周至、蓝田等少数靠近秦岭山脉的乡镇出现人口减少,如厚畛子乡、沙梁子等,高海拔等不利的生活环境是促使人口迁出的首要因素。
第二阶段(1991—2000年):远郊区、高海拔地区率先开始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周至、户县、蓝田和长安四县的很多近秦岭山脉的乡镇逐渐出现人口规模减少,而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中心街道的人口规模普遍增长。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已较放松,人口生产和发展条件最差的区域最早出现迁出农村、进城务工等人口城镇化现象。
第三阶段(2000—2010年):人口城镇化实现规模化。城市近郊区人口快速增加,未央区所辖10个街道人口全部快速增长,雁塔区所辖8个街道人口全部快速增长,灞桥区所辖9个街道、乡镇,其中7个人口实现快速增长。同样实现人口快速增长的还有阎良区所辖全部7个街道、高陵县6个街道、长安区北部13个街道、临潼城区和工业园区附近的8个街道。与此同时,远郊农村人口大规模减少,周至、蓝田等远郊农村人口减少的乡镇超过20个,临潼区人口减少乡镇15个,长安区南和户县人口减少的乡镇各有12个。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以人口的机械变动为主,是以人们自发的追寻工作机会、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优越的就学条件等自主选择为主。
(二)主城区人口分布变动过程
采用人口格网化方法[22][23],绘制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的西安市主城区范围及人口密度分布时空变化图,细致展现主城区内的人口分布变动历程(见图2):
第一阶段(1982—2000年):主城区人口缓慢增加,中心区人口极化效应明显,钟楼附件人口增长速度最快。1982年人口高密度区域大都位于以城墙为界的钟楼东北侧,主要有北大街、北院门、自强路、柏树林、西一路和中山门等街道。1982—1990年间,人口向南略有伸展,出现文艺路人口聚集区。2000年新增的人口聚居区除了城西的西关、土门,城东的东关南街和长乐西路以外,其余大都位于城南,且蔓延至南二环外,如太乙路、长安路、文艺路、张家村、小寨路街道等,在南郊形成了绵延的人口高峰区。
第二阶段(2000—2010年):主城区范围快速扩大,近郊人口快速增加,核心区人口数量出现波动,从中心区到近郊边缘区人口梯度放缓。北郊张家堡、东郊韩森寨、南郊小寨路、长延堡、丈八、电子城、韦曲等街道或乡镇人口增长显著;而中心城区内人口减少的街道数量明显增加,位于中心城区的南院门街道近四十年来人口持续减少,与之相邻的北院门、柏树林等街道人口减少也非常显著,而西一路、中山门、解放路、太乙路、青年路等老街道则是人口正增长与负增长相交替;二三环线之间、乃至三环以外的郊区人口快速增加。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核心区(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受到城市发展规划、历史人口压力、房价、生活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钟楼商圈内伴随商业的纯化而出现常住人口的减少,外来人口向近郊正在发育的副中心逐渐聚集。
图2 西安市1982(a)、1990(b)、2000(c)、2010年(d)主城区扩展及人口密度等值线
图3 西安市人口洛伦兹曲线
图4 西安市人口集中指数
(三)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空间特征变化
1.人口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反映人口在一定地域上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通过绘制西安市历次人口普查年份的人口洛伦兹曲线,可以考察人口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时空分布的总体不均衡性及其变化趋势(见图3)。其中横轴为人口数量累计频率,纵轴为土地面积累计频率。
人口洛伦兹曲线表明近30年来西安市的人口聚集程度不断增加,洛伦兹曲线逐次凸向横轴,显示人口分布的地域不平衡特征更加显著。
2.人口集中指数
人口集中指数计算公式:[24]
式中,Pi、Si分别为乡镇的人口数量和面积,P、S为总人口和总面积;n为乡镇个数;人口集中指数ΔP的数值范围为0~1,ΔP越大,说明人口的区域分布越集中(见图4)。
人口集中指数反映出西安市30年来人口分布趋于集中,折线的斜率增加反映近年来人口集中速度加快。此结论与西安市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现实相符,城镇化地区人口更集中,而偏远农村地区人口更稀少。
3.人口重心
人口重心可提供人口分布的简明、概括而又准确的印象,并可表明地区人口分布的总趋势或中心区位,还可以通过人口重心的变动来研究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和伸展方向[24]。人口重心的位置一般以经纬度来表示:
其中,X、Y为计算区域的人口重心经纬度坐标;pi为i点的人口数,xi、yi分别为i点的经度和纬度坐标。使用要素转点(Feature to Point)工具,生成西安市各街道或乡镇的几何重心,使用添加坐标值(Add XY Coordinates)工具添加中心坐标,计算西安市城六区和全市的人口重心坐标,并将标注于地图上(见图5)。
西安市主城区(城六区)人口重心漂移轨迹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4—1982年):人口重心基本保持不动。由于限制人口流动,各乡镇人口都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分布在各个方向上均匀伸展,人口重心位于柏树林和中山门交界处。
第二阶段(1982—2000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漂移。大学恢复招生带来校园人口快速增加,西郊工商企业聚集、南郊商业和高校密集,故人口增加较快,人口重心远离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北郊,而趋向于经济、教育资源相对稠密的南郊,进入柏树林街道南端。
