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中国梦价值认同度的调查分析*①

2015-10-11 01:48马静天津城建大学社科部天津300384
实事求是 2015年2期
关键词:梦想价值大学生

马静(天津城建大学 社科部 天津 300384)

大学生对中国梦价值认同度的调查分析*①

马静
(天津城建大学 社科部天津 300384)

课题组通过对天津、成都、武汉、南京、重庆五所城市的高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价值认同状况。调查发现,少数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欠佳、不能用中国梦引领个人梦、缺乏践行中国梦的自觉能动性。因而,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必须立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主动用中国梦引导个人梦。

中国梦 大学生 价值认同 调查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这就阐明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青年大学生肩负起实现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期盼。中国梦集中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只有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积聚强大正能量;而大学生只有从价值选择的高度认同中国梦,才能自觉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为了深入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状况,本课题组以天津、成都、重庆、南京、武汉5所城市的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并辅之访谈的方法,同时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梦价值认同的总体状况。

一、考量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价值认同的指标

“认同”(Identity)来自拉丁文,最初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并逐渐延伸到人文科学其他领域。认同有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个体认同是个体对自我的社会身份和角色的确认。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指出,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2](P275)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上的信仰和情感的共享,埃米尔·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是从社会层面强调认同。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行为等过程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外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目标的过程,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方面。认知认同是人们在接受某种价值观之前,先对其有基本的了解;当人们深入了解某种价值观后,会在情感上对其产生积极或是消极的心理反应,因而,情感认同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内化认同是个体将某种价值观念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精神信仰。行为认同作为价值认同的最高阶段和深层体现,是将自身内化的精神观念外化为具体行为。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经过“知—情—信—行”四个阶段。据此,考查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从认知、情感、内化和行为方面,分析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程度、对中国梦有没有情感与有何种情感、是否能将中国梦转化为内在精神追求、以及践行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以此来判断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状况。如此以来,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的抽象问题便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利于研究的实施。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状况,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于2013年12月对天津、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回收率达94%。调查对象中男大学生占59.3%,女大学生占40.7%;理工科学生占51.4%,文科学生占48.6%;汉族占96.4%,少数民族占3.6%;党员占10.3%,团员占65.4%,群众占24.3%。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价值认同状况分析

1.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梦理性认知程度欠佳。认知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熟悉、了解是实现对其价值认同最为根本最为基础的要件。调查显示,97.5%的大学生都知道中国梦;93%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关注中国梦,说明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宣传活动非常关注,也有少数调查者认为中国梦与我无关,不乐意关注。针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77.3%的大学生能够知道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方面;有15%的大学生不能准确回答中国梦的内涵;5.7%的大学生不知道中国梦的内涵,甚至少数大学生认为中国梦仅仅是宣传口号。当问及“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大约1/3的大学生准确掌握;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不能准确回答。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更多地是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理性认知深度欠佳。

针对大学生认知中国梦的渠道,如图1所示,28.5%的大学生选择“网络、移动手机等新媒体”;20.5%的大学生选择“电视媒体”;13%的大学生选择“报刊杂志”;30.6%的大学生选择“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堂教学”;4.4%的大学生选择“身边同学和朋友交流”。这说明网络新媒体是当代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在中国梦宣传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此相关的是,69%的大学生认为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中国梦的宣传活动;有16.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中国梦宣传活动形式无聊。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主体,调查显示,54.5%的大学生选择普通群众;33.5%的大学生选择中国共产党和政府;5.4%和4.6%的大学生选择社会团体组织和知识分子。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2.多数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积极肯定。情感认同是实现价值认同的中介,积极的情感反应推动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同,反之,消极的情感反应阻碍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同。有关中国梦的宣传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51.5%的大学生认为促进自我努力学习,积极上进;42.8%的大学生认为有助于思考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43.4%的大学生认为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和祖国发展。对于“中国梦的提出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影响”,调查显示,有35.7%的大学生认为影响比较大;25.6%的大学生认为影响非常大;34.5%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有4.2%的大学生认为没什么影响。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梦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

图1:大学生认知中国梦的渠道

表1: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

针对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是否有信心,如表1所示,80%以上的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认为中国梦经过较长时间和较大努力一定能实现,8.4%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只是很美好的梦想。当问及中国梦是否优越于美国梦、英国梦时,95.2%的大学生表示中国梦优于美国梦和英国梦;有4.8%的大学生持怀疑态度不完全赞成甚至不赞成。可见,由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多样化,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梦想。

3.部分大学生不能用中国梦引领个人梦。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中国梦凝聚了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但不是所有人梦想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个人梦想的整合、升华。中国梦源于个人梦、高于个人梦并引领个人梦,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进步。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思想文化冲击下,已经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但部分的学生在梦想的确立上彷徨盲目,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使自身陷入梦想的漩涡。关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如表2所示,有94.3%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9.8%的大学生不能完全用中国梦引领个人梦。