第三阶段(2000—2010年):人口重心逆转,向西北移动。政府北迁张家堡,促进了北郊人口和工商业的聚集,地铁二号线和火车北客站的建设运营,提高了北城交通可达性和便捷度;城市运动公园等环境改善工程提升了北城住房价值,北郊住房的性价比相对南郊迅速提高;以上因素共同促使城六区人口重心停止南移。而西郊鱼化寨、丈八和未央三桥等街道,在高新区和西咸新区等经济特区及地铁一号线的影响下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城六区人口重心向西伸展。
与主城区内的人口重心移动轨迹不同,全市人口重心30年来一直向北移动,且移动速度逐渐加快。总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2000年):人口重心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在此期间,秦岭北侧山区的人口减少使人口重心向北移动,西安市东北的临潼、高陵县也有很多人口净迁出的乡镇,导致全市人口分布向西北伸展。
第二阶段(2001—2010年):人口重心快速向东北方向移动。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秦岭北侧山区的乡镇人口快速减少。位于西安市东北的阎良区和高陵县,由于工业基础设施较好,就业机会较多,常住人口有所增加,也拉动全市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图5 西安市人口重心移动轨迹
西安市主城区(城六区)人口重心不断南移,而全市人口重心北移,可能表征西安市文化商业重心的持续南移、以及外来人口向北聚集等社会群体空间分异特征,要揭示其内在机理需进一步展开人口社会分异研究。
人口的空间结构变动作为一种社会和经济现象,必然遵循某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发现这种规律并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对保障城市人口政策的正确性意义重大。《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于2010年颁布,根据规划西安政区范围除了包括原西安市整个行政辖区,还包括渭南富平县城、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和三原等“两区两县”,因此预测研究基于大西安政区展开。
(一)预测方法与结果
大西安人口空间结构预测方法分三步实现:第一步预测大西安及其辖区县、乡镇的人口数量;第二步预测大西安主城区空间扩展和建设用地调整情况;第三步基于建设用地类型进行人口格网化,实现大西安2020年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快速城镇化区域预测。
1.基于GM(1,1)模型的人口预测
灰色理论是一种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所辖信息量少,能够将无序离散的原始序列转化为有序序列,而且预测精度高,能够保持系统的特征,较好的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25]。
由于历次人口普查并非等距年份,故在使用模型预测前,先要基于二普和三普的人口数据计算年均人口增长率,推算1960、1970和1980年乡镇人口数量,得到等距年份的人口数列,再基于灰色理论的数列预测方法进行人口预测。
模型建立过程如下[26]:
设x(1)(1)、x(0)(2)、…、x(0)(M)为待预测的原始数列,对原始数据作一次累加生成处理,即
得到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数列与原始数列相比,其随机性大大降低,平稳性大大增加。
构造累加矩阵B
和常数项向量YM
根据灰色理论,将新数列的变化趋势近似地用微分方程描述为
通过最小二乘法解灰参数a,
将灰参数带入时间函数:
计算实际值与预测值之差ε(0)(t)及相对误差e(t),
模型精度检验。通常使用后验差检验,即先计算原始数据离差S1及残差的离差S2,
计算后验比c
及小误差概率
图6 大西安常住人口GM(1,1)预测
图7 大西安中心城区空间扩展灰色预测结果
根据后验比c和小误差概率p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精度检验等级标准见表1。
表1 灰色预测精度检验等级标准
人口预测模型如下:
其中,模型1基于近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模型2基于近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大西安常住人口预测见图6。模型的小误差概率都为1,后验比分别为0.07和0.12,预测精度良好,与《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2020年达到1250万人口的预期基本相符。
同理预测2020年大西安辖区区县级、乡镇(街道)级人口规模,共计224组数列和模型。区县一级人口灰色预测模型精度均为优良。乡镇一级人口预测模型的后验残差比的最大值为2.23,最小值为0.02,预测精度不达标的往往是近年来人口增长异常的乡镇。如北郊张家堡街道、西高新丈八街道等,近年来人口增长迅猛,其预测精度往往较差;此外,周至县厚畛子乡、哑柏乡等人口大幅减少的乡镇,预测精度也较差。依据西安市人口分布的伸展方向,以及大西安产业布局规划,通过分县控制的方法,对预测精度较差的乡镇进行调整,其结果作为2020年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的基础数据。
2.基于GM(1,1)的主城区空间扩展预测模型
利用Arcgis10.0从1980、1990年土地利用数据中分别提取主城区边界,从陕西地理省情白皮书公布的城市空间扩展图中获取2000、2010年主城区边界。以西安钟楼为中心,生成36维射线,并与历年主城区边界进行叠加(Intersect)得到交点,使用近邻工具(Near)测量每一点到钟楼的距离,每一维度上每一年份只取距钟楼最远的点,得到36组点距数列,分别使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