表2:大学生对中国梦与个人梦关系的看法

从个人层面来看,针对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个人奋斗目标,如图2所示,78.9%的大学生希望有一份待遇好的理想工作;49.6%的大学生希望有房有车、家庭生活幸福;17.5%的大学生希望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有19.9%的大学生希望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近20%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享受平等的机会。中国梦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物质追求和精神理想的统一。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大学生重视追求物质生活、个人理想,忽视对精神生活和国家理想的追求,不能用中国梦作为个人梦的行动指南。

图2: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个人奋斗目标

4.少数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践行上存在知行脱节。鲁迅曾说:“要实现这‘梦’境的人们是有的,他们不是说,而是做,梦着将来,而致力于达到这一种将来的现在。”[4](P121)任何人一旦确立了梦想,就应该立足当下,付诸于实际行动,否则,梦想不能成为现实。针对大学生是否有实现梦想的具体计划,35%的大学生认为有明确的梦想和详细的计划;37.4%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的梦想但没有详细的计划;但也有将近23%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梦想,但愿意树立理想并制定计划;有3.6%的大学生没有梦想。对于如何实现个人层面的中国梦,如图3显示,68.5%的大学生认为要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32.4%的大学生认为要多参加兼职活动、增加社会经验;11%的大学生认为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10.5%的大学生认为要学习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29%的大学生认为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9%的大学生认为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由此可见,对于实现梦想,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努力,当然也有少数大学生没有梦想或者没有实现梦想的具体行动。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价值认同的对策

图3:如何实现个人层面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只有认同中国梦,才能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需要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切入点,既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加强中国梦内涵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性认知;又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中国梦主题教育生动性;既要依托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行动自觉性;又要切实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主动用中国梦引导个人梦。

1.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加强中国梦时代内涵教育。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中国梦的比例仅仅占到16.10%,说明课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首先,要将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全面把握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体系,注重讲解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形成历程、时代内涵等内容,引导当代大学生最大限度形成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其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多数课程均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也应该成为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力平台。要将中国梦宣传教育、特别是实现中国梦的“三大途径”融入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学之中,使“传道”与“授业”、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真正做到“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对共筑中国梦的信心。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多样、个性鲜明、主体意识强等特点,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通过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增强中国梦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度。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增强中国梦主题教育生动性。校园文化的魅力指数,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精神的隐性展示,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5]调查中我们发现,仅仅有大约15%的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了解中国梦,这说明校园文化活动尚未充分发挥其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因而,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必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提升学生社团的影响力。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与中国梦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中国梦”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摄影大赛、“我的中国梦”主题党日活动、“争做精神富有的当代青年”主题团日活动等等。同时,可以利用校园网、博客、微信、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微博共话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博文交流,开展“最美中国”微电影、主题摄影大赛等,争取实现虚拟与现实相统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可以使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生活化、生动化,更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的价值,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将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完善自我,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行动自觉性。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1)验证(体验)功能;(2)移情功能;(3)探究功能。[6]社会实践服务是大学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大学生在践行个人梦的过程中,通过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获取对中国梦的真实感受和理性认同,并转化为更加稳定、更为长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进而上升为对个人梦的坚定信念与自觉追求。高校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应该建立健全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将社会实践课纳入教学计划中;要重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总之,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梦的重大价值,把对中国梦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层面,进而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民族复兴的需求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社会实践工作与服务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对中国梦的行为认同,提升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度。

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引导大学生用中国梦引领个人梦。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行为认同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大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和个人梦想具有功利性,更为关注眼前利益和自我利益,理想层次较低,忽视国家利益。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P286)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度,必须从大学生最重视最关心的实际利益问题入手,比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就业创业问题以及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面临的环境适应、专业学习、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社会意识等。因而,高校要把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到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中,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中国梦是国家大梦与国民小梦的结合,“宏大叙事”的国家梦可以演绎出许多“具体而微”的个人梦。在大学生那里,中国梦就是“学业梦”“职场梦”“发展梦”“成才梦”等跟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梦想。[8]在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领悟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追求志存高远的成才目标,使祖国对大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实现大学生个体人生价值的自觉行动,把个人梦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进程中。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4]鲁迅.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静.浅议大学红色文化育人及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

[6]俞小和.多元化传播: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冲突与竞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3(17).

责任编辑:洪美云

G414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5.02.06

①*本文系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当代大学生中国梦价值认同抽样调查研究”(项目编号:CSZ14030)、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的影响因素与培育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EIA13040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梦想价值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梦想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梦想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