大西安36维城区空间扩展预测模型的后验残差比最小值为0.03,最大值为0.46,小误差概率p等于1,预测精度良好。预测结果显示大西安2020年主城区虽然仍呈同心圆状扩展,但城市各个方向扩展速度不一致,呈现十字型扩展趋势(见图7),这主要是主城区外围的片状开发规划、轨道交通网络及规划、城市用地类型限制、以及城市功能区划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测显示大西安将于2020年左右在主城区西北方向与咸阳市秦都、渭城二区接壤,西南向长安区进一步延展,北至草滩、濒临渭河,东至洪庆,基本符合2020年大西安主城区规划的内容,也说明西咸一体化实质性初步完成阶段大致在2020年前后,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期基本一致。
依据大西安总体城市规划及区县发展规划,对局部重点规划建设区的建设用地进行微观调整。周至、户县等在渭河南岸片区将打造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商住科教为主的第三代生态新城,应在此区域适当增加建设用地;大西安北部的阎良、高陵、临潼、泾阳、三原等区县,规划作为重点发展区,应适当增加建设用地;大西安秦岭以北的周至、户县、蓝田等区县,规划作为限制发展区,不再增加建设用地。据此得到大西安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矢量地图,作为2020年大西安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的基础数据。
3.大西安2020年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2020年人口预测数据基于建设用地预测数据进行格网化,得到大西安2020年人口格网密度图(图8-a),以及2010—2020年人口规模变化趋势面(图8-b)。预测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的中山门、北关、东关南街、文艺路、西关、土门、小寨、长延堡、纺织城等传统的人口密集街区依然延续其人口密度峰值区的特征,新增张家堡、电子城、丈八、十里铺、等驾坡等近郊人口高密度街区;郭杜、韦曲、三桥、鱼化寨、汉城、谭家等原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也快速增加。人口分布密集区域覆盖范围扩大,向北与咸阳秦都、渭城连绵成片,向南直到长安区郭杜、韦曲等街道,向东至洪庆、狄寨等街道,向北至草滩街道,跨国渭河与高陵、泾阳相接。作为重点发展区的大西安北部各区县,其城镇人口分布的广度和密度也将普遍有所增加。曲江、大明宫、未央宫等大型遗址公园、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产业基地附近,由于其城市功能独特性,推测其日间人口密度较大,游客云集,商业聚集。但其常住人口密度较周边区域略低,且常住人口主要分布于景区周边的高等级社区。南部周至、户县、蓝田三县、以及长安区以南的秦岭山区,作为限制发展区和秦岭生态功能区,决定了其人口分布的广度和密度增幅有限,出现人口减少的乡镇较多,人口由乡村向县城及重点产业规划区转移的速度加快。2010—2020年间大西安人口快速城镇化的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未央、灞桥、雁塔、长安等近郊四区以及咸阳市主城区,其中尤其以南郊三环附件的西高新和大学城附近人口增长最为剧烈;远郊区县政府所在街道也将成为人口快速城镇化区域。人口快速增长区向西达到咸阳秦都、渭城区,向南直到长安区郭杜、韦曲等街道,向东至洪庆、狄寨等街道,向北至草滩、并跨过渭河与高陵、泾阳相接。
图8 大西安2020年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人口重点承接区域预测
(二)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1.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西安具有交通、产业、科技、历史、文化、资源等多重优势。大西安城市性质定位是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经济要素的聚集必将带来工资上升、就业机会增加,将吸引周边地区甚至全国的意愿迁移人口迁入西安,寻求就业和发展机会;再生的古城魅力和良好的人文科技环境,吸引着更多的农村人口、外地人口举家迁入,常住人口较快增加,尤其在就业岗位富集的区域、基础设施相对成熟的区域,人口密度上升速度快于其他区域。
2.居住成本。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商业繁荣、环境优良等因素在提升居住效用的同时,也挤压了住房用地,使民用住宅的建设和使用机会成本上升,大量人口郊迁成为必然。钟楼主中心常住人口缓慢下降的过程中,将逐渐形成社会群体空间分异,高收入人群占比增大,近郊区普通社区将成为主要的常住人口聚居区,城市偏远地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不大或略有减少。物流园区、仓储行业等产业规划区将形成局部人口聚居区。
3.现代交通。轨道交通和家用汽车普及保障了核心区与郊区之间的顺畅联系,促使人口住区向近郊延伸,郊区人口密度增加更快,人口空间分布范围扩大,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波动或下降,城市形态变化。轻轨可以使某些重要交通节点区域变的更有吸引力(比如地铁站点和重要的换乘点),从而使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城市形态向轴、带、片区、放射式演变。但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紧凑城市、低碳城市等发展理念,人口的空间扩散会受到限制,城市主城区仍将维持人口高密度状态,配套设施和商业机构成熟完善的核心区仍将是人口高密集区。
4.产业园区。人口分布规律具有“近工”的明显规律,即人口有向生产要素集聚的特性,产业园区和开发区规划建设影响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变化。大西安建设采用以产业园区为核心组团的开发区模式,以圈层式和飞地式扩展为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对人口的聚集效用将逐步显现。产业园区建设中伴随着大量棚户区改造,旧的人口分布结构被摧毁,人口跨村庄、甚至跨街区疏散到新居住地,改造完成后新的人口空间结构则取决于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人口密度将随着片状的工业园区和综合产业规划区的发展成熟而快速增加,园区、板块式的功能分区周围将聚拢人口和服务性工商业,逐渐形成庞大和复杂的混合功能区结构。
总之,人口的迁移行为是一种理性选择,不论是短期流动还是长期定居,都是劳动力主体对劳动生产要素的投资决策,是考虑迁移成本和收益、为使个人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策过程。区域经济总量与区域人口总量、区域人口密度往往是强正相关关系。目前国家明确定位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和西安,相比而言西安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较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强大的经济推动和政策支撑,“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将共同促进大西安实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的聚集和人口的快速城镇化。
(一)结论
基于西安市第二至六次乡级人口普查数据和历次普查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绘制人口城镇化及其时空格局演进专题地图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到了以下结论:
1.人口分布变动及其城镇化过程:1964—1990年城乡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1990—2000年,人口城镇化初现,以人口极化效应为主;2000—2010年,近郊区人口快速增加,主城区范围快速扩大,人口城镇化实现规模化。西安市人口集中度不断增加,主城区(城六区)人口重心南移,而全市人口重心北移。
2.2020年人口重点承接区域预测:人口重点承接区域主要分布在未央、灞桥、雁塔、长安等近郊四区,以南三环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南郊大学城附近为最;人口快速增长区西至咸阳秦都、渭城区,南至长安区郭杜、韦曲等街道,东至洪庆、狄寨等街道,北至草滩、并跨过渭河与高陵、泾阳相接;区县政府所在地也将成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接区域。
3.大西安人口分布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促进的就业增长、居住成本、城市通勤、产业园区等。大西安将形成围绕各级就业中心、商业中心、交通节点的人口密度阶梯,城市空间以圈层式与飞地式结合,片区、轴线、圈层相叠合而形成庞大和复杂的混合功能区结构。
(二)政策建议
1.应加强人口重点承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城市建设要素投入应避免分散化、平均化,根据西安人口分布的空间演进趋势及城市总体规划,在人口快速增长区优先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使城市建设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轨道交通、中小学校、社区医院等公共服务的规划选址要统筹人口和产业布局,兼顾当下需求和未来规划;应优先满足已形成的人口聚居区的迫切需要,但也应重视和考虑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规划,以优化经济要素布局为目的,对规划中的新增人口聚居区加强公共物品投入,以增强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引导未来人口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大西安有序承接人口转移并实现新增人口的优化布局。
2.促进钟楼商圈商业更新和产业更替,建设多个城市大型混合型功能区。钟楼商圈仍将是人口高密度聚居区,应注意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促进商业更新和产业更替,防止核心区交通拥堵、产业类型过于单一等引致主中心经济衰落。围绕开发区、产业园区、商业聚居区、重要交通干线及交通节点,规划建设居住区及配套设施,形成局部生活生产功能完善的城市混合型功能分区,提高人口就业、居住的便利性,减少职住分离引致的城市浪费型通勤,缓解拥堵,提高城市运转效率。
3.在市场自发、政府主导下,引导城镇化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城市人口空间结构体系。经济发展带来了空间城镇化,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促进了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应更多的依靠市场机制[27]: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实现基于就业的人口城镇化;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以适当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布局引导城镇化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城市人口空间结构体系;不要急功近利的“制造”城镇化,也不要担心人口增长太快而为城镇化“限速”,而应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控人口的迁移决策和行为,以利于城市经济体的活跃健康、市民整体福利的持续增进,创造稳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区域人口发展环境。
[1]李婕,胡滨.中国当代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与社会风险[J].人文地理,2012,27(5):6-12.
[2]童玉芬,魏明星.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变动[J].西北人口,2002,23(3):50-52+62.
[3]朱传耿,孙姗姗,李志江.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08,27(1):13-22.
[4]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J].人文地理,2007,22(4):1-5+26.
[5]封志明,杨玲,杨艳昭,等.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15(1):11-18.
[6]唐伟,钟祥浩,周伟.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159-164.
[7]赵雪慧,李百岁,等.基于GIS的内蒙古人口时空动态变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1,40(3):308-311,319.
[8]徐丽华,岳文泽.上海市人口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的空间统计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3):222-228.
[9]黄荣清.从人口动态看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J].中国人口科学,2007,21(6):25-32,95.
[10]张露.高时间分辨率城市人口日动态模拟[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33-39.
[11]毛夏,徐蓉蓉,李新硕,等.深圳市人口分布的细网格动态特征[J].地理学报,2010,65(4):443-453.
[12]陈楠,林宗坚,等.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模式预测[J].经济地理,2006,26(5):759-762.
[13]代富强.基于细胞自动机的城市空间结构动态预测[D].山东师范大学,2006:36-40.
[14]景楠.基于多智能体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66-80.
[15]马永.基于GIS与多智能的北京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30-46.
[16]田飞.西方人口分布预测研究动态[J].西北人口,2010,31(4):73-76+80.
[17]王宇熹,汪泓,肖峻.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上海城镇养老保险人口分布预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12):2244-2253.
[18]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地理省情白皮书[Z],2012.
[19]王法辉.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M].姜世国,滕骏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4-137. [20]朱瑜馨,张锦宗.基于GIS与Surfer的甘肃省人口趋势面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 (12):65-68+53.
[21]米瑞华,石英.西安市城镇化进程研究报告[R].关中天水经济区2012发展报告,2013.4.
[22]薛亮,任志远.基于格网GIS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1):123-128.
[23]王新杰.西安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时空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4]陈楠,林宗坚.人口经济学中的GIS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49.
[25]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6]朱伟.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数学杂志,1998,18(S1):133-135.
[27]石英.城镇化悖论及破解.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新型城市化的关键议题[R].2013年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2013.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Changes and Trends Predi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of Xi’an City under the Urbanization Background
MI Rui-hua1,2,SHI Ying3
(1.School of Ecnomics and Management,Yanan University,Yanan Shaanxi 716000;2.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2.Shaanxi Social Sciences Academy,Xi’an 710065,China)
Based on the Second to Sixth Census Data of China(the Census Data in 1964,1982,1990,2000 and 2010),used the method such a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grids distribution maps,the population density contour,the tracks of 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the Population Lorenz Curve,as well as the GM(1,1)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redict method,to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proces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Xi’an area in the last fifty years.Which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in aggregation degree of Xi’an area in the Nearly 50 years.Th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ppeared gradually between 1990 to 2000,and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2000;The population fast growth areas will b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urban areas such as the Baqiao,Weiyang,Yanta,Changan,Qindu,and Weicheng district,as well as the outer suburb which was the seat of county governments;A large and complex mixed functional structure will be formed as the plate,shaft,which is superimposed with layers in the main urban area.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cludes international metropolitan construction,growth of employment,cost of living,city commuter,industrial parks,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etc..Th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hat the governments should give a priority to the main population supporting area on public facilities,and promote the hybrid functional area developing,with the market mechanism to regulate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decision,to formation a good system of population spatial structure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Urbanization;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orecast;Xi’an city;GIS
C922
A
1007-0672(2015)05-0053-08
2015-02-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ZD044),陕西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SC006)。
米瑞华,女,陕西榆林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地理学。石英,男,陕西安康